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超算+AI,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地球20亿年生命演化“密码”
南京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研究通过建立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揭示了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早期生命多样性演化历程。该研究成果于12月20在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最直接证据...……更多
...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方、吴忠庆、李汪晔、王文忠等科研人员完成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研究》,获得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牵头人黄方是中国科大地球化学专业1994级的...……更多
Zygnema 藻类基因组图谱成功绘制:我国科学家参与,探究人类在内所有陆地生命起源
...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9 月 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国际科研团队成功绘制了陆生植物的祖先 Zygnema 藻类的基因组图谱,揭示了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进化转变过程。研究团队简介该国际团队由来自全球 8 个国家的约 50 名科学...……更多
...密切合作;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开展项目合作,通过优秀科研成果评定等推优工作,激励青年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倾听青年职工意见,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工作负担。人尽其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更多
新疆团的“特”代表(2)丨特有“深度”的代表刘洪涛:解锁深地油气密码
...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2012年,刘洪涛从生产单位调到科研单位,面对的是世界级科技难题。10余年来,刘洪涛从不敢放松,全身心投入到深地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带领团队不断攻克科研难题,推动塔里木油田油气资源勘探...……更多
超算+AI 我国科学家揭示地球20亿年生命演化历程
快科技12月21日消息,南京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揭示了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早期生命多样性演化历程。该研究成果于12月20在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该研究通过构建早期地球化石数据库,结合超级计算...……更多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月壤里能有哪些奥妙?
嫦娥六号探测器示意图。资料图片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嫦娥石”理想晶体图。中核集团核地研院供图 核心阅读嫦娥...……更多
记者7月25日从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近日发现并成功分离培养了一株非广古菌门的新型产甲烷古菌,为研究全球碳循环机理和低碳技术研发提供新型生物资源基础。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更多
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有组织的科研”贯穿整个研究进展“‘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入选,人类历史上的多项首次,不仅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也激发起公众的强烈兴...……更多
...报告。如此高频次地开展科普活动,动力何在?是否耽误科研?《中国科学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孙和平。科普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中国科学报》:您为什么选择“地球和万有引力”作为此次活动首场报告的内容...……更多
...记者于文静)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昆虫气味受体OR-Orco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剖析了气味受体与配体互作机制,破译了昆虫的嗅觉“密码”,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更多
嫦娥六号携带的月背土壤将成为焦点
...安全无损,尤其是考虑到未来载人月球任务的安全返回,科研团队创新设计了跳跃式载入大气层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两次载入减速,有效降低载入过程中的最大过载和最大热流,就仿佛让返回器在大气层中打了一个优雅的“太...……更多
中国古生物学家的探秘之旅
...所戎嘉余院士领衔,汇集了30余位一线核心中、青年学者科研骨干,他们都在古生物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且大多在国际级别的学术协会担任重要职务,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作者团...……更多
...卡,十年磨一“钻”,全力“向地球深部进军”。然而,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何况这还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经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2013年,团队联合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万米大陆科...……更多
...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次日,就在即将进入推返分离时,科研人员突然发现地面导航数据有波动,申请屏蔽地面导航参数进行修正和测试。而此时,距离推返分离还不到2分钟。关键时刻,高健顶住压力,在推返分离前利用仅剩的...……更多
寻油找气 为啥要向深地进军
...厚沙层,传播距离超过两万米,采集数据通常杂乱无章。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和模拟数据,创新弱信号恢复技术,恢复了超深层地震信号,让千变万化的地下世界清晰呈现在眼前。另一个难题是超深层装油的“房间”上面,有...……更多
月背岩浆活动持续至少14亿年 月背“土特产”研究最新揭秘
...紧去看看。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上百名科研人员对16克月背样品开展多领域的分析研究。拿到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后,李秋立及合作团队从中挑选出了首批108颗玄武岩岩屑颗粒,他们的目标是尽快获取每一个颗粒...……更多
...‘不太宜居’的环境。”潘永信说。2022年9月26日,我国科研人员根据“祝融号”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的回传数据,发现位于火星车着陆区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着两组由粗变细的沉积地层,可能反映了约35亿年至32亿年以来...……更多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增4次万米级下潜。载人潜水器2022年服务的用户单位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占比过半。一位高校研究人员介绍,从前因缺乏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作业工具,研究人员无法获取足够数量的深海生物科研样本,一度导...……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解释的时候,能够简单易懂一些。”因为台下面对的并非科研工作者,而是普通公众。此次大会以“种子”为主题,致敬古往今来播撒种子改变未来的科学探索者,向公众分享物理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突...……更多
《深潜》记录中国深海探索
...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的重大时刻,生动展现了我国深潜科研团队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中国的深海探索后来居上有着独特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资源的深海,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目标。但是由于深海勘测技术和设备的缺...……更多
