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2年科技研发投入7.96亿元,同比增长13.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超前完成山东能源集团强基固本目标;2023年按照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2%和增幅不低于10%的目标持续加大……
以刚性投入带动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强企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鲁西矿业坚持走“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道路,推动煤炭智能开采与清洁利用,实现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众“智”成城,创新成果“奔涌”而出
6月6日,在鲁西矿业第二届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90项科技创新成果、80项管理创新成果、147项技术革新成果和40项专利、2项标准脱颖而出,受到隆重表彰奖励。
“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通过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即时表彰奖励,着力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不断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鲁西矿业副总经理王统海介绍。他们对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90项创新成果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运用“经济杠杆”撬动并保持全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步伐。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2年以来,鲁西矿业发挥整合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公司战略需求为导向,打好科技自立自强主动之战,持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现场难题相继攻克,企业发展活力和影响力大幅跃升。据统计,2022年以来,先后形成科技成果348项、管理成果157项、技术革新成果724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按照建强机制、夯实基础、创新方式的工作思路,鲁西矿业依托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客中心等平台组建专业领域研究团队,全面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着力抓好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集聚、课题研发攻关、创新生态巩固等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公司集中管控、权属单位承担实施的科技创新新局面,持续为公司实现“主业精强、优质示范”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我们实施以‘项目’为总牵引的招才引智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引进合作模式,将重大研发项目引进人才纳入考核,发挥‘人才+项目’融合优势,努力实现‘招才引智’和‘聚才用智’的有机结合。”鲁西矿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白景志介绍。2022年以来,柔性引进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及博士人员15名,为公司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质量“逐浪”而上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巨龙公司6305工作面过F311断层就是最好的例证。落差16米、工作面延展长度达92米,同时叠加过联巷和回风巷端头过超高段双重因素影响,工作面推采难度可想而知。是迎难而上、继续推采,还是另辟蹊径、搬家倒面?
就在前不久,刚刚获评鲁西矿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的《超高段 联络巷及大落差断层多扰动因素叠加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推采技术》创新成果给出了标准答案。他们坚持“先治后过”,创新采取“加固、超前、控采高”举措,强化毫米管控、设备保护、超高段顶板管控,高质量完成过大断层稳采任务,实现了工作面过大断层、联巷期间平均每天割煤2.46刀,正规循环率达98.4%的新突破。
奔着问题抓创新,抓好创新促发展。鲁西矿业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平台优势,坚持现场需求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注重产学研用协同,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改,在深究细研、刨根问底、创新探索中,拿出实招、硬招、高招,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从“求解”向“优解”转变,夯实安全根基,厚植发展优势,不断续写高质高效发展新篇章。
“人员由原来的3个工作面56人减少至如今的1个工作面6人,采煤工效由20.8吨/工提升到106.6吨/工,破解了薄煤层高效开采‘瓶颈’,历史性实现一面达产,让薄煤层采出了新高度。”凭借《薄煤层智能化建设研究与应用》创新成果斩获鲁西矿业科技成果进步特等奖,里彦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纪永虎对项目成效“如数家珍”。
无独有偶,唐口煤业《细煤泥低耗高效浮选系统改造与提升》项目也备受瞩目。他们充分发挥选煤厂“聚宝盆”作用,聚力打造“鲁西精煤品牌”品牌,通过创新煤泥浮选、浮选精煤脱水、浮精与主精掺配工艺设计,精煤回收率提高7%左右,尾煤泥发热量降低1000大卡,今年1至5月份已累计创效4700余万元。
“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不可能为可能,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鲁西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圣国对科技创新工作寄予厚望。在创新“活水”的滋润下,科技之“楫”正不断翻腾,绽出朵朵“浪花”,推动鲁西矿业“逐浪”而上、行稳致远。
科技赋能,智慧矿山“澎湃”而行
操作员一键启动,井下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这已然逐渐成为人们对智能化采煤的共同认知。
走进新巨龙公司6305工作面,脑海场景就能具化为现实画面。他们依据“重型化、智能化、引领性、可靠性”选型目标,对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顺槽皮带等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并创新应用端头浮煤机械化清理、智能门禁、AI智能摄像仪等先进设备工艺,顺利攻克了两顺槽、两端头无人化“卡脖子”难题,支架跟机率、记忆截割率保持在90%以上,即使遇到断层,也能保证智能化开采常态运行,真正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按照“智能化是用的不是看的”目标导向,鲁西矿业坚持智能化“强安、提效、减人”,每周对支架自动跟机率、煤机记忆截割率进行通报分析,加速推进‘煤炭开采’向‘数据开采’转变;同步高标准打造快掘标配作业线,扎实推进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截至目前,郭屯煤矿、唐口煤业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里彦煤矿建成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10对冲击地压矿井综掘工作面全部实现常态化单人截割。数据显示,鲁西矿业已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完成智能化建设项目61项,配套更新采掘设备3395台套,减少岗位工493人。
智能化已成为推进鲁西矿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他们运用创新信息化手段,在井上下重要作业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347台,实现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全程摄像、实时视频采集存储,提高安全检查效率,促进全员规范操作。同时,以唐口煤业、郭屯煤矿为试点,配发矿用智能手表756块,实时采集上传职工健康数据,实现不放心人员筛选、应急双向预警等功能。
在促进数字技术赋能煤炭主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鲁西矿业不断推动智能化向企业经营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等领域全方位渗透。依托山东能源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实现小额交易更透明;实施“两堂一舍”智能化升级工程,改善员工居住环境;建设智慧健康提升中心,用心护航员工身心健康……
“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强企战略,建设智能智慧煤矿,是矿山行业技术革命、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应用和先进技术引进上重长远、算大账,走在前、作示范,持续为山东能源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贡献‘鲁西力量’。”张圣国表示。
通讯员 朱来路 记者 姬生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9: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