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学》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盘点(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9 01: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科学》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盘点(下)

近日,《科学》杂志公布了编辑团队评选的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包括一项科学突破冠军奖以及九项科学突破入围奖。

突破六: AD抗体疗法获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大脑中含有名为β淀粉样蛋白的缠结斑块。多年来,清除这些斑块会否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一直受到关注。

尽管此前疗法效果均不佳,但在新疗法中,一种名为lecanemab的抗淀粉样单克隆抗体,在18个月的关键试验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将受试者的认知能力损失减缓了27%。

而另一种名为donanemab的同样针对脑淀粉样蛋白的抗体疗法,将认知衰退速度减缓了多达35%。目前,美国随时可能批准该药上市。

突破七:美洲人类定居史有新说

美洲人的故事可能找到了新开端。根据现有观点,约在1.6万年前,美洲最早一批居民通过一片曾连接白令海峡的土地从亚洲迁徙而来。

但在2021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公园的研究人员在一座古老湖泊的泥泞岸边,发现了清晰可辨的、可能留存了2.1万至2.3万年的人类脚印。

今年10月,研究团队报告称,最新测定的年代与最初的论文完全吻合。如果结果正确,那么这些足迹应该是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顶峰时期留下的。当时,加拿大被冰川覆盖,这表明人类一定是在这些冰川形成之前就已进入美洲。

突破八: 听到巨型黑洞合并轰鸣

今年,天体物理学家捕捉到了长期以来探寻的一种微弱的宇宙轰鸣信号,它来自两个超大质量的黑洞相互环绕、紧密摩擦所产生的引力波。

这项观测结果(在完全确信前,研究人员不敢轻言“发现”)是迄今为止对这些庞大黑洞双星系统存在的最有力支持。同时,它也有力证明了利用遥远恒星的信号来探测引力波是一种有效观测方式。

突破九:百亿亿次超算时代来临

经过十多年努力,百亿亿次级计算科学时代今年终于到来。去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Frontier成为第一台公认的百亿亿次级计算机。

今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峰值能力每秒两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正进行最后调试。明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国预计都将有新的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上线,法国、日本等国也将紧随其后。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打开科学之门。

突破十:改变早期科学家待遇

越来越多的人毕业后选择前往利润更丰厚的行业,这使得博士后职位的空缺越发难以填补。今年5月,加拿大数千名学术工作者参与抗议,要求增加对研究生和博士后的联邦资助经费。在德国,职业早期研究人员为改革博士后合同而奔走,以期为未来一代科学家提供更好的条件。

许多教职员和大学管理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改革,但是应对预算压力也很有挑战性。资助机构是否会增加资助以支付职业早期科研人员的薪水还有待观察。

□据《中国科学报》《新华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6:46: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会期间,参加中欧温室气体卫星监测合作专家会议的双方科学家在取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围绕全球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研讨。此次会议上,中欧双方多位科学家分别介绍了
2023-09-21 02:11:00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你都知道哪些?
12月26日上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蜜度微热点研究院、万方数据、百度百科、百度指数、《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等多家机构携手
2023-12-26 18:55:00
大语言模型、量子计算、再生稻等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主办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盘点评选活动12月26日在北京揭晓发布,大语
2023-12-26 14:37:00
倒计时1天!黄晓明、倪妮、高叶等百星将亮相“搜狐25周年庆典暨搜狐时尚盛典”
...有把科普做成爆款超会玩梗的《中科院物理所》,也有让科学不再高冷365天有人的温度的《高山科学经典》,还有以“做中国人的健康顾问”为宗旨的《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无论这项殊荣花
2023-02-24 15:00:00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昆明12月16日电 (陈静)美国《科学》杂志16日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
2022-12-16 21:03:00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常州工学院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新突破本报讯(赵彻 尤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日前正式公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记者日前从常州
2023-09-05 15:44:00
中国成果入选!《科学》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2022年12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中国的多年生水稻品种的开发入选榜单。多年生水稻可以省去农民每年数周的辛苦劳动。图片来源:《科学》网站2
2022-12-17 01:00:00
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的“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活动”16日在北京揭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量子科技、具身智能
2025-01-16 15:35:00
...题。2022年一些城市管理者逐渐改变对摩托车看法,采取科学化管理的方式来管理摩托车,发挥摩托车城市交通有益补充作用。例如,呼和浩特放宽了摩托车禁限区域、福州允许外卖摩托车在城
2023-01-20 00: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滨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助力复杂肿瘤患者康复出院
64岁患者秦大娘绝经10余年,4个月前出现阴道持续流血伴尿频尿急,于近日到滨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病区就诊。张琴主任结合其病史及超声提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2025-10-14 14:57:00
院内首例!齐鲁医院甲状腺外科完成一例经颈入路腔镜辅助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曾庆东教授和主任吕斌教授、副主任李鲁传教授的指导下,盛蕾副主任医师和石金源医生凭借精湛技术与创新思路
2025-10-14 12:33:00
东城中医医院柴雨欣:小儿抽动症——针药结合,让“小风车”转得更稳
柴雨欣,执业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周日下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5-10-14 09: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要点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三、周四全天出诊。善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
2025-10-14 10:58: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中医调理孩子脾胃的“私房笔记”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4 10:58:00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