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是在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届,当时科举的前三名默默无闻,前三之后能人辈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苏轼、曾巩等,虽然高中了,但连前三都没有进入。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名是,状元是章衡,榜样为窦卞,探花为罗凯。这三个人成绩虽然是当时最好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其他高中的人我们肯定知道。这届科考...……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科举考试自大业元年(605年)建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一起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对兄弟谁都没有想到,他们此行会对整个文坛造成怎样的轰动。科举考试对于古人而言,是类似于现在高考,又要比高考更加重要的考试,所谓“朝为田舍郎...……更多
苏轼用哪首诗“讽刺”诸葛亮
...意见虽然一致,欧阳修其实也是存着自己的私心的,他在科举考试之前收了一名弟子叫作曾巩,曾巩这个人的才华也不一般,在文章上面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相信这篇文章一定是自己的地质针孔...……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并将其收为弟子。不过,曾巩的科举之路颇为不顺。1042年,曾巩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当时骈文还比较流行,擅长古文的曾巩落榜。不过,欧阳修非常赏识这名弟子,专门写了一篇《送曾巩秀才序》,...……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曾巩屡试不中,一个才子却考不中科举,也是莫大的悲哀。曾巩科举不中,加上家境贫寒,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婚,媒婆都不给他介绍。后来,经过亲戚介绍,三十五岁的曾巩,才同十八岁的晁文柔成婚...……更多
...:海南日报■ 孔见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考,堪称中国科举史上最华彩的一页。之所以如此,全因为欧阳修担任了主考官。是年正月六日,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仁宗皇帝特别赐予他“文儒”的尊号。同知贡举的还有翰林...……更多
...花架下宴请文人学子,花落谁的酒杯谁就要饮酒作赋。02科举取士,苦中作乐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拓宽了文人的发展道路。同唐朝的科举制相比,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比如增加殿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者皆...……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中担任过官职。曾巩从小便聪明伶俐,一目十行。他通过科举考试顺利的进入朝堂为官,并且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再后来他担任司法参军,负责管理法律的运用,凭借着适当的刑罚而闻名天下。在这之后,他陆陆续续的被皇帝升...……更多
何去非:宋朝被埋没的军事奇才
...能文,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可惜考运不佳,连续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与“十上不第”的罗隐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没奈何,只得在京城里教书谋生。何去非的第一个伯乐是曾巩。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举放榜。那...……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在科举时代,一门三进士即视为殊,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出身在“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世家,倒是夸张了一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类的书香门第...……更多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北宋文坛上的一大佳话。当年21岁的苏轼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让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叹。那时的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将这篇文章列...……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当官的最高目标是...……更多
...”,他们中间还有一段传奇佳话。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科举考试中,以其出色的文章赢得欧阳修高评。欧阳修原本以为学生曾巩所写,因而避嫌将其文章列为第二名。放榜之后才发现,第二名不是曾巩而是苏轼。欧阳修对苏轼...……更多
...育,自幼勤奋好学,十几岁时就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可在科举仕途上却累受挫折。十八岁那年,曾巩首次科考落第。五年后,即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他再次来到京城准备参加第二年的科考,并入太学就读。这时他想起要去...……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科举时代的“唯分数”争论狄永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唐代进士科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当时录取进士不仅看考...……更多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身低微,才华得不到认可,唯一步入仕途的道路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了。于是他从22岁就开始考,连考三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连续奋战,锲而不舍,终于在第四次考试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进士,那年25岁。 公元796年年七月,韩...……更多
从曾巩的《咏柳》看人性的复杂与宽容的重要性
...端不偏激,不把谁“一棒子打死”,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中国文学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宣扬“中庸之道”,这也是最符合人心、人性的哲学。今天我们借曾巩的诗,认真仔细地把其中的道理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更多
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百姓、士大夫阶层都有条件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北宋的科举制度也推动了诗词的大量产生。科举考试把诗词作为必考项目,为了应试,大量士人不得不学习和练习诗词。这使得社会上可以创作诗词的人才大大增加。一些词人如...……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私学。在当时相当发达,生员不少。宋代眉山兴盛的教育科举对三苏的影响据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统计,宋代四川各地建有书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包括东馆书院:在眉州城西75里东馆镇(今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宋绍兴间建(...……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时值大考,全国的读书人都满怀憧憬地涌入汴梁城参加科举,“十年寒窗莫辜负,鲜衣怒马把乡还”,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期待。此次科考朝廷也相当重视,享誉文坛的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官。此刻他正在审阅刚交上来的试卷,...……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干脆写不成句子。欧阳修一心要革除这种弊病。在他主持科举考试时,凡发现文章过分古怪难懂的,都不予录取。他还要求考官率先垂范,带头写通俗的文章。这次开试之前,欧阳修也提出倡议,要各位考官给考生们做个样子。...……更多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越来越得到重视。科举制从唐朝开始发展,宋朝得到规范,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顶峰。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将它当作步入仕途的不二法门。科考对于每个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赴...……更多
柳永:北宋落第才子,用一首词赢得千古名
...。这位在北宋乃至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文豪,却在参加科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多次参考,多次落榜,心里带有很大的怨气。为此他写下了一首“落第词”,句句带有牢骚,同时也反应出他个人叛逆的性格。也正是因为...……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前后一共历经1300年,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具有传奇色彩的状元。本文将为您列举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他们各有各自的上榜理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国家,科...……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读书博取功名揭示得淋漓尽致。(宋仁宗剧照)三、宋代科举制度最完备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发展最完备、也最完善的朝代,宋朝科考也是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而在科考中胜出者往往能名利双收、待遇丰厚。如此“学而优则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关羽败走麦城,逃往马超手下城池,为何没得到马超援救?
