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知名高校创设背后的贵州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3 06:19: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9月开学季,高校新生陆续入学;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大国名师备受关注。

广义上的贵州人倡导或创办了一系列大学,李端棻是北京大学首倡者,张之洞创办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前身,严修曾任贵州学政返津后创办南开大学,王伯群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夏同龢创办中山大学前身,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谢六逸,创设复旦大学新闻系……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1896年6月12日),刑部一切如常,据当时任刑部主事的唐烜日记记载,这一天“晴,早阴,入署”,似乎没有什么事。但这对刑部各级职员来说寻常的一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日子”——就在这一天,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将自己一份奏折递交给了朝廷,“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广设学校、报馆。”

这就是影响巨大、奠定中国近代教育学制基础的《请推广学校折》。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李端棻认为创办新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是当务之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由李端棻正式提议,康有为、梁启超积极推动,清政府出资设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近代性质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即后来的北京大学)正式创立。李端棻被后人公认为京师大学堂的创始人,也是北京大学的缔造者与奠基人,更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人”。

李端棻是贵州贵阳人,另一位中国近代教育先驱、晚清名臣张之洞,也出生于贵阳。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端棻和张之洞双双考中癸亥恩科进士,张之洞荣膺一甲三名(探花),李端棻也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二人在翰林院同事三年,志趣相投。除了是同乡、同年、政界中的同道之人外,两人在创办新式学堂的问题上,还同样是一把好手。

张之洞在担任湖广总督和署理两江总督期间,在其本人的具体策划和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而他在南京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则是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

李端棻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变法前两天,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9日)清晨,贵州人夏同龢来到紫禁城保和殿参加殿试。两天后,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运动拉开帷幕。变法没有影响科举的既定程序,6月12日,所有的贡士们齐集东长安门外,光绪皇帝御笔钦点夏同龢为戊戌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夏同龢成为贵州千年科举史上出现的第二位文状元,也是贵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夏同龢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的状元。1904年春,他自费前往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留学。带着法政救国的理想,1905年夏同龢回国,创办广东法政学堂,夏同龢出任监督(校长),这使广东官立法政学堂成为继直隶法政学堂之后中国的第二所法政学堂——也是如今中山大学前身之一。

这是一所专门为广东培养新式官吏的学堂,学生由需要进行近代法政思想培训的在职官吏和有意谋求官职的已取得科举功名的士绅组成。1906年至1912年间,夏同龢担任监督6年,聘用大批留学归国人员担任教员,这些人大多是同盟会员,为学员带来了近代法政理念和革命思想。从清末到民国,法政学堂对广东乃至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广东近代法政的发源地,法政学堂所在街道因此更名为“法政路”。

20世纪20年代,又一位创办知名高校的贵州人出现,他是王伯群。这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爱国教育家,1924年慷慨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组成抗战时期第一所联大——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迁校躲避战火,后又解除联合,各自恢复原校名。大夏大学迁至贵州贵阳后,再迁贵州赤水。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才回迁上海。作为抗战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高校,贵州的许多地方志书里都留有大夏大学的身影。

而和大夏大学组成联合大学的复旦大学,其桃李天下、影响巨大的新闻系(今新闻学院),也是由贵州人创办——谢六逸,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作家、翻译家。1926年受聘担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后来创设复旦大学新闻系并任主任,成为全国大学设新闻系的开端。 (相关报道详见第六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许多作品和文献首次面世 呈现贵州版画历史脉络 | 《时光刻痕——百年贵州版画》丛书背后的故事
...。“作为中国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版画承载了贵州人的情感与记忆,百年间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节点,见证了贵州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历史跨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创意。”王
2023-11-27 22:18:00
贵师大:上好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新征程三方面深情地讲述了贵州桥梁建设的辉煌历程以及贵州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指出,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喀斯特地貌广布,山多地少、山高谷深;贵州发展长期难在“路”
2024-03-19 17:14: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当他亲手将43张百年贵州老照片捐赠给贵州
2025-08-04 21:08:00
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龙波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眼睛往往要贴到电脑屏幕上,才能勉强看清上面的字。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理论计算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需要长期和电脑打交道,但由于
2023-08-28 09:59:00
穿越75年,数贵州第一|29年前的一封“Hello”,让大山与世界相连
...,正是无数像谢晓尧一样立志“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贵州人,用智慧与坚韧铺就了属于贵州的数字时代......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统筹/王璐瑶策划/执行 李钰视频/胡静 张绍东海
2024-11-20 14:07:00
解码贵州“村字号”IP③ | “村T”自信演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六周……报名参与人数屡创新高,到场观众和网民称赞贵州人有了自己的“巴黎时装周”,贵州“村T”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常规的服装秀,贵州“村T”的模特大多数都是当地村民,
2025-06-12 01:50:00
从一座转折之城出发,是什么让15国使节学者青年感知中国机遇
...畏。陈俊伟赞叹道,“难以想象在以前没有机械的年代,贵州人靠双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真的很佩服。”国际青年参观娄山关诗词碑“开放高地”活力澎湃“我在贵州看到很多桥梁,很好奇他们是
2024-11-01 06:21:00
【多彩新论】免费返乡车票背后的贵州温度和速度
春节临近,越来越多在外的贵州人踏上归家的旅途。1月23日14时35分,由广州南开往贵阳北的D1854次列车抵筑,563名在粤奋斗的黔籍务工青年和学子顺利返乡。他们的车票,不用掏钱
2025-01-24 03:33:00
贵州的生态密码,藏在一张张照片背后③|贵州生态照片里的旅游新生
...头下的青山、碧水、笑脸,不仅是游客眼中的风景,更是贵州人民用数十年光阴书写的生态答卷。据贵州省林业局数据,2021年至2024年6月底,贵州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约2764.24
2025-07-04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