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时代“追星人”:破解宇宙密码,在星辰大海间追赶世界前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30 09: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北京明白!”这句简短有力的口号,意外地将一个年轻而低调的群体拉进了公众的视线。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以上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91%是硕士、博士;他们,置身航天测控最前沿,多次操控航天器创造了一连串“中国奇迹”……他们,就是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的“飞控青年团队”。

强国有我、叩问苍穹。他们饱含激情、昂扬斗志,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飞控”事业,用青春无悔托起伟大的航天强国梦。

“北京明白”是怎样练成的?

“北京明白”,是一句调度口令。这两年,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密集,每次发射直播时,一句句清脆的“北京明白”从总调度员口中发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总调度这个岗位成为“航天网红”,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北京明白”。

调度组组长、资深“北京明白”杨彦波是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身为副岗的他被电视直播镜头“盯上”,一时成为网友热议的“神八哥”,算是“北京明白”的初代“网红”。而28岁的高健,则这是近两年因为空间站任务而“火”起来的“新生代网红”。

调度团队的前辈曾经总结过做“北京明白”的条件:智商、情商、体商“三商”俱全,缺一不可。航天测控在太空过招,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不行;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航天测控更是万人牵着一根线,很多工作需要各系统之间协调得天衣无缝,有时候某种微妙的语气、说话技巧,都会决定协调工作的成败,没有高超的“情商”不行;航天任务高密度高难度高强度,特别是航天测控,经常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连续高强度运转,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不行。

当“北京明白”的两年里,高健对于任务已经驾轻就熟。2021年9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后,在飞控中心的精心操控下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次日,就在即将进入推返分离时,科研人员突然发现地面导航数据有波动,申请屏蔽地面导航参数进行修正和测试。而此时,距离推返分离还不到2分钟。关键时刻,高健顶住压力,在推返分离前利用仅剩的1分钟测控弧段,顺利完成了指令复核与发送。最终神舟十二号飞船以“十环”的高精度返回东风着陆场,创造了神舟飞船落点精度新纪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今,在“北京明白”这个岗位上,像高健这样的青年新秀,已经算得上“元老”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这个团队

经历了落月、绕月,中国探月工程终于在嫦娥五号任务迎来了更艰巨、更复杂的任务——“采样返回”。去38万公里外的月球,无法携带更多的燃料余量,近月制动、四器分离、环月降轨、挖土封装、月面起飞、月轨对接、地月入射等等,每一个节点都要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地方脱节,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对飞控中心的测控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总体规划团队、轨道设计团队、研发创新团队、遥操作团队等兵分多路,展开了一场艰难的技术攻关。

针对最难的月球挖土方案,“数学才子”刘传凯再次突发奇想,他和团队攻关研发了一套“月球专用导挖技术”,这样可以提高挖土效率,达到实现目标的好办法。他们编写了如何控制机械臂挖土、装土的一系列模拟程序,用数学的方式解决了“看着挖”的问题,“吃透”了“月球挖土技术”。

从发射入轨到近月制动,从降落挖土到封装起飞、月轨对接、地月入射高速返回,总体规划团队研究制作了每个飞行日详细的测控规划,关键环节精确到几分几秒。

担任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北京”总调度鲍硕,是唯一的女版“北京明白”。为了圆满完成调度指挥,鲍硕悄悄给自己制定了特殊训练计划,那就是给自己“加餐”——按照“48小时”实时程序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训练,她从每天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最后终于可以做到两天两夜不睡觉,而且能保持自己时刻清醒。

回想起月球采样返回过程,鲍硕至今还抑制不住那份激动。连续40多小时、两千多条口令、两万多条语句,她从头至尾调度口令流利清晰,全部准确无误。

探火,是飞控中心继嫦娥探月之后,又一次遥操控外星球巡视的“神话”。相比于火星与地球4亿公里的距离,地月38万公里的旅程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而对于飞控人来说,火星探测就是一场与光速赛跑的旅行。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数学博士金文马负责规划火星探测总体方案。那段时间,金文马和团队天天协调相关科研院所、测控站,上百次开会讨论,对接、测试、联调、验证、改进,推陈出新,有关火星测控的一系列创新方案逐一落地。

