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22 00: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韦伯望远镜捕捉到的船底座大星云。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更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品种(PR23)培育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人工智能更具创意了

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10大突破出炉

伦敦的一座黑死病公墓,研究人员正从遗骸中提取DNA。 入围的成就涵盖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阶段,其成果此前已基本于《自然》和《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布。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了解这些科学趋势,有助于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看清楚未来方向。

日前,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列出了今年的十大重大科学突破事件。该杂志于1880年由发明家爱迪生投资创办,后来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韦伯空间望远镜

此次登上杂志封面的,是由NASA、欧洲空间局及加拿大航天局共同立项的韦伯空间望远镜。今年夏天,NASA公布了韦伯望远镜拍摄的首批高清图像,涵盖深空星系团、致密星系群、弥漫星云以及系外行星等天文学最前沿领域。

在历经20年150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后,韦伯望远镜让人类向着探索星辰大海迈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揭示了距离地球数百光年外各行星的大气组成,这将为它们是否可能以我们所知的方式支持生命提供线索。

之所以将此列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或许是因为《科学》杂志的编辑们也深信:太空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而入围的其他九个科学成就则涵盖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阶段,其成果此前已基本于《自然》和《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布,具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作为唯一一项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完成的成果入选该榜单。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水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

《科学》写道,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而中国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培育出的PR23可以达到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的标准,并为农民节省了数周的繁重劳动。

2022年8月,《太空歌剧院》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类别冠军。这幅作品是39岁的游戏设计师JasonAllen用AI绘图工具Midjourney生成,再经PS加工而来。

随着ChatGPT等话题被推向热搜榜,AIGC(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生产方式在今年大放异彩。许多过去只属于人类的创造性作品都可以通过AI做到,甚至威胁到了此前被认为相对安全的创造性岗位。

AIGC能够以优于人类的水平承担信息挖掘、素材调用、复刻编辑等基础性机械劳动,从技术层面实现以低边际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海量个性化需求,更被认为是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正如《科学》所评论:毫无疑问,未来人类使用这些工具就像我们过去接受织布机、照相机等发明那样。

巨型细菌

今年2月《科学》发表了一项关于细菌的研究,科学家们首次在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一片红树林沼泽中,发现了一个细菌的物种Ca.Thiomargaritamagnifica,长约0.9厘米,最长的甚至达到2厘米。

该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再需要显微镜,人类肉眼就可以看到它们的存在。要知道,大多数细菌都还是微米级的,这种细菌要比大多数细菌大上5000倍。这些巨型细菌或许也让科学家发现,在简单生物中它们是如何实现复杂性进化的。

RSV疫苗取得突破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进展”入选,葛兰素史克和辉瑞等药企功不可没,多家公司的重组疫苗产品取得临床进展,投产在即。此前,这类研发曾中断了数十年。

上述海外药企的相关临床试验最终证明,它们可以安全地保护受这种常见感染影响最严重的两个群体:婴儿和老年人。这两种疫苗都预防了60岁以上人群的严重疾病,而且没有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E-B可能导致

多发性硬化的病毒

今年初,一项针对上千万美军人员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多发性硬化症(MS)病例均由常见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简称E-B)所引发,这意味着针对E-B病毒的疫苗可以大大降低MS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根除这种情况。

MS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神经元的疾病,在全球数万患者中引起视力模糊、疲劳和麻木。EB病毒一直是诱发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要怀疑对象,这种病毒在儿童时期感染大多数人,然后潜伏在某些白细胞中。它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在新感染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会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接吻病”。

美国通过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气候法

8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令该法案立即生效。法案中包括了规模达3700多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激励措施,美国史上最大的气候支出法案也随之正式落地。据估算,到2030年,这项立法将使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约30-40%,使该国更接近兑现拜登去年做出的减少50%的承诺。

非政府组织“气候分析”主任BillHare给予积极评价,称这个法案可以算作真金白银的行动,因为过去几十年,美国说了很多,但是做得很少。美国仍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其从未通过一项法律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黑死病如何改变

欧洲人基因

欧美研究人员利用研究古代DNA的工具来观察在中世纪黑死病传播期间生活和死亡的人的免疫基因差异,并确定了一个戏剧性的影响。今年10月,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称发现了鼠疫在欧洲人的免疫系统上留下的印记,表明人类在面临重大的选择压力时,也能以惊人的速度适应。

