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1 16: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52年7月,毛主席在颐年堂召开了军委会议,主题是商议军委副主席的一些交接工作,但是把重要事项都理清楚后,主席却转变了话题,开始严厉批评与会的聂帅:你这个代总长怎么搞的?为什么要对我搞封锁?为什么总参的文件只上报一小部分?

被训斥的聂帅低着头没有回复任何话语,这个态度让主席更加生气:这是你的失职,要是你不讲,我就做组织调整,你这个代总长就别当了!

这话不可谓不重,然而聂帅还是没有为自己辩解,其他人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让聂帅回去后打个报告,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同时又劝毛主席不要激动,等聂帅报告打上来再看。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两边情绪都稍有平缓后,会议草草收场。其实这完全是一场误会,聂帅并非要对主席搞“封锁”,他也是出自一片好心,但就是这初衷不好表露,导致事情险些失控。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事情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闹出了更大的误会,只不过,这个误会,是聂帅对大将粟裕的。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任何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每天送到主席桌案上的文件能够堆成一座小山,光是批完这些文件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在众多部门里,主席是特别重视军事方面的,所以他交待过总参领导层,一定要多跟自己汇报,遇到紧急情况还要立即汇报。

但负责总参工作的聂帅跟随毛主席多年,非常关心主席的身体健康,他想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主席的负担,所以就特别召集了作战部长张震等人说:

以后你们的文件先统一送到我这里,我先筛选一遍,觉得重要的再呈报给毛主席,不重要的文件就不要去增加主席的工作了。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从这里可以看出,聂帅的出发点是为毛主席着想,但是这样一来,很多文件在聂帅这里就被扣下了,没有呈上去。

有些聂帅认为不太重要的信息,可能恰恰是主席需要了解的,等主席想找却找不到时,自然会觉得是总参的纰漏。不仅仅是文件数量的减少,聂帅为了减轻毛主席的负担,汇报的次数也变少了,所以时间一长主席就感觉很不对劲。

便在那场军委会议上,狠狠批评了总参实际负责人聂帅。至于聂帅为何不说话,其实也好理解。

毕竟作为一名军中高级干部,放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是关心领导的身体才违背的领导的意思,着实有些难以开口,担心在别人眼里成了溜须拍马的行为,所以他就保持了沉默。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到这里,看起来跟粟裕没什么关系是吧?但当时粟裕是第一副总参谋长,他一直很受毛主席重视,主席曾经单独找到他,让他每半个月做一次当面汇报。

最开始粟裕的确是按照指示做的,但是他看到总参里的一些变化,以及听到聂帅说要为主席减轻负担后,也不再进行半月一次的汇报了。

而粟裕也参与了那场军委会议,虽然没有挨批,只是他出于军人心理,认为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所以,在没有上级要求的情况下,粟裕依然写了一封很长的检讨,里面细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认错态度极为诚恳,后面又讲述了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会改进的一些方面。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粟大将的检讨写得很深刻,毛主席看后非常满意,还另外拿给朱老总、刘少奇等领导人检阅。没多久,聂帅的那份报告也送上来了。

只是,聂帅在报告中就单单解释了自己减少汇报的原因,并没有太多认为自己不对的意思,也没有说及要如何改进工作。

若没有粟裕的检讨在前,可能主席觉得这位老部下也是一心为自己好,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此报告跟粟裕的检讨一对比,差距特别明显,所以主席认为聂帅态度不认真,随即就又将聂帅叫到身边批了一顿。

主席批完后,还把粟裕的检讨拿给聂帅看,让他好好想想,学习学习。这就让聂帅有了许多想法,认为粟裕是在背后搞自己,“很阴”。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这个误会造成的影响还真不小,1958年“批粟”,“两个半”元帅做主力,其中一个就是聂帅。聂帅批得有多重呢?用后来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纲上线”了。

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前前后后做了八次检讨才过了关,而过了关后也不再担任要职,从此退居二线,实在是令人唏嘘。

那么,粟裕写检讨之事到底是不是针对聂帅呢?他在1979年的申诉报告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在背后搞过任何人的鬼。我认为这句话绝对是发自真心的。

其实从那么多次类似的经历中就能看出,粟裕是一个军事天赋点满,但政治敏感负分的人,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会想着马上去做,不会把方方面面都计算得非常清楚、有十足把握才行动。所以他军事上爱冒险,但工作中就容易得罪人。

1952年毛主席批评聂帅,说要撤他的职,为何最后影响到的是粟裕?

