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上获悉,“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2022年分别完成了100潜次、75潜次作业,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载人潜水器年下潜次数第四年蝉联全球首位。疫情并未阻止国内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的步伐,专家预计,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
“‘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这两台潜水器不仅作业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其运维能力已达到世界一流,并开辟了我国深潜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专家表示,未来,深海所将持续发展船—潜、有人—无人协同作业技术,不断完善海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拓展深远海行动新维度,进一步锤炼运维队伍,以此提升水下考古、特殊目标探测等作业能力,并支撑深潜科学研究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了解到,至2022年底,“深海勇士”号累计服务单位65家,“奋斗者”号累计服务单位23家,新增4次万米级下潜。载人潜水器2022年服务的用户单位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占比过半。
一位高校研究人员介绍,从前因缺乏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作业工具,研究人员无法获取足够数量的深海生物科研样本,一度导致科学研究进展缓慢。而今,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系列科研装备和研究平台的升级带来了科学范式的进步与改变。科学家们得以使深渊环境以及相关样品和数据从万米之下浮出水面,呈现在公众面前。
依托“奋斗者”号,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中科院深海所、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相关单位,开展了深渊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简称MEER计划)。在载人潜水器的助力下,不仅取样精度实现了从百米到厘米的4个数量级的跨越,单个下潜作业实现的取样频率也从几份增至几百份。在大量深渊样本的支持下,MEER计划建立了超过160Tb数据量的深渊微生物数据集。依托大数据,MEER科研团队在深渊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深渊具有世界上极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新颖性和新资源潜能。
近年来,载人潜水器在科研方面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从深渊生态研究、鲸落的发现与研究乃至中国深海考古中,均可见到载人潜水器的身影。
“载人潜水器对深海研究太重要了!”提起发现鲸落的时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谢伟依旧激动。2020年,谢伟以共同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登上“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科考航次(TS-16航次)。正是在这次科考中,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南海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载人潜水器还在深海考古方面大显身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告诉记者,得益于中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以及深拖物探、ROV、载人潜器的协同应用,南海深海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他还透露,2023年载人潜水器将再次前往南海进行深海考古专项调研。
— END—
信息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金娇 。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大家都在看►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正式出版!
►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海
►《国土空间规划陆海统筹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
洋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书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屋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 骆永明等编著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地球系统与演变》 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 在看”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