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10 11: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盛世,而缔造这盛世的两位皇帝,康熙和乾隆都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巡视全国。康熙和乾隆都曾经六下江南,并且两位皇帝南巡中有四次都住在固定的人家,康熙住在曹寅家的江宁织造府,乾隆住在海宁陈世倌的私园中。

康熙住在曹寅家,原因是曹寅和康熙大小一起长大,私交甚密,青梅竹马,而曹寅的母亲更是康熙的奶娘,两人从小吃一个人的奶长大。那么乾隆为何屡次南巡都指定要住在陈世倌的家中?这背后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金庸先生的一本小书《书剑恩仇录》,这本小说的主角陈家洛就是陈世倌之子,而在小说中他其实是乾隆的同胞兄弟,乾隆皇帝就是海宁陈世倌的亲生子。虽然是小说演义,但是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在民间传说中,乾隆的出生就有许多版本,其中最受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乾隆并非雍正所生,而是前阁老陈世倌的儿子。

乾隆出生于1711年,此时正是康熙五十年,据传说当时雍正的妻子和陈世倌的妻子同时怀孕,但是雍正的妻子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却生下了一个女儿,而陈世倌的妻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雍正则乘机到访在京当官的陈世倌家中,以拜访为名义,实则将女儿与陈世倌的儿子交换,乾隆皇帝因此才成了雍正的儿子,并且被取名为“弘历”。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随后弘历受到康熙的看重,甚至屡次在公开场合表扬弘历。看到这种情况,陈世倌和雍正商量对策,最后以陈世倌辞官归乡,回到海宁为结局。而这件事就此封口,再也没有人提起,直到雍正去世后乾隆登基,才意外得知自己的亲生父亲是海宁陈世倌。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后来在乾隆六次南巡中,有四次都指名让陈世倌接待,并且住在了海宁陈世倌的私园中。为何乾隆哪都不去,偏偏选择一个前朝的大臣家中,就是因为他是陈世倌的亲生儿子,他前往陈家也是为了看望自己父母。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那么乾隆到底是不是陈世倌的儿子?或许可以从画像中看出一二。乾隆留下了的画像,光朝服画就有两种,一个是年轻时期的,一个中老年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外国画家为乾隆画的写真画,这幅画应该是最接近乾隆真实相貌的画像。而雍正的画像比较多,最值得借鉴的就是雍正朝服图。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对比乾隆和雍正的样貌可以发现,乾隆的鼻子是挺拔的鹰钩鼻,而雍正则比较普通平坦。从脸型看也是,乾隆是长脸,雍正则非常圆润,乾隆的眉毛细长,而雍正的却短粗。乾隆长着一对招风耳,雍正的耳朵却细长,有着大耳垂。因此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说法,也有一定的依据。

当然在史书上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记载,有关乾隆身世的谜团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因此现在也没有人能够下定论证明乾隆一定不是雍正的儿子。不过关于乾隆身世的传说,却满足了人们对于皇家绯闻的好奇心,也让人们在繁琐沉闷的历史中发现了一些新奇有趣的东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提高人们研究历史的动力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为何老是下江南, 他究竟是在找什么
乾隆皇帝曾经六巡江南,处处留情,导致江南有很多的外戚,从而让大清国危机四伏。野史中确实是这样评价乾隆的,让他在历史皇帝长河中留下了骂名,消耗大清国力、后世之君由于没有钱,无法开创
2023-10-15 17:23:00
雍正临死前为了乾隆除掉了一人,他是谁呢
说到清朝的历史,许多学者认为,康熙和乾隆繁荣的最大贡献者不是康熙和乾隆,而是居于中间。13世纪的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来成为乾隆皇帝,铺平了道路。但是,雍正这个人的
2023-01-17 15:55:00
...到底是谁恐怕就只有曹雪芹本人知道了,有人说是永溶,乾隆的第六子,还有人说是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个人觉得,是乾隆皇帝的第六子永溶的可能性大一点。第一从名字上看,两者更为接近。北静
2023-08-26 16:20:00
乾隆皇帝的身世谜团与争议
...一位皇帝?是谁的身世才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呢?原来就是乾隆皇帝,这一位皇帝拥有着极大的能力,并且也拥有着极高的才华,无论是他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在其他的各个方面都表现错,高于常人
2023-12-23 06:12:00
乾隆皇帝的繁荣与百姓的困苦
...,弄得他都难以搞清,谁是谁的孙子,这个清朝皇帝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里寿命最长的一个,虽然唐朝的武则天也活到了82岁,但是武则天却没有享受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唐
2024-04-06 12:46:00
聊聊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
...衔、仆碑、罢祠......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他便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人生七十辉煌始沈德潜前半生生活坎坷,困于科场屡试不中。直到乾隆四年,才以67岁的高龄荣
2023-02-20 21:52:00
乾隆最具争议的皇贵妃是谁,为何被乾隆灭了满门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父亲雍正、祖父康熙都为他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家底,到了乾隆掌权,天下已经被治理的差不多了。所以乾隆这个人好大喜功,做了很多流传后世的大事,晚年还
2024-05-21 20:37:00
聊聊乾隆下江南时发生的风流韵事
与历史功绩相比,好像乾隆皇帝的风流韵事和农家乐审美,以及喜欢给文物盖章的行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康熙皇帝对瓷器的审美偏向于厚重、豪迈,雍正皇帝对瓷器更偏向于简单、淡雅,乾隆则没
2023-05-18 13:57:00
清朝嫔妃侍寝有什么规矩?为什么乾隆宁可借下江南巡视也不愿去?
...清朝的剧本都提及清朝皇帝的私生活,像历史上的康熙和乾隆,似乎他们作为一国之君,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宠幸任何后宫女人。特别是在《甄嬛传》中,那个雍正似乎就是一位毫无人性的色狼,想宠
2023-08-02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