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昆虫嗅觉“密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5 14: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于文静)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昆虫气味受体OR-Orco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剖析了气味受体与配体互作机制,破译了昆虫的嗅觉“密码”,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新路径。

这项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王桂荣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殷平教授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完成。

据王桂荣介绍,昆虫依赖灵敏的嗅觉感知环境中的化学信号。在嗅觉识别过程中,嗅觉受体神经元树突膜上表达的气味受体扮演着核心角色,能够将外界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引导昆虫的取食、交配等相应行为反应。

最新发表的这项成果,借助前沿的冷冻电镜技术,深入探究豌豆蚜报警信息素受体ApOR5-Orco复合物的结构特性,解析了其在配体结合和未结合状态下的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同时,揭示了昆虫气味识别通道门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表示,这项研究为基于结构生物学高通量筛选杀虫剂和驱避剂奠定了理论基础,将有力推动害虫绿色防控新产品研发,为实现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认为,创制靶向小分子绿色农药是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也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项研究成果为开发高效、绿色的昆虫行为调控剂奠定了理论基础,增强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寅亮:持之以恒,把岗位当作奉献青春的平台
...会为人类带来一定的困扰。王寅亮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昆虫嗅觉受体、温感受体和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研究方面,采用电生理技术对农、林、卫生害虫的受体进行转基因表达与结构研究,在此基础上,
2024-05-30 01:37:00
...旭)在灾后救援、大型机械装备检修等场景,仿生机器“昆虫”大有可为,业界一直在寻找适配的高效动力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微型动力技术新突破,并基于此研发出一款仿
2024-05-15 18:17:00
...究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前景,已于近日发表
2024-06-24 00:15:00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本文转自:新华网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
2023-11-14 12:35:00
重大农业害虫绿色防治有了新思路
...制,解析了卵表挥发物忌避雌虫产卵的机制,为雌虫特异嗅觉通路介导产卵生殖提供了证据和实例。”王桂荣说,基于该研究,科研人员下一步有望研制出针对棉铃虫产卵的行为调控剂,用更加绿色
2024-01-02 03:27:00
...大学共同研制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该设备能对昆虫进行全天时、全天候数字化精确监测,以科技力量助力农业发展。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动物迁飞场之一,大量害虫远距离迁飞,农业深受
2023-02-17 11:36:00
解码食品美味密码 国际食品风味感知科技论坛在汉举办
...场报告。国内外学者专家围绕食品感知科学、风味分析、嗅觉感知、食品配料及调味品、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食品口味创新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孙宝国院士以“白酒风味化学研究进展
2024-07-15 15:21:00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砂石的湖泊岩芯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钻塔高耸,科研人员却要在狭长的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处理来之不易的湖泊岩芯样品,每一寸样品,都期待解读出更多自然奥秘。在海拔超4700米的
2024-07-13 14:00:00
记者16日从广东省科学院了解到,该院动物研究所昆虫生态与害虫控制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一个昆虫新物种,研究者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海珠微瓢虫。相关论文成果发表在国
2025-02-17 03: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