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旧石器时代

学习历史,首先需要了解唯物史观,其中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的进步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呢?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因为只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进步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才能提高。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上。人类不仅可以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并不断提高制造工具的技术,而其他的动物最多只能使用工具。人类最早制造的生产工具便是石器,而石器又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技术和工具进步了。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以前,这个时代的人类主要使用的工具就是简单的打制石器,其功能就是狩猎、防身。因此,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只能以采集—渔猎为生。当然,这个时代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技术,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进步。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分为匠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类,这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中国最早的人类遗址是元谋人、巫山人、建始人等,距今大约200万年前到170万年前,是直立人的早期。而北京人距今7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是直立人中后期的代表。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

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使用的石器逐渐从打制石器过渡到了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相比,磨制石器更加精细,并和木头等组合形成了复合型的生产工具。新石器可以用于狩猎之外的其他生产,例如石斧可以用于砍树,石锄、石耒、石犁可以用于耕地,石刀可以用于切割,这为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石斧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北方的粟(小米)以及南方的稻。在江西的万年洞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

由于农业的出现,人类逐渐从不断的迁徙走向了定居,一些村落开始出现。受到定居生产的影响,人们开始饲养牲畜,畜牧业也诞生了。同样,陶器的出现也适应了定居生活的需要,陶器具有很强的储存功能和烹饪功能,这是定居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还处于母系氏族时代,人类只知其母和不知其父,妇女在整个氏族中的地位非常崇高。这个时代,人类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没有多么的剩余产品,大家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差无几。从姜寨遗址的复原图可以看出和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墓葬大小相近,随葬品不多,社会还未出现分化。

中国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主要有黄河上游的大地湾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

三,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时代

大约在5000年前,人类逐渐从母系氏族过渡到了父系氏族时代。为何出现如此变化?其根本原因也是生产力的进步。由于木石组合工具不断进步,使得人类的农业生产水平得以提高,于是剩余的粮食就出现了。

在2022年,考古学者在河南南部发现了大规模的粮仓遗址,距今6000年,这说明早在母系氏族晚期就已经出现许多剩余产品。有了剩余产品,就开始出现了私有制。这时候氏族部落的男子通过武力夺取了部落的主宰权,并对其他部落发动了频繁的战争,以掠夺财产和奴隶,于是人类逐渐进入到父系氏族时代。由于战争的需要,人类开始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人类最初冶炼的铜是红铜,只能制造简单的兵器,并不能适应生产活动。但是掌握冶铜技术的部落往往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上风,进而掠夺更多的财富,导致社会进一步分化。

私有制产生后,部落就出现了阶级分化,一部分人掌握更多生产资源,成为了贵族,另一部分则沦为平民,还有一些从其他部落奴役而来的人沦为了奴隶。随着阶层分化,贵族开始垄断部落的公共权力。由于战争的需要,一些血缘相近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其首领就是“王”。在父系氏族早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由各部落推举,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西方称之为“军事民主制”,中国则称之为“禅让制”。可是到了后期,联盟首领就被其中势力最大的部落所垄断,王权不断膨胀。中国历史上传说的“五帝”当属于父系氏族时代。

部落联盟首领和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保障垄断权力,就修建了大型城市。城市中有军队、有宫殿、有祭祀场所、天文建筑等,有各级官员进行管理,由此一个国家开始出现,而国家的出现正是文明产生的标志。史学家往往将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产生的重要表现。因此,父系氏族时代,就是部落向国家渡过的阶段。

中国发展到父系氏族时代的文化主要有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这些的文化范围内都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古城遗址,证明国家已经开始出现,中国开始进入到文明时代。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已经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距今5000年,证明了中国的确有5000年的文明史。

本课学习的内容,不仅仅需要了解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文明起源初期的过程,还需要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多元一体。所谓多元,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布满了全国各地,可谓“满天星斗”,并且有不同的部落、民族参与。“一体”就说是中国各地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并且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例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基本都有铲形门牙,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大多数都有玉器。而全国各地的文化是以中原为核心,相互之间不断影响,逐渐汇聚交融,最终成为了中华文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考古取得重大成果,全球首次考古实证母系社会确实存在
...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为基础,首次在泰沂山北麓沿海地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关键区域,实证确认了4750年前大汶口文化两个母系氏族构成的村落组织,为摩尔根、恩格斯在19世纪提出
2025-06-05 10:55:00
...其中赤峰出土的C型龙造型独特,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文化的创造在分子人类学上多呈现N系,并且和仰韶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在山东半岛,出现大汶口文化。这是东夷
2024-04-29 22:08:00
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半坡氏族
...些符号可能是原始文字的前身,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对半坡氏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流域一带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状况。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研究黄河流域
2024-09-10 14:10:00
...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古代,人类数量较少而禽兽众多,居住在地上的人类经常受到野兽的攻击,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部
2024-06-07 06:09:00
...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使阳谷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约在5000多年以前,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发生了涿鹿
2023-09-02 10:25:00
龙为何是多物种“杂交”的复杂形态
说到中华龙,华夏儿女必然对其情感深厚、敬若神明。据相关研究表明:早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期,辽西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头角峥嵘、鳞片蛇身的中华之龙的形象,与现今我们传颂的龙的
2023-02-12 16:10:00
山海经中的哪个人物,被甲骨文证明真实存在
...期不定,物品交换之匮乏,路途之远阻,可谓简陋。然开中华之先例,故此商贾之始,源之商族,而王亥亦为中华商贸之祖,富族人之资,为友邻所赞,为商族首称王者。身先士卒,于交通不便、信
2024-07-01 15:32:00
为何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
...约5000年。然而,无论是人类学还是考古学都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要远远早于公元前第三千纪,比如湖南澧县城头山发现的古城距今超过6000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的原始
2023-01-02 11:32:00
什么叫线粒体DNA呢
...时代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商部落。现代考古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犹如“满天星斗”,在我国的四面八方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它们以各自的血缘氏族为纽带,逐渐壮大并
2023-01-06 14: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