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石窟初露真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1 17:09: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北魏石窟初露真容

磺厂石窟北壁

近日,在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中,在磺厂村发现一处北朝石窟,为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窟,距今1500余年。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磺厂村石窟展开了现场勘察工作。此次勘察主要涵盖扫描、绘图、描述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完整地获取了该石窟的基础资料。

磺厂石窟坐落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磺厂村东南方向300余米处。整个石窟开凿于一块巨石内部,该巨石宽约5.1米、高约5米。石窟整体坐北朝南,立面呈长方形,位于山坡中部,地势呈现北高南低之态。石窟内部为三壁三龛式结构,共有九尊造像。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特别是迁都洛阳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的趋势,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饰形式雕凿。

北魏石窟初露真容

磺厂石窟外观

那么,何为“褒衣博带”和“秀骨清像”呢?

“褒衣博带”最早见于《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褒衣博带本意是形容衣服的样式宽大飘逸,下摆自然垂落,狭义上专指儒生的衣服。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处于分裂与战乱之中,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的主导地位开始衰落,黄老之学逐渐成为一些人心灵的寄托。人们渴望达到神仙般的长生不老境界,衣着飘逸,步态轻盈,宛如仙人。儒学与道家思想在服饰风格上实现了融合。北魏统一北方后,开始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推崇汉文化,尊崇古法,恢复儒家礼制——尊孔、孝治。这些举措象征着文化的转变,人们开始穿着宽大的华服,遵循礼制,取代了过去穿着紧身胡服征战沙场的旧俗。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也被深刻地刻录在了历史的石碑之上。

“秀骨清像”这个词汇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用以形容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人物清秀消瘦、身材纤细修长,从神韵上反映出人物飘逸自如的风骨。南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深深影响了石窟的雕刻风格,工匠以刀为笔,将自己个人的生命感受和艺术追求融入到了佛教的造像之中。从磺厂村石窟的造像中能看到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的努力,也能窥见当时最流行的,同时也是人人竞相模仿的雕刻方法与艺术风格。

北壁上部存有石刻题记:“延昌三年八月十五日,石窟主郭广兴等廿人为一切众生速速成佛。”延昌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四个年号,共计4年,延昌三年是公元514年。此外,外部壁面上还有几处小龛。

磺厂石窟是目前太原地区年代最为久远的石窟。它的发现与研究为太原地区石窟造像形制的演变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字复原国际巡展”在中国政法大学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指导,太原市文物局和中国政法大学主办,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中国政法大
2023-12-14 17:30:00
...二、三窟之精美。天龙山的佛像到底有多精美呢?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的同学们为此组成“书本旅行团”,开启了探访天龙山的旅行。节目介绍道,北朝时期的东魏丞相高欢曾经在山中修建避暑宫
2024-01-31 08:12:00
...解山西地区石窟增添了新材料。报道介绍,这一石窟位于太原市磺厂村后山山腰,坐北朝南,石窟长、宽、高都在1米左右,平面基本呈正方形。石窟内部为三壁三龛式,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
2024-11-18 06:14:00
...“文明瑰宝互鉴使者”全媒体传播作品展示中,展示了由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申报并荣获2023年度“文明瑰宝互鉴使者”全媒体传播作品推介活动“博物馆工作人员组”精品项目的《国宝回家
2024-02-24 18:46:00
...、利用典型案例,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和独特见解。其中,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考古领域专家常一民做了题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太原考古遗存中的外来文化因素”主旨报告,太原市文物保护研
2023-09-24 17:29:00
...去”、双塔寺构建文物保护体系等实例,全面解构近年来太原市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思路和探索。报道称,近年来,晋祠博物馆开展水镜台保护修缮工程,针对彩绘颜料层起甲、龟裂、表面污染等病害
2025-05-19 06:20:00
...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每逢假日周末,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等一众网红打卡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总是排起长队。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
2024-07-18 10:31:00
1月12日,由太原市文物局和文物保护研究院主办的“祈愿·归来”天龙山石窟造像绘画展,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艺术中心举行。本次展出的天龙山石窟造像绘画,是从艺术家张晋峰历时七年绘制的1
2024-01-12 19:30:00
央媒看太原由太原市文物局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9月23日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两天来,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媒体对这一文化盛事给予
2023-09-26 07: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