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废除科举,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地动山摇的大事。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1905年的废除科举,就不可能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参加科举考试,是一千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图谋进取之路,是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更多
...,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运动拉开帷幕。变法没有影响科举的既定程序,6月12日,所有的贡士们齐集东长安门外,光绪皇帝御笔钦点夏同龢为戊戌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夏同龢成为贵州千年科举史上出现的第二位文状元,...……更多
...仅是对清朝的一个政治打击,更是孙承宗血海深仇的一次历史性的清算。此后,冯玉祥的国民军成立。孙岳被任命为国民军副司令兼任第三军军长。1928年5月27日,孙岳在上海病逝,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孙岳的行动不...……更多
隋文帝杨坚:历史的统一者与改革先锋
...陈的征服,正式实现了南北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使得杨坚被誉为“历史的统一者”。三、文化繁荣:教育与科技的兴起在隋文帝的统治下,文化和科技也迎来了繁荣。杨坚重视教育,设立国子监,鼓励士...……更多
殿试考卷上仅写了八个字,就成了状元
...的答案足以改变你的一生。清代时,四川是状元,但他的科举试卷只写了八个字,是四川唯一的状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魔法世界?在这简短的八个字的回答中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含义?清代唯一的四川状元,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和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中深刻把握以提升基础性国家能力为改革要领,坚持做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税收制度改革、预算制度改革的路径方向,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对参会领...……更多
曾有人评述“清兴于科举,亦亡于科举”,认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庶吉士等。清朝时期,萍乡虽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但科举成绩却很突出。据统计,清代萍乡考取进士人数居袁州府下属四县之首,甚至出现了祖孙翰林、叔侄翰林和父子翰林,其中,父子翰林就有湘东荷尧的萧玉铨和萧立炎...……更多
隋文帝杨坚:一位开创盛世的改革者与统一者
...行动,最终于589年灭掉南朝的陈,实现了南北统一。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不仅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也为后来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政治改革与社会治理1.六官制与州县制杨坚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更多
本周六,徐圻漫谈文化的“雅”和“俗”
...学与人文、知识与教养、斯文与情趣的关系,文化品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如何把握不同文化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方位,如何营造、培育自己的情操与趣味,等等。【主讲人】徐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更多
郭宁宁吴贤德调研沈葆桢故居保护修缮及有关展陈工作
...驱寇抚台维护国家统一和开启台湾近代化建设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年是沈葆桢巡台150周年,做好沈葆桢故居保护修缮及其史迹挖掘宣传意义重大。郭宁宁、吴贤德实地察看坐落于三坊七巷内的沈葆桢故居保护修缮情况,听...……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西南日报兴义府试院内帘兴义府试院号舍遗址兴义府试院科举陈列展一角 严修 (资料图片)洪亮吉 (资料图片)张之洞殿试试卷 (资料图片) 兴义府试院的历史作用道光初年,地处贵州西南部的盘江流域,文化发展出现了...……更多
...口日报人文寻访盘点民国早期直隶师范学校战勇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各地学堂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师资短缺,借鉴欧美,学习日本,师范教育成了当务之急。1897年,新派人物盛宣怀在上海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更多
水均益女儿从央视离职,你知道兰州水家历史上有不从政的祖训吗?
...的成绩考中了秀才,被选入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如果按照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之后就应该考举人考进士了,但是此时已经是大清摇摇欲坠之时,大清为维持统治,决定取消了科举。在宣统元年(1909)夏,水梓虽然没法考举人,...……更多
介绍伟人魏源的一生
...魏源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提倡节俭、严惩贪污、改革科举制度等,使得湖南官场风气得到明显改善。三、魏源的教育贡献魏源最为人称道的贡献之一便是他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他曾任江苏扬州学堂总教习、湖南长沙府学堂总...……更多
河北工业大学迎120周年校庆 校史系列丛书正式发行
...员与出版社编辑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呈现出遵循现实性和历史性相统一、全面性和侧重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有厚重感的校史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高潮表示,在河北工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出版河北...……更多
...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上谕颁布后,各大臣纷纷上奏,...……更多
秋以为期 向阳而行——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行走河南 读懂河南”研学活动
...遗址坑,感受传承的魅力;走进第七机车车辆礼堂,见证历史性的发展;这里是孔子在向老子请教的典故;那里是武则天登基大典的隆重华丽;这里是《清明上河图》绘制时楼下的市井喧闹;那里是张家大院,演绎着豫商精神,...……更多
“北大”“南开”为何故?
...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A“读书”地名的背后信息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学子只要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即成为“进士”。在海南三亚,有这么一个“进士村”。在三亚海棠区进仕村,有一所学校被命名为“三亚海棠区...……更多
崇文重教迈德村
...培养出4位进士、30余名贡生、国学生和40多名秀才,海南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名广东乡试解元(第一名举人)——曾对颜,就是迈德村人。曾对颜的两个儿子曾同春和曾浩春是民国留学法国的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德超先生也是...……更多
开学日期,为什么选定在9月1日?