...备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创新团队(以下简称钛合金团队)科研人员来到实验室,开展高性能铸造钛合金及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钛合金团队特别能战斗,笃信爱拼才会赢。大家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四个面向’,不...……更多
新侨故事:纸短情长赤子心
...身是地球人,心是中国心”的李述汤,他是归国从事医疗科研的“哈佛八剑客”成员刘青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侨。昨日,位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一楼的新侨科技创新成就展开展,吸引了一批批参观者入馆参观...……更多
用科技说清楚白酒的本质,茅台镇国台酒有了新成果
...富?截至目前,“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酒业集团科研团队已经在国台酒酿造过程中鉴定出了451个属的1073种微生物,主要为酵母菌、细菌和霉菌等。然而,相比于环境中实际存在的总量来说,这些发现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在基因编辑领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首创人工智能辅助的基于结构的蛋白聚类方法,突破碱基编辑工具酶来源受限的卡点问题,开发了碱基编辑器CyDENT,其成果将对农业育种、精准医疗领域产生积...……更多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科研团队,在2022年发布了“寻找下一个‘地球’”的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近日,这一计划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配置、任务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等进展在国际学术期刊...……更多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太阳?(瞰前沿)
...气自转角速度随高度和纬度的分布。目前,10余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正在分析羲和卫星数据。2022年10月,我国发射了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可同时测量太阳表面的磁场演化、监视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过程。 我国古代的“逐...……更多
非洲黑犀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原始祖先1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古生物复原技术、CT解剖方法等,科研团队最先从这种被命名为“甘肃黑犀”的化石标本中,发现了可能与今天的非洲黑犀存在亲缘关系的端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邓涛:这些化石...……更多
郄秀书:“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学习期满后选择回国工作。由于扎实的基础研究和突出的科研成绩,1996年,33岁的郄秀书晋升为研究员,并入选第一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年轻的郄秀书被委以重任,担任雷电与雹暴研究中心的首任主...……更多
...光。日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团队,通过对耳蜗听觉毛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功能学分析,破解了听觉毛细胞发育的“基因密码”;太阳电池能够多薄?近日,西湖大学工学院王睿团队成功让钙...……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科氪 | 开局即决战 ROG助力电影《流浪地球3》美术创作
2025年2 月 25 日,ROG正式官宣与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再度携手,高能助力小破球的新一轮冒险。ROG作为电影《流浪地球3》官方拍摄期创作算力先锋
2025-02-25 22:17:00
注意!手机贴防窥膜易加剧近视:长时间使用引起视疲劳症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据报道,防窥膜作为保护隐私的“神器”,因其独特的“百叶窗”光学设计,可限制屏幕侧面可视角度,但用户普遍反映使用后易出现视疲劳
2025-02-25 16:34:00
周鸿祎AI短剧上线:黄奕伪装刺杀其画面曝光 两人有不少动作戏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今日,由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出演的首部AI短剧,在万众期待下终于上线了。因为知名影视演员黄奕的加入
2025-02-25 16:34:00
曾喊话中国传统教育必须要改革!俞敏洪:不应把上名牌大学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现身郑州谈家庭教育。俞敏洪称“不应把上名牌大学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
2025-02-25 16:34:00
双拼色方案 小米YU7内饰实拍曝光:更偏向家用了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小米YU7内饰谍照再次得到曝光,此次展示了该车的更多细节。整体来看,YU7将采取双拼色方案,中控扶手区域得到重新优化
2025-02-25 16:34:00
比迈巴赫整车还贵!布加迪推出史上最壕改装套件:售价174万元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布加迪近日为其新款Tourbillon超跑推出名为“Equipe Pur Sang”的专属选装套件
2025-02-25 16:34:00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姚登位 济宁报道近年来,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力量,深度聚焦技术流企业
2025-02-25 17:03:00
能抗-40℃极寒:西安交大成功研发钠离子低温软包电池
快科技2月5日消息,据“西安发布”官方报道,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唐伟教授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5-02-25 17:04:00
骑手谈京东承担骑手五险一金全部成本:找到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了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日前,京东宣布,鉴于目前外卖骑手的平均薪酬远低于京东快递小哥,为薪酬公平性,未来一段时期签约的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
2025-02-25 17:04:00
同档最强性能神机!真我Neo7 SE正式发布:1530元起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今天下午,真我Neo7 SE正式发布。售价方面,8GB+256GB售价1799元,12GB+256GB售价1899元
2025-02-25 17:04:00
我国自研!全球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发布:工业酒精变航海燃料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船集团今日宣布,其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WinGD X92DF-M-1
2025-02-25 17:04:00
拯救苹果的经典之作!iMac设计仅用了三周时间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y Ive)近期在接受访谈时,回顾了他与史蒂夫·乔布斯的合作历程
2025-02-25 17:04:00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巴西发生一起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女子在事故中被夹在两车中间却奇迹般未受伤。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2025-02-25 17:04:00
浏览更便利!知乎取消不登录无法看全文限制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据报道,近日,知乎PC网页端取消了非登录用户查看全文的限制,用户无需登录即可直接浏览完整内容。据悉
2025-02-25 17:04:00
特斯拉高管:Model S和Model X不会停产 年底还有升级
快科技2月25日消息,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Lars Moravy)在节目中透露,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年底对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型进行更新
2025-02-25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