藏龙卧虎、淡泊名利,炼就新时代“追星人”

当一项事业可以走到世界前沿,那一定是这个队伍里藏龙卧虎。

在这个团队里,有一位“大师”,他从来不善言谈,不喜欢考试、不喜欢装扮、不喜欢一切对他来说浪费时间的东西。他就是刘勇,航天测控的轨道专家,一个隐身在人群之中、却把太阳系玩转于掌中的人。

在刘勇的电脑里,有很多各种功能齐全的“程序模块”建成的“轨道库”。在团队人员的眼里,刘勇的“程序模块”永远是最好用的。任何复杂的程序、难设计的轨道,在别人那里难几倍,但到了他那里,总是会变得简单几倍。马传令说,有时候他们团队做一个程序,计算需要两三天。刘勇改一改算法,优化程序,两三个小时就算出来了。每次执行任务,只要刘勇在,大家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渐渐地,他成了大家眼里懂得多、难不倒、挡不住的“大师”。

39岁刘晓辉、肖程已经算是软件团队的“老将”了。在飞控中心的十多年里,他们打响了软件系统国产化研制的第一枪,从架构搭建,到算法分析、方案设计,数以百万计的代码,都由他们自主创新研发。如今,航天测控软件的核心技术,他们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长管团队的胡国林现在就像个“大管家”,每天监控着空间站的状态,守护着3位航天员安全。自从几年前“玉兔车”登陆月球以来,长管团队就开始了日夜陪伴天外伙伴的日子。只是“月球车”“火星车”有时休眠,有时醒来,但空间站不会休眠。

“85后”李达飞是个“多面手”,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软件、编程、操控,样样精通。因为经常编写各种故障预案,遇到太空突发故障他能第一时间甄别是真的还是误报。天宫一号曾发生“火警”报告,李达飞“诊断”后发现是传感器受太阳光直射引起升温,不是真的火警,为后续太空故障诊断又积累了一次重大故障处理经验。天和核心舱任务准备期间,他每天技术协调要打100多个电话。联试期间,更是连续十几天泡在大楼,有一次连续调试两天两夜,他只在办公室和衣而卧三四个小时。

张辉是火星遥操作总体主任设计师,祝融落火后,他就过上了“火星日”的作息,精心呵护着“祝融”的每一步。由于长期和“地球日”倒时差,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得了疱疹,但他依然坚守在任务第一线。自己生病,他守着火星车;家人生病,他还守着火星车。