研究小组发现,在伦敦黑死病之后,惊人的245个基因变异的频率上升或下降;有一个基因特别突出:ERAP2。它编码一种叫做内质网氨肽酶2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已被证明可以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和对抗威胁病毒。但这种保护可能会增加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如克罗恩病和类风湿关节炎。

人类首次

行星防御实验成功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现在墨西哥附近的水域,导致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物种灭绝,包括除鸟类以外的所有恐龙。

为了防止恐龙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NASA于今年9月26日进行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撞击测试,让一艘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以尝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最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成功碰撞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并使其偏离原运行轨道。

据估计,大约有25000个常见的近地小行星大到足以摧毁一座城市,能够对人类产生威胁。

200万年前环境DNA再现古老生态系统

本月早些时候,《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得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了格陵兰北部极地沙漠(PearyLand)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包括曾存在的动物和植物物种。这项“杰作”展示了环境DNA在重建“消失的世界”方面的力量。

样本DNA片段显示,那里有茂密的杨树、崖柏属和其他针叶树,还有黑鹅和马蹄蟹,以及驯鹿、旅鼠和乳齿象等哺乳动物。乳齿象的出现尤为引人注目,因为之前还从未在这么靠北的地方发现过它们存在的痕迹。研究人员还恢复了海洋生物的古DNA,这些古DNA显示曾存在一个大西洋鲎种群。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意味着这一片区域在早期有着更温暖的地表水环境,与之前的预测一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08:21: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美国,突破,年度,杂志,科学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昆明12月16日电 (陈静)美国《科学》杂志16日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研
2022-12-16 21:03:00
中国成果入选!《科学》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2022年12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中国的多年生水稻品种的开发入选榜单。多年生水稻可以省去农民每年数周的辛苦劳动。图片来源:《科学》网站2
2022-12-17 01:00:00
《科学》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盘点(下)
...蛋白的抗体疗法,将认知衰退速度减缓了多达35%。目前,美国随时可能批准该药上市。突破七:美洲人类定居史有新说美洲人的故事可能找到了新开端。根据现有观点,约在1.6万年前,美洲
2023-12-29 01:06:00
ChatGPT当选自然杂志年度科学人物
...”项目副主管卡尔帕纳·卡拉哈斯蒂(Kalpana·Kalahasti);美国国家点火装置首席设计师安妮·克利切(Annie·Kritcher)
2023-12-14 09:11:00
2022年,哪些科学突破最受全球瞩目?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这是美国航天局7月12日公布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宇宙图像。新华社发这是9月26日,美国航天局DART航天器撞击近地小行星的2分半钟前拍摄的影像。新华社
2022-12-30 06:59:00
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 以岭药业一项目荣膺“健康创新实践案例”
...通心络、芪苈强心、参松养心胶囊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欧洲心脏杂志》等国际顶刊。日前,“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新策略构建及
2024-12-08 18:15:00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才华横溢,曾经一天内两登《自然》杂志
...级人才的关注。这位少年,就是出自中科大10级少年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95后”博士生曹原。这位少年到底有多么厉害?曹原曾因发现让石墨烯,实现超导被誉为“石墨烯的驾驭者”,“
2022-12-22 05:02:00
高芙被提名为美国《时代》杂志2024年度人物
据WTA官网2月22日报道,19岁的美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可可·高芙(Coco Gauff)被美国《时代》杂志提名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候选人
2024-02-23 15:33:00
《过往人生》主演格蕾塔·李杂志大片,获评年度“突破演员”
...作家CathyParkHong作品改编的同名剧集《MinorFeelings》,聚焦美国韩裔族群生活。她同时也参与了制片和编剧工作
2023-12-22 10:2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威海市商务局围绕促消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紧跟国家、省级、市级各级各类消费提振部署安排
2025-10-11 17:10:00
从精装到智装:百川装饰20年新范式在深圳启航
新范式·新百川·新未来:20周年发布品牌与战略升级近日,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逾300人齐聚深圳百川装饰集团20周年现场
2025-10-11 17:11:00
聊城首家无缝钢管制造企业汇通集团:年产85万吨钢管,远销全球30余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4:00
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
三木众合主导专利技术填补省内网络安全领域技术空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