...居懋时《秋读书乐图》(局部) 3.新旧转折点:清末废科举,全国统一学制学期近代,外国先进生产力以坚船利炮跨海而来,使我国面临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经济、政治、文化全面遭受重大创击,教育逐步由东学向西学...……更多
...209间,号舍可坐千余人,是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场所。其中的天香阁,是张之洞幼时启蒙读书的重要场所,其少年时代的著作《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即以此为名。张锳还主持增修兴义府学,重金延聘名师执教。...……更多
建议修复李赦虎故居后续|修复“帝师”故居,彰显文化魅力
...学业,但他聪颖博学,饱读经书,满腹学问,只是不喜走科举之途,捐官成为户部主事。徐坊虽非科举出身,但他凭自身深厚渊博的才学,颇受尊重,并成了皇帝的老师。而对于李赦虎的“帝师”身份问题,民国《泸县志》卷6...……更多
“最后的宗师”与“东方第一人”
...围涵盖经史子集,尤其谙熟儒家经典,二十多岁时便考中科举,有群书点勘本传世。他“幸生桐城”,少读姚氏书,年少时已有志于桐城家法,入仕后又入曾国藩幕,对曾氏“探源扬、马,专宗退之”之闳肆磊落文风深为叹服。...……更多
...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的科举,为了庆贺太后的七旬万寿,称为“恩正并科”。当然,人们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次科举将是千年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次,这一科的会元,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茶陵人...……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天津历史上科举繁盛,但只有文进士,而无文状元;武科则不然,不仅有进士、探花、榜眼,还出了三位状元。其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更多
《云南近代教育简史》(1840-1919)
...平装ISBN:9787559926845这一阶段,中国废除了实行1300多年的科举制,学宫、书院、义学消亡,开办学堂、学校,承前启后,既反映云南古代教育的状况,也承接云南民国教育,乃至云南现代教育。本书主要以1840年至1919年为时限,...……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乡日报《劝贤堂图册》章廷钰 凌焰明清时期,士子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支出,包括送予学师的束脩,岁科小试的卷资、印金,参加乡会试、贡生朝考的盘费等,名目繁多。萍乡进士彭涵霖在《育才庄记》中提到:“古者百亩之...……更多
他本是状元,慈禧嫌弃他的姓名将其划掉,不料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国民政府的构建,见证了中国自封建帝制迈向民主共和的历史性跨越。一位原本能够安稳为官的英才,只因一次削名而改变了自身与国家的命运。1922年,孙中山于上海再度设立大元帅府,筹谋北伐以统一中国。谭延闿身为早年...……更多
介绍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历史意义
...和知识,不再单纯地沉迷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科举考试。此后中国近代史上的无数风云人物掀起了“百家争鸣”救中国的序幕。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侯宗原国学从易经视角看元宵节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元宵节处在农历正月十五,此时新年刚过,寒冬渐远,暖春将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
2025-02-10 14:53:00
缅北昔卜地雷爆炸致1死1伤,平民安全再受威胁
缅甸掸邦北部由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控制的昔卜镇,一名男性捡到的地雷发生爆炸,导致男性死亡,一名女性受伤。知情人士透露
2025-02-10 14:57: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历来是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一句民谣
2025-02-10 16:34:00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盛世,而缔造这盛世的两位皇帝,康熙和乾隆都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巡视全国。康熙和乾隆都曾经六下江南
2025-02-10 11:25:00
紫薇到死不知,她只是个格格为何皇后还这么恨她?晴儿却心知肚明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最讨厌的就是皇后和容嬷嬷了,她们好像看谁都不顺眼,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好像跟所有人都过不去。皇后恨令妃
2025-02-10 11:28:00
原创16年前,宁夏女孩斥巨资“变性”成男人,现今生活如何?
引言提到“变性人”,我们现在对此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有极少数的人,不喜欢自己的性别,选择通过手术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2025-02-10 11:41:00
时维乙巳,仲春之季。噩耗忽传,黄公旭华溘然长逝于江城武汉,享寿九十九龄。巨星陨落,天地同泣;国士仙游,九州同悲。黄公生于乱世
2025-02-10 11:56:00
他本是市井百姓, 却先睡了公主又睡了皇后, 官拜梁国公却因嚣张断送性命!
却先睡了公主又睡了皇后,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不少有志之士和才略雄伟之人,其中有的人倾其一生成为当朝名臣,有的人骁勇善战做了绝世名将
2025-02-10 12:02:00
书画雅趣丨忘记年龄,笔墨间舞出快乐华章
岁月悠悠,如流水般悄然逝去,年龄不过是时光长河中的一串数字,何须挂怀?在书画雅趣的世界里,我们忘却年龄,以笔为舟,墨为海
2025-02-10 08:45:00
千岛湖水下的狮城 当年有多繁荣?
“文渊狮城”复原的牌坊余年春画前几天我去到杭州淳安的千岛湖文渊狮城景点,碰到了几个北方游客。他们伫立在门口一幅地图前,看了许久发出一声感叹
2025-02-10 08:49:00
上林苑,汉武帝的独家狩猎场,深藏其政治军事思想
汉武帝剧照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历史作用的伟大君王。在汉武帝在位期间,整个国家都处于兴盛、安康的良好状态。汉武帝的文韬武略
2025-02-10 10:46:00
一文臣两武将,唐德宗重返长安,全靠这3人,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德宗离开奉天后,韩游瓌(guī)屯长安西北的傕州
2025-02-10 10:53:00
厂甸、琉璃厂、海王村 您拎得清吗
从燕墩眺望永定门宏恩观主殿帝君殿 万宁桥蛇年厂甸庙会归来,勾起对老北京年味的记忆。人们逛的是琉璃厂,但为什么叫逛厂甸
2025-02-10 10:29:00
一张“诡异”的民国结婚照,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畏惧但又痛心
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阴阳鬼神之说,悠久的历史塑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内容精彩出奇,事件发展走向离奇,故事分类五花八门
2025-02-09 21:54:00
2018年撞脸马云的四川小伙,决定留杭州打工,直言:不见马云不走
2018年10月13日傍晚,杭州秋韵正浓,西湖边的游客络绎不绝。断桥上,一位小伙子突然亮出一条醒目的横幅,引来路过的游客驻足围观
2025-02-09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