航天永远不会落幕,攀登永远不会停步。一代又一代接力者正负重前行,轨道团队、软件团队、总体团队、调度团队、操控团队、长管团队、研发团队、支持团队……这群“飞控青年”以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技艺、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坚持,在键盘草纸上破解宇宙密码,在星辰大海间追赶世界前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奋斗正当时。星辰大海,他们从未止步。更多阅读:新时代“追星人”:破解宇宙密码,在星辰大海间追赶世界前沿
2023-01-30 10:23:00
“艺术与文化”在联合国未来峰会为新时代全球带来机遇
世界当代艺术家戈鲁宇宙能量作品展在德国汉堡举行近日,世界当代艺术名家戈鲁受邀前往德国汉堡最负盛名的艺术馆举办两场艺术展览,展览以“浩瀚与永恒——天·人”为主题,分别于当地时间1月
2025-01-21 09:51:00
...天之旅,既是技术创新的长征,更是民族精神的史诗,为新时代改革攻坚提供了最生动的教材。中国航天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航天人从零
2025-04-24 17:27:00
...发展按下“快捷键”;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启新时代极地科考新征程……从原创突破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重大成果涌现到人才活力迸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打头阵,矢志谋创新
2025-02-14 10:21:00
...精神,凝结形成了由“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组成的航天精神谱系。2023年,中国航天共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7次,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航天任
2024-04-23 16:00:00
元宇宙:在虚拟世界里遨游星辰大海
...们探索内心世界需求的一种可能路径,在虚拟世界里遨游星辰大海,寄托着我们对智慧社会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这样的反乌托邦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2023-06-26 14:22:00
星辰大海任你遨游 大型宇宙探索vr沉浸体验展苏博西馆开展
...在虚拟空间场景中进行一次30分钟的宇宙探索体验,感受星辰大海环绕周身的终极浪漫。在设定体验中,观众将作为“火神号”发射任务的成员,亲临发射现场,经历一次虚拟而真实的发射过程;
2024-06-27 11:25:00
9月9日,《2025航天之夜·光年序章》群星演唱会青岛举办
...的使命,为中国航天叩开深空探索的全新纪元,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宇宙诗篇。星光璀璨 群星联袂礼赞中国航天梦《2025航天之夜·光年序章》以群星演唱会的形式,通过现场表演集中展示多元
2025-09-07 12:16:00
开启东南亚版图拓展 蔚领时代与泰国T&B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赴元宇宙星辰大海
...在未来的道路上与蔚领时代强强联手,共同拓展元宇宙的星辰大海。”蔚领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建君表示:“蔚领时代对于元宇宙世界的构建步伐正在加速,与T&B建立战略合作也将成
2023-10-25 14:5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始终践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精准聚焦企业“短、频
2025-10-18 19:58:00
通讯员 程瑶近日,在泰安市大数据局、泰安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安监管分局、泰安市直多部门举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山东分赛泰安市选拔赛中
2025-10-18 19:58:00
通讯员 王靓婧随着AI技术与柜台业务深度融合,建行的AI助手正以“智能搭档”的角色,为柜员减负、提效、赋能,重新定义线下金融服务的专业与温度
2025-10-18 19:23:00
探访南昌红谷滩商业新活力:首店经济亮眼,TOD模式引潮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在即,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以“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为主题组织媒体行活动。媒体团深入辖区标杆商业体
2025-10-18 19:18:00
Kiwa为“腾越电子”颁发MID认证证书,叩响欧盟市场新篇章
国际权威检测、检验及认证(TIC)服务商Kiwa,于不久前正式向连云港腾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文简称为“腾越电子”)颁发欧盟CE认证MID证书
2025-10-18 18:4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走进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制冷站,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稳定运转,维持药品生产GMP车间的恒温恒湿环境
2025-10-17 08:13: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打卡数字展馆 体验未来生活
10月16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区工作人员在调试机器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借助VR设备沉浸在古城往事中
2025-10-17 08:23:00
我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商的家庭。我的祖父是一名民营企业家,在枣强县这片土地上开启了玻璃钢产业创业之路;我的父亲骑着一辆摩托车闯荡天津
2025-10-17 09:11:00
博物馆“抢票”成第一关,中轴线打卡、汉服妆造让历史游玩出沉浸新花样……音乐节、演唱会与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一票难求,“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常态
2025-10-17 09:15:00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借力京津,机器人产业双链融合
阅读提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机器人新赛道上频频发力,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亮点、服务机器人为特色
2025-10-17 09:19:00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最近在金华街头,不少人注意到一组频繁穿梭的出租车广告:“住旭客民宿
2025-10-17 09:25:00
AI EMPOWERS ALL丨神州泰岳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于今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启幕。神州泰岳作为中国移动长期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17 09:25:00
内容觉醒·生态共创 | 2025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组培训圆满落幕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由瑞派股份市场营销中心倾力打造的“2025年度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专属赛道培训”在热烈氛围中圆满收官
2025-10-17 09:55:00
市场销售疲软,高档卷烟销售增速放缓,中低档卷烟却因消费需求旺盛出现供应紧张的问题,这是当前卷烟销售工作面临的瓶颈。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2025-10-17 10:02:00
浪潮科技三款平台产品或升级认可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拟入选第九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公示名单。浪潮科技研发的“焱宇行业大模型服务平台 V1
2025-10-17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