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第一名将是谁,溥仪为何被他子孙赶出紫禁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21: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朝更迭,英雄辈出。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无数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明末名将孙承宗便是其中之一。他戎马一生,抵御外敌,保卫家国,曾力挽狂澜,差点挽救摇摇欲坠的明朝,可惜却惨遭杀害,全家灭门。

然而,300年后,他的后代在一场政变中,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为先祖报仇雪恨,也为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孙承宗的辉煌与悲剧

孙承宗出生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自幼聪明绝顶,长大后选择前往大同学习军事,并积极参与边防事务。他的人生在41岁时迎来转机,当时他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榜眼的荣誉,成为翰林院的编修,负责起草重要的朝廷文书。

万历四十三年,孙承宗因在处理“梃击案”中展现出的杰出才智,声名鹊起。不久,他被任命为太子的老师,地位一时无两。然而,由于万历皇帝对太子不满,他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后来,“争国本”事件,更是让他受到打击,但随后太子顺利登基,他的仕途开始好转。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打辽东,辽东半岛大部分地区沦陷。袁应泰自尽后,有人建议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负责辽东军事。然而,由于天启皇帝不愿让老师远离,孙承宗未能上任。

第二年,女真人威胁山海关,局势危急,天启皇帝只能提拔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他重新部署辽东防线,计划建立“关宁锦防线”抵御女真人。

然而,孙承宗与辽东经略王在晋意见不合。王在晋认为应主动放弃辽东,孙承宗则认为这有风险,主张收复失地。最终,天启皇帝支持了孙承宗的计划,他成为辽东军事的主导者。

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很快得到了验证。孙承宗精心布置的防线多次成功阻击清军的进攻,使得辽东暂时得到了喘息之机。

当时,天启皇帝极为信任宦官魏忠贤,将朝政大权交给他。魏忠贤因此成为朝野权臣,仅次于皇帝的实际统治者。

此时,孙承宗在前线屡获胜利,魏忠贤欲扩大在军中的影响力,便试图拉拢孙承宗。然而,孙承宗向来刚正不阿,拒绝了宦官的干涉。

魏忠贤怒火中烧,决意除掉孙承宗。他趁机散布谣言,诬陷孙承宗谋反。天启皇帝得知后受到影响,下令限制孙承宗的行动。

魏忠贤进一步排挤孙承宗,不断在朝廷中诋毁他。天启皇帝开始怀疑孙承宗,支持也逐渐减少。

前线形势急转直下,孙承宗的计划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柳河战役失败。马世龙战败,舆论压力集中在孙承宗身上。

在阴谋和困境中,孙承宗被迫辞官避祸。直到1628年,随着阉党的覆灭,他才得以复出。然而,此时清军已攻破多处要塞,形势岌岌可危。

孙承宗奋勇抵抗,清军还是攻破高阳县城,他选择自缢殉国,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不幸的是,他的家族也遭到了清军的残忍报复,全家47口人被杀,悲惨无比。

孙岳的复仇与历史的重写

孙承宗虽身故,但子孙继承了他的志向,对清军恨之入骨,孙岳就是其中之一。

孙岳是孙承宗的第十世孙,自幼聪颖,年少时便中了秀才。当他知晓祖先遭清兵杀害后,华夷思想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从此便不再参加举人考试。

1904年,他进入保定武备学堂炮兵科学习;1906年,又入学陆军行营军官学堂第二期速成科。

在学堂,孙岳结识了主考官冯玉祥,两人频繁交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毕业后,孙岳担任北洋陆军的炮兵排长和参谋长。对满清政府的不满让他加入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岳计划在河北地区组织一场起义,但遭到失败,被北洋军开除。他毅然前往南方参加革命。

1923年(民国12年)10月23日,孙岳和冯玉祥手下的鹿锺麟控制北,京,时为甲子年,故称甲子兵变,又称北,京政变。

孙岳带领部队包围了紫禁城,最终迫使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离开了祖辈居住了几百年的皇宫。这不仅是对清朝的一个政治打击,更是孙承宗血海深仇的一次历史性的清算。

此后,冯玉祥的国民军成立。孙岳被任命为国民军副司令兼任第三军军长。1928年5月27日,孙岳在上海病逝,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孙岳的行动不仅是对家族仇恨的一次报复,更是中国从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过渡的一个缩影。

孙承宗与孙岳,祖孙二人以其不同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象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为何不孕不育,连子孙也不曾有一个
...呢?原来早在溥仪登基不久,他就已经成为名存实亡的“紫禁城”皇帝,从此以后,他的活动范围就只在紫禁城内,他的玩伴也都是一些太监。在清朝的老规矩里,幼时的皇帝或者太子必须尽早接触
2023-01-30 11:37:00
丈母娘是姑爷的侄孙女——末代皇帝溥仪的畸形婚姻
众所周知,末代皇帝溥仪在被冯焕章赶出紫禁城之前,一直都享受着民国北洋政府给予的“皇帝”待遇!当然,这个“皇帝”仅仅只剩一个虚名而已,溥仪的“皇权”是出不了紫禁城的。这是当年袁世凯
2025-01-01 20:29:00
末代皇帝溥仪是怎么被赶出紫禁城的
...。按照《清室优待条件》的规定,溥仪不但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的内廷中,保留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每年还要向其拨发四百万两作为生活费。此外,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这些私产在当时
2023-01-11 14:51:00
末代皇帝溥仪如果没有被赶出紫禁城结局会如何
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下令从紫禁城里赶出来,从此紫禁城里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君主,而这也是末代皇帝溥仪最后一次以皇帝的身份离开紫禁城。当溥仪再次走进紫禁城时,早已
2023-01-11 14:22:00
溥仪临终前,为何一直大喊“河车丸”
...满语的时候,光绪病重。于是他被慈禧一纸诏书,带回到紫禁城。年幼的他被乳母抱入冷森的内廷,阳光在这里停滞,幼小的溥仪心中埋下了畏惧的种子。几重禁廷将幼小的溥仪,与过去无忧无虑的
2024-08-02 17:20:00
故宫雨花阁为何不对游客开放
紫禁城里边有一座名叫雨花阁的阁楼,也没有在对外开放的范围内。雨花阁是乾隆皇帝采取蒙古族国师、模仿西藏自治区寺坛创建的,是一座藏教的密宗禅堂,特别适合作为旅游景点之一。可几十年来一
2024-02-11 06:47:00
它曾被溥仪缝进棉衣,是乾隆最珍视的东西,现为故宫镇馆之宝
...到了清朝末年,末代皇帝溥仪在军阀冯玉祥的逼迫下离开紫禁城时,也不忘把这套精美的印章带走。溥仪离开紫禁城后,为了维持生计,没少变卖身边的各类文玩字画、首饰珠宝,却将这套印章珍藏
2022-12-25 20:25:00
...份。溥仪退位后,在民国政府的安排下,他和家人居住在紫禁城内。民国政府每个月给溥仪提供100万两白银的生活费,但这笔钱很快就被溥仪花光了。16岁那年,溥仪被冯玉祥将军赶出紫禁城
2024-01-31 17:31:00
紫禁城装上电话之后,第一时间溥仪打给了谁
...对,不过由于溥仪据理抗争,还是把这位外国老师请进了紫禁城,他就是庄士敦,按照过去的旧礼制,这就是帝师,地位相当崇高,只是这位庄士敦是享受不到了。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溥仪,在这位
2023-01-11 14: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