比如原华东老上级小姚入京,就是因为粟裕在得知小姚身体不好后发了电报给中央,毛主席让小姚到北京养病。粟裕是关心老朋友的健康问题,还提出陪同进京。

但粟裕忽略了对方的意愿,小姚此时是希望留在地方工作的,突然被召入京,身边还有武将在侧,搞得小姚疑神疑鬼。到了北京,凌晨三点小姚还要去找毛主席夜谈,聊了整整三个小时都在反复询问中央是否不信任自己了。

粟裕一番好意,把老上级折腾得够呛,如果他政治敏感度够的话就会事先跟对方沟通,事情或许就是另一个样子。正如1952年写检讨,如果是其他政工战线的干部,大概率会先去跟聂帅商议一下,这样也不会造成什么误会。

所以,粟裕是没有什么其他心思,只是太过纯粹,方式没有用对,只能说人无完人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毅心中五大战神,陈赓为何能上榜?虽是大将,却能教元帅打胜仗
...道:“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出现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也就是说,在陈毅看来,我军唯有彭、刘、林、粟、陈等人可以称得上战神
2024-08-08 10:03:00
鬼是这个世界上最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却又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害怕的
...年8月时,他又出任北平市长兼军委会主任,这就意味着聂帅正式带领解放军开始治理北京。当聂帅进驻北京之后,他就下令把自己的住所定居在景山东街吉安所右巷10号,聂帅的这一命令出乎了
2023-08-06 17:45:00
人物 | 本命年的聂帅卫平 性格如棋风下棋以理服人
...要有高水平的对局来备战练兵。2016年天元赛三十周年,聂帅又在夜光杯撰文(下图)表示祝贺。 虽然在快棋决胜中,首届天元赛决胜局聂卫平四分之三子输给了马晓春,与“天元”桂冠擦
2024-02-05 11:00:00
白求恩与挚爱离婚两次,临终前恳求聂帅:请给我前妻一笔生活费
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我们曾受到过许多外籍友人的帮助,比如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就是他们当中最有名的一个。1938年3月,白求恩来到中国抗日,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地救死扶
2025-01-13 22:33:00
...贴心人”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区分局沙尔沁派出所驻村辅警聂帅每周都会到小巴拉盖村白大爷家走访。白大爷身体有残疾,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大多数时间老人都是独自在家,聂帅担任驻村辅警以来,
2024-05-14 09:02:00
1992年邓公南巡,问一老板“你是叶老二?”对方急忙伸出4个指头
...起生活。念中学时,叶华明平日里住校,每到周六回家,聂帅总会嘱咐厨师多做几个菜,晚饭后大伙一起看电影。星期日,聂帅就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打台球或者打扑克牌。那时候,邓小平与贺龙元
2023-01-15 07:00:00
江津将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厚道江津人”宣教工作品牌
...臻元帅的故乡。毛泽东曾多次称赞聂荣臻是“厚道人”。聂帅的“厚道”,是对党忠诚、大局观强,作风正派、为人忠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温良谦恭让,遇事有担当,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7-28 13:39:00
毛主席:智慧引领与广纳良言的伟大领袖
...他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在淮海战役中,毛主席原本要求粟裕下江南,以打乱敌人的部署。但粟裕根据自己在前线的指挥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后,勇敢地向毛主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毛主席并没有因
2024-12-10 19:45:00
天问落火!回忆钱学森生平,最大的心愿令人泪目
...开展导弹概述的讲座,这一讲就是三天。再后来钱学森和聂帅在茫茫大戈壁展开导弹火箭的研制时,聂帅更是放出话来:技术上的一切都要听钱学森的,包括我。正是这样的信任让钱学森晚年在回忆
2022-12-26 07: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