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古生物学家的探秘之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3 21:19:00 来源:科普社会

2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戎嘉余院士领衔,汇集30余位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共同编纂了《地球的生命故事——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发现之旅》第一辑在南京正式发行。该丛书是中国古生物学家送给青少年的一份有关生命演化的科普启蒙礼物,第一辑“神秘远古”入选2022年“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已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第一辑“神秘远古”共包括4个分册,分别是《认识演化论——一个古生物学者的视角》《三峡埃迪卡拉化石发现记》《重返远古海洋——鱼龙》《飞上蓝天的恐龙》。

中国古生物学家的探秘之旅

顶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倾情创作

本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领衔,汇集了30余位一线核心中、青年学者科研骨干,他们都在古生物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且大多在国际级别的学术协会担任重要职务,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作者团队不仅阵容强大,而且专业权威。

为了让这套丛书实现从专业的学术语言到通俗的科普话语,作者团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在出版过程中,他们数易其稿,努力把略显枯燥的生命演化故事,做到了既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又科学精准、严谨而不出格,集科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身。

比如,《重返远古海洋——鱼龙》一书就用了“鱼龙宝宝出生记”“鱼龙是个大胃王”等青少年能读懂、易接受的语言作为章节的标题。再如,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每一章都设置了“古生物小百科”,将相关科普知识进行了拓展。

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探索故事

1949年以后,为了支持国家基础建设发展,我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不畏艰险,努力开拓,做了大量奠基性的研究,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和古生物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或惊险或精彩的化石故事。

《三峡埃迪卡拉化石发现记》一书记载了三代地质工作者在三峡寻找埃迪卡拉化石的艰难科研之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张录易、陈孟莪、孙卫国等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就开始在三峡地区进行研究,他们在几十年的野外考察中,能上去的山头都上去过,能摸到和看到的石头都仔细观察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埃迪卡拉化石。承接着这一梦想的袁训来研究员的团队,每年都会多次前往三峡继续寻找。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三峡找到了埃迪卡拉化石,也让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璀璨发光。

展示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不同时期、种类繁多的化石资源,为世界所瞩目。在国家发展大好形势下,新一代古生物学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取得了一系列赢得国际古生物学界赞誉的优秀成果。

演化是什么?化石的演化价值是什么?生物只是从简单到复杂演化吗?自然选择就是“优胜劣汰”或“弱肉强食”吗?人类是最高等、最优秀的吗?演化等于进步、趋于完美吗?这些有关生命演化的谜题和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扇神秘的门,真相难以一窥究竟。而在戎嘉余院士的《认识演化论——一个古生物学者的视角》中,青少年们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对演化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化石是打开生命演化这扇神秘大门的金钥匙。通过了解对科学家如何研究化石,如何研究化石的生存年代与环境,青少年们能够开启探秘远古生命的大门。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化石、了解地球的历史,本丛书还绘制了精美的复原图,以便把生命演化的更多信息传递给中小学生。如《飞上蓝天的恐龙》一书中,原始中华龙鸟、始祖鸟等一系列恐龙的复原图都是科学家的手绘画,从外形到配色到细节极其精美,经得起推敲。

采用全新的融媒体出版形式

为展现科学家野外考察和室内探索工作,更好地讲述化石故事、还原演化历程,本丛书采用了融媒体的出版形式,邀请作者们录制了科普视频。书中附设二维码,翻阅本丛书的读者,可以扫码观看视频,跟随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专家学者一道,开启这场神奇的远古探险,体验古生物学者的探索历程,领略科学发现的神奇魅力,理解生命演化的历程与真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2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脉华章|热辣滚烫!来一趟神奇的科学文化之旅
...瘾,线下实地打卡更有互动体验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是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今年暑假接待了众多来自各高校、中小学的参观团队。中国科学院南
2024-08-17 15:58:00
友邦保险携手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创新打造“博物馆奇遇夜”探险之旅
...更在挑战中学会了勇敢与坚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小古生物学家”。此次友邦保险“博物馆奇遇夜”首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友邦保险在“金融为民”理念探索之路上的创新突破,更是对青
2024-07-31 17:49:00
古生物学家发现4.5亿年前海洋中的凶猛捕手
远古发现丨4.5亿年前,这种远古“萌物”竟是海洋中的凶猛“捕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
2023-05-16 17:04:00
中国科学家在西藏定日、聂拉木发现鱼龙化石
...拉雅鱼龙化石,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古生物学重大发现,是继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鱼龙化石之后,这类化石再一次被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2023年1月
2023-05-17 16:46:00
从B站出发,跟随《野境求真》的脚步,踏上自然科普之旅
...界、寻找神秘水果马槟榔、勇闯天坑植物秘境、勘探溶洞古生物印记……纪录片从朱炜强和六位科普UP主的视角切入,用脚踏实地的沉浸体验,一步步还原自然之境原始面貌,通过原生态的纪实镜
2024-12-07 00:44:00
莱阳荣膺“新中国第一龙发现地”
...国古生物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古生物学家前来科考。为擦亮“中国恐龙之乡”这张厚重的历史名片,打造讲述中国叙事、展现山东精神、彰显烟台特质、独具梨乡风韵的胶
2023-10-22 07:33:00
我在贵州大山里,找到了封印5亿年的“时间盲盒”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赵元龙教授,怀揣着对古生物化石的满腔热忱,带领科研团队踏上了这片土地。那时的八郎村,交通闭塞,信息匮乏,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他们探索的脚步。一
2025-06-19 23:53:00
城堡滩生物群发现“特异埋藏化石库”,科学家研究提供新视角
...该类型生物群被称为“特异埋藏化石库”。190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沃尔科特教授在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过此类化石生物群,称之为“布尔吉斯页岩
2023-05-04 00:52:00
南京青少年走进“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进“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李四光先生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23-05-29 19: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单霁翔与姚安娜组“旅行搭子”,走进“非遗之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16日,文化体验真人秀《非遗之城·宝藏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节目将于9月24日播出
2025-09-17 21:00:00
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
2025-09-17 22:08:00
七旬老人娄山关避暑病发 贵州航天医院暖心守护助归家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79岁的梁爷爷(化名)与老伴从湖南衡阳来到贵州遵义娄山关避暑。不料,梁爷爷因牙痛服药后突发消化道出血
2025-09-17 22:26:00
流程“拆”着学! 德州推出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操作分解视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梁超 德州报道为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运行效率,优化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服务质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19:38:00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
2025-09-17 19:13:00
数智赋能,江西赣州产业焕新颜
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
2025-09-17 19:23:00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没法去银行激活社保卡,你们直接上门来办,还教我查余额,太贴心了!”莒县龙山镇杨家沟村的刘大爷握着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17 19:15:00
近日,某演员在拍戏期间,穿着有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产品,引发争议,警方已介入处理。该演员发布道歉视频
2025-09-17 18:32:00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