自白衣渡江后,蜀汉集团不但失去战略要地荆州,连大将军关云长也身首异处,荆州一战不可谓不惨烈。关羽败走麦城,一路狼狈不堪
2024-08-14 13:19:00
刘表有3员大将,曹孙刘各抢一个,刘抢的最厉害,孔明也忌惮三分
在动荡的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权力争夺异常激烈。每一方势力都渴望拥有勇猛善战的将领,以增强自身实力。刘表虽然地位显赫,但他的人生命运却也未能掌控
2024-08-14 13:21:00
隋唐演义中,秦琼和尉迟恭200回合战成平手?其实两人胜负已分
话说,在那悠悠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段传奇,让人听得如痴如醉。话说那个时代,英雄辈出,各路豪杰争奇斗艳,其中尤以李元霸最为人所称道
2024-08-14 13:22:00
很多人只知道《滕王阁序》,却不知滕王是谁,语文老师为何不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词大家肯定张口就来,背诵全文也不在话下。这就是咱们语文课本里的“熟面孔”——《滕王阁序》
2024-08-14 13:23:00
这才是守卫荆州的最佳配置,文武兼备,可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这才是守卫荆州的最佳配置,文武兼备,可确保荆州万无一失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刘封跟关羽早有龌龊。关羽最绚烂的背后也迎来了最大的落寞
2024-08-14 13:24:00
北京人口最多的6个姓氏,第一姓是天子后代,第四姓更了不起
北京既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又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00年历史悠悠
2024-08-14 13:24:00
它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火炮,可是却在战场上没发挥出作用
二战时期各国在军事上的发展都突飞猛进,在火炮上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巨大。苏德战场上,德军曾使用古斯塔夫列车炮击中了苏军的秘密弹药库
2024-08-14 13:26:00
“末代皇弟”溥杰晚年自述:当年没听张少帅的话,成一桩终生憾事
你们知道“末代皇弟”溥杰吗?这位曾经的皇室成员,他的一生可谓是坎坷非常。想象一下,一位出生在紫禁城内的皇族成员,到头来却想抛弃那些封建束缚
2024-08-14 13:29:00
张顺到死都不知道,宋江派他送的那封劝降信,仅仅只是一张白纸
“我是宋军来使,要见你们大王,请打开城门。”一场征方腊,让宋军死的死、散的散,梁山好汉一个个都落得了悲剧的下场,就连宋江也因为一杯毒酒结束了生命
2024-08-14 13:30:00
难怪明知妲己是妖女,闻仲却没有杀她,看他的第三只眼看到了啥
要说商朝谁最有名,除了纣王就是妲己。正是妲己的“助纣为虐”,加速了商朝的灭亡,因此她也成了祸国殃民的代名词。其实早在妲己刚刚成为纣王女人的时候
2024-08-14 13:31:00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各国在干什么?
公元前230年,秦国对赵国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十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魏、楚、韩、燕、齐,统一了中国。那么,这段时间里,我们的邻居们都在干什么呢
2024-08-14 13:32:00
庞统死前绝望说了8个字,可惜关羽魏延没听懂,否则可以逃过一死
庞统死前绝望说了8个字,可惜关羽魏延没听懂,否则可以逃过一死!庞统在临死之前到底说了什么话,经历过什么悲惨的故事呢?庞统
2024-08-14 13:32:00
历史上5位神秘消失的人,3男2女都是人中龙凤,最后去哪了?
我们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有时候还会出现失踪人员,更别说古代了。曾有两位皇帝、两位美女、一位著名长者离奇失踪,至今都没人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何方
2024-08-14 13:34:00
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功绩最大的五位帝王,谁才是千古一帝!
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功绩最大的五位帝王,谁才是千古一帝!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
2024-08-14 13:35:00
清朝生育年龄最小的皇后,当她生下康熙皇帝时,你还在玩泥巴
枫叶渐渐凋零,秋风萧瑟。我站在紫禁城的天桥边,遥望那座辉煌壮阔的宫殿,脑海中浮现出一段久远而令人动容的往事。当年,一个贫穷落魄的满族小姑娘因被龙梦所选
2024-08-14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