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人类基因研究揭开多发性硬化症起源之谜
...异可以保护他们免受来自牲畜的感染,却增大了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北欧是世界上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而这一现象在此前是无法解释的。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揭示了从狩猎-采集...……更多
看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一课就是介绍中国的古人类和文明的起源,其中云南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古人类遗址。许多人甚至认为:元谋人、北京猿人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的观点到底正确吗?本...……更多
古DNA如何破译人类演化进程
...何破译人类演化进程?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付巧妹在复旦科创先锋论坛特别版“我们WOMEN:走在前线”活动中做了主题演讲,着重介绍了我国古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古D...……更多
移植猪器官,用病毒抗癌,2022年的这些最强医学突破,很伟大
...药物获得了FDA的批准,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揭秘】多发性硬化症(缩写为MS)是一种具有毁坏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然而多年来,人类对这种疾病的成因一直知之甚少。今年1...……更多
多发性硬化症的 病因及治疗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脊髓。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慢性神经炎性疾病,致残率高,临床上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更多
以骨论古,将骨论今:2022年人类骨骼考古盘点
...人群变迁、遗传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主要涉及古人类学、骨骼形态学、古基因组学、古病理学、骨化学考古等多个分支方向。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考古工作经受了重重考验,涉及现场提取、观察、采样和分...……更多
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 黄万波:毕生深耕古人类起源研究
...的出场音乐,黄万波步伐有力地走到台上。这位毕生深耕古人类起源研究的老专家今年92岁了,但他说,自己的心态更像是29岁。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黄万波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更多
2万年前全球大冰冻:神秘洞穴揭示史前人类足迹的重要性
...造了条件。2万年前全球大冰冻:洞穴遗址的发现及其对古人类社会的启示这个大冰冻事件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2万年前的晚冰盛期,当时地球上的气温急剧下降,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冰川扩张。这一事件对古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更多
厦大学者破译吐蕃古墓基因密码
...结友好的大好局面,其实吐蕃与汉藏人群自古是一家,都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人群。”王传超说。当前学界关于吐蕃民族来源存有颇多争议,除了古汉文史籍的古羌人西迁形成吐蕃之说外,还有说法认为吐蕃是鲜卑族之后...……更多
现代鸟类起源之谜揭示
...表。这项研究由江苏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等中美科研机构联手开展。科研团队应用基因组和化石数据对现代鸟类的起源进行追溯,获得了颠覆性发现—— 现代鸟...……更多
来不及入选“十大”的人类科技突破性成果
...多项涉及病毒细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病毒。发表于去年1月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可能是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因素。这种病毒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被认为可能导致传染性...……更多
现代人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在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走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
...科学探索的无穷魅力。从一个喜爱古埃及文物学的孩子到古人类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从一个青年医学生成长为20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用他的真实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名科学家是如何成长的。他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更多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初,一项针对上千万美军人员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多发性硬化症(MS)病例均由常见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简称E-B)所引发,这意味着针对E-B病毒的疫苗可以大大降低MS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根除这种情况。 MS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神经...……更多
探访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为研究现代人起源问题提供重要证据
...发现让他在心里确定了一个念头,末次冰期寒冷期的东亚古人类没有灭绝。“可以想象,在距今2万多年到3万年,在末次冰盛期的时代,山东地区的古人类用着延续下来的取火技术应对恶劣的环境变化。”跋山遗址第九文化层-第...……更多
世界多发性硬化日:早诊早治是关键 科学管理很重要
...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李恒)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性疾病。今年5月29日是世界多发性硬化日。专家提示,早诊早治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十分关键,早期的综合治疗能最...……更多
我国科学家发现鸟类起源并非始于恐龙灭绝,给出全新鸟类进化谱系
... 然而,由我国江苏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美国哈佛大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参与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鸟类出现的时间实际上要比先前认知的白垩纪晚期早得多。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更多
默克多发性硬化症药物试验宣告失败 【默克多发性硬化症药物试验宣告失败】财联社12月6日电,默克宣布在两项针对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最终阶段研究中,Evobrutinib没有表现出足够好的疗效。其股价6日上午在法兰克福一...……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走进一座博物馆,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烧骨和带有切痕的鹿角,闪耀着古人类的智慧之光、文明之光。在这里,尧舜禹以及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先后建都,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数千年的文明进程给运城留下了丰厚的文物资...……更多
...龄”最大。考古人员在这个遗址发现了我国迄今最久远的古人类临时营地石构遗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表示,这为研究中国境内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及其文化起源演进、活动迁徙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太傅庙遗...……更多
...括渐冻症、“玻璃人”(血友病)、“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症)、松软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等。为了让罕见病患者得到及时权威的诊治,在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来临之际,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举办“关注罕...……更多
非洲黑犀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原始祖先1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谱系关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团队,通过对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的化石标本,进行连续演化序列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结论,包括非洲黑犀在内的部分现存非洲物种,它们的原始祖先...……更多
泥河湾发现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已具较高水平
...学家们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的最新研究发现,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并将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到更先进模式“准备石核技术”的时间提早至110万年前。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盆地,分布着...……更多
中肯联合考古项目获重要发现:河南考古人发现40万年前旧石器地点
...物馆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肯尼亚博高利亚湖遗址,开展古人类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工作。该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重要线索新发现一处勒瓦娄哇技术制作石器的地点,初步判断年代为距今约40--20万年,此次发现为研究勒瓦...……更多
...大了。”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徐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生代的恐龙化石,二是同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恐龙...……更多
一款新药在美国试验被叫停,会被中国医保劝退吗?
