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他用30万字揭秘中国“深潜”之路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30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

他用30万字揭秘中国“深潜”之路

近日,无锡作家高仲泰的长篇报告文学《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万字,记录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之路,记述了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研发团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艰难历程,重塑深潜英雄的内心世界与成长之路。该书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从“望洋兴叹”到“走向深海”,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的深海探索虽然起步较晚,但可谓后来居上。1986年,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完成试验,下潜深度300米,掀开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篇章。“2012年,‘蛟龙’号问世,创造了当时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2017年,‘深海勇士’号研制成功,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台下潜到‘挑战者深渊’的载人潜水器,也是全球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作为长期关注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写作者,高仲泰有志于创作一部普及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报告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是对真实事件的深度呈现和文学表达。为了详细了解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背后的故事,高仲泰深入中国船舶七〇二研究所、深海基地等处采访,一次次约专家面访。对方给予了热忱帮助和支持,并为高仲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图片,最终成就了这部作品。“因为它在那里”“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深潜的艰难和价值在哪里?”“一条没有路标的坎坷之路”……书中,一个个动人篇章记录下中国载人深潜事业走过的一段段艰难历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评价,这是有关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题材的首部科普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记录我国深海战略性高技术发展之路的科技主题出版物,它将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从立项、设计、研制再到海试的历程娓娓道来,生动展现了科研团队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无锡市作协主席黑陶用“科普的意义,情怀的真诚,现场感的真切”来形容这本书。他评价,《深潜》的思想主题鲜明、深刻,时代感强,作品通过对徐芑南、叶聪等人物的塑造,凸现了中国科研人员突破外国技术封锁,勇于担当、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载人深潜精神,作者以绵密、饱满的叙事和宽阔的视野,写出了科学家们的神态、神采、神韵。

高仲泰是位多产又优产的作家,他的著作以纪实类居多,这本书也是纪实,却是他在科普文学领域的“处女作”。

高仲泰表示,在探索海洋未知奥秘的征途中,他要继续学习,保持对海底世界的新奇感,不断加深对海洋的认知,继续书写科学家挺进深海的动人故事,努力讴歌伟大的时代。

(张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历史事实
...使用机械手进行文物提取。新华社发“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国家文物局供图沉船遗址提取出水的部分文物。 新华社发“发现大片陶罐”……2022年10月23日,“深海勇士”号载人
2024-06-24 06:26:00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我国潜水器作业与运维能力均达世界一流去年“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共完成175个潜次新华社上海1月17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17日在沪召开的“深海勇士”
2023-01-18 03:47:00
“探索三号”完成国产化无人潜水器及其搭载设备功能验证航次任务返航
...者 利声富)3月4日,“探索三号”科考船完成国产化无人潜水器及其搭载设备的功能验证航次任务后返航,抵达三亚南山港科考码头。这是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深海创新中心)2
2025-03-05 16:22:00
“蛟龙”号向下潜极限7000米冲刺
...立项、设计、研制到海试,我国自主攻坚,构建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接连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这部科普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爱国科研团队的群像,照亮了深潜英雄的内心世界
2023-02-16 06:57:00
...逢,胜却人间无数。春夏之际,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中国文物工作者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在海底,开启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这也是我国深海装备技术近年来突破性进展的前沿应
2023-06-16 07:06:00
《深潜》记录中国深海探索
...又有多艰难吗?译林出版社适时推出了一本有关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题材的首部科普文学作品《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详实描述了我国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
2023-02-17 07:06:00
...珍贵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载人潜水器不断突破深度极限。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11日报道,日本现役主力深潜器预计最早将于2023年代退役,
2025-03-11 15:42:00
本文转自:文汇报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本报记者 吴金娇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
2023-01-27 05:46:00
“我的梦想在深海”(劳动者之歌)
...—“我的梦想在深海”(劳动者之歌)杨申申在母船上给潜水器系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供图1.6米内径的大“玻璃球”内,坐着3名驾驶员,当他们在1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时,就可以3
2023-05-02 05:2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中科曙光:为“VR+AI”构筑强大、稳定、绿色的算力基石
鲁网11月11日讯 (记者 刘亮亮 刘晓伟)如果说VR/AR构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和窗口”,那么AI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可感知
2025-11-12 09:22:00
知名作家张德芬入选福布斯中国华人精英 Top100
近日,知名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凭借在心理学研究深耕、教育普及落地及文化出海传播三大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荣登 “2025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 榜单
2025-11-12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