...在国内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渤健获得该药物在多发性硬化症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等。如今交易半途终止,业内称诺诚健华遭“退货”。由于观察到肝损伤病例,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叫停了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多发...……更多
尼安德特人是谁?在科学探索中揭开古DNA神秘面纱
...感受科学探索的无穷魅力。从喜爱古埃及文物学的孩子到古人类遗传学领域开创者,从青年医学生成长为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用真实经历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成长的。他在古DNA领域30多年研究探索中,曾坚持独自开展实验,...……更多
...了“古羌人”的理论,认为古羌人是汉族、藏族等民族的起源。那么,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上的两大民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在340万年前到17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从1000米上升到2000米。...……更多
...定的共同点,并且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例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基本都有铲形门牙,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大多数都有玉器。而全国各地的文化是以中原为核心,相互之间不断影响,逐渐汇聚交融,最终成为了中华文明。 ……更多
五种常见但无法治愈的疾病及其原因,建议大家了解
...。数据显示,全球有5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神经髓鞘受损,进而导致各种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感觉丧失和视力受损等。尽管可以通过药物和康复治疗来缓解...……更多
远古发现丨追兔寻源之一:鼠兔原来是一家?
...寻源”,探索兔子的起源之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兆群介绍,在生物学上,兔是哺乳动物纲兔形目所有动物的总称。这个类群有两个现生家族:兔科和鼠兔科。鼠兔科动物耳朵又短又圆,样子像老鼠...……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问止中医|赵奕翔医师:我帮重度抑郁患者,拨云见日
抑郁症,如深渊泥淖我是问止中医的情志组医师,都知道医院的精神科过几个月就换一批人,长期接触情志病患者,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2024-06-04 16:09:00
不容易得癌的人,一般都有5种“特质”,你保持了几个?
一些被科学研究证实能够帮助降低癌症风险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特质”或习惯对于增强个人的癌症预防能力至关重要。首先,“特质”之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2024-06-04 16:55:00
输卵管问题是不孕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关于输卵管的几个常见问题
我们知道,输卵管不仅要输送卵子、精子和受精卵,也是受精场所。输卵管有左右两条,从子宫往卵巢的方向,分成四个部分:间质部
2024-06-04 16:55:00
你天天喝的饮料,含糖量可能远超想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王璐高糖饮食的危害已经为大家所熟知。高糖饮食除了可能增加我们患肥胖
2024-06-04 21:18: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夏日炎炎,消暑酸梅汤来啦
通讯员 孙峰松 潘卫中近日,“中药版”的酸梅汤悄然走红,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股去医院、药房买酸梅汤的热潮,网友戏称,“没想到有一天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2024-06-04 20:19:00
端午将至,各类粽子争相上市。一方面,粽子的口味在不断推陈出新,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的粽子依旧保持原有的制作工序
2024-06-04 21:12: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6月4日,途牛旅游网公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途牛实现净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70
2024-06-04 21:56: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6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根植于澳大利亚、由中国上市公司江河集团收购并全资拥有的Vision维视眼科医院在北京开业
2024-06-04 21:56:00
临沂430余万亩小麦迎收割
芒种节气将至,临沂市430余万亩小麦收割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确保颗粒归仓。
2024-06-04 20:37:00
问止中医 | 韩行医师:逆转“被狼咬伤的疮”,告别依赖激素的
“被狼咬伤的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红斑狼疮(SLE),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为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
2024-06-04 16:15:00
问止中医 | 丘述兴医师:中医治股骨头坏死1例,没做手术,恢
难治的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多因素疾病,没有显著的年龄特征。中国第一次抽样流行病学调查中,推测中国15岁以上人群中共有812万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2024-06-04 16:12:00
问止中医 | 杨佩医师:混合双打:治胆息肉,肺结节被干没了
L先生是来治疗身体阴实证的:因为常年工作压力大,身体出现诸多不适,最让L先生困扰的是非常容易上火,动不动就口腔溃疡、咽炎
2024-06-04 16:18:00
卵巢“未老先衰”?教你如何“一键恢复”!
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之一,肩负着排卵以及分泌性激素双重职责。女性在孕育的过程中,卵巢的功能正常运行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怀孕之前
2024-06-04 16:39:00
同房时,采取适当的体位更利于受孕?
同房时采取适体位更容易怀孕长期没有性生活,男人会阳痿?有人说,丁丁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长时间不开车的话,丁丁容易退化
2024-06-04 16:47:00
被夸上天的3种食物,名不副实,劝告家里人,少买!
在当今的食品市场上,有很多食物因其所谓的“超级食品”属性而被高度吹捧。这些食物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甚至延缓衰老
2024-06-04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