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评论:血色记忆里的武昌担当,英雄之城的精神传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07 21:57: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731遗址在哈尔滨,《731》试图用镜头撕开历史最狰狞的伤疤,但影片不会停留在对暴行的简单陈列,而是以“历史不容忘却”为内核,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如警钟般在每个观众心头震响。

而这声警钟,武昌城曾用无数血肉之躯亲身印证,曾用满城烽火写下痛彻的注脚。作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武昌的红楼前,百年前那声划破夜空的枪声至今仍在历史长廊中回荡。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第一枪,随后楚望台军械库的火光冲天而起,起义士兵手持枪械冲向湖广总督署,一夜之间,武昌城头红旗高扬。这场起义撕开了封建帝制的腐朽外衣,更让沉睡的国人看清:唯有主动抗争,才能挣脱被奴役的枷锁。

时隔二十余载,当侵华日军的铁蹄逼近华中,武昌再次成为民族危亡之际的抗敌前线。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这座长江之畔的城市成了日军打通南北战线的必争之地。在武昌的蛇山、洪山阵地,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拉锯战,士兵们抱着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战壕里的鲜血染红了长江水;在汉阳兵工厂的废墟旁,工人们冒着轰炸抢修机床,将造好的枪支连夜送往前线;在武昌的街巷里,学生们组成宣传队,用话剧、歌曲讲述前线的英勇事迹,唤醒歌曲的斗志;就连年迈的老人也端着热茶走向阵地,用颤巍巍的声音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场会战持续四个多月,武昌及周边地区的军民以伤亡数十万人的代价,迟滞了日军的攻势,为战略物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彼时的武昌,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抗争的热血,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

从红楼的首义火种到武汉会战的烽火硝烟,武昌的精神血脉里奔涌着“抗争”与“自强”的基因。这基因,与《731》揭露的历史教训形成跨越时空的深刻呼应:731部队的暴行是民族的锥心之痛,它警示我们,软弱与妥协只会换来更残酷的欺凌;而武昌城的抗争史则以无数先烈的牺牲昭示,唯有挺直脊梁、主动出击,才能守护民族的尊严。

站在哈尔滨731遗址的罪证陈列馆里,那些生锈的实验器械、泛黄的受害者名单,是历史刻下的伤疤,提醒我们“国耻不能忘,苦难要铭记”;走进武昌红楼,看到起义士兵用过的马灯、战时民众捐出的银元,感受到的却是热血的温度,它激励我们“精神要传承,奋斗不停歇”。这两处遗迹,一个是警钟,一个是火炬,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今天的武昌,长江大桥上车水马龙,光谷的科技企业里创新者日夜攻关,辛亥首义文化区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这些场景与百年前的抗争、八十年前的坚守一脉相承。因为武昌首义精神从未过时,它在和平年代化作了对发展的渴望、对创新的追求。

80年前,中华民族用十四年抗战的胜利洗刷了屈辱;80年后的今天,《731》的镜头让我们再次回望历史。铭记血色记忆,让抗争的勇气与自强的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照亮前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芦婳(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武昌团区委)

责编:王群【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答卷。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责编:刘文颖【责任编辑:伍佳佳】
2023-09-30 19:58:00
...“现场感悟”,使抗战精神如春风化雨般真正入脑入心。武昌区打造红色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化身为主题宣讲人,开启一段深入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的研学之旅。当思政教育突破传统课
2025-09-03 17:10:00
在长江中游的鄂城大地上,一条武昌鱼正以独特的文化轨迹游向更广阔的天地。从三国贡品到毛泽东诗句中的文化意象,从餐桌美味到网络空间的精神符号,这条鱼承载着鄂城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现
2025-05-26 23:48:00
...标链”,让人们在实地瞻仰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武昌首义广场的 5G 全息投影、红安烈士陵园的沉浸式话剧,以及高校将 “英烈家属口述史” 融入思政课程,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将
2025-04-05 21:57:00
...贡献!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宋楷(武汉市武昌区财政局)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何青】
2023-12-13 10:10:00
东湖评论:让青春与英雄之城发展同频共振
...血脉,熔铸精神品格,是青春与英雄之城的精神共鸣。从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八七会议的明灯指引,从“二七”大罢工的工人怒吼到抗疫斗争的万众一心,武汉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奋斗的足迹
2025-05-25 09:30:00
东湖评论:武汉渡江节何以历久弥新?
...的深度融合。7月13日至17日,“渡江热消费”嘉年华将在武昌汉阳门花园、汉口三阳广场、汉阳大禹神话园三大会场精彩启幕。活动设置城市记忆、舞台表演、潮燃集市等六大主题区,集中展
2025-07-17 00:32:00
【楚天评】东湖评论:“汉超”将燃,英雄城拭目以待
...三镇鼎力”的格局,依托壮阔两江的天然区隔,以汉口、武昌、汉阳三大赛区为基础,“三镇演艺”为口号,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对抗模式,武汉人“不服周”“不信邪”的精神品格必将通过“汉超
2025-07-24 23:26:00
...敬业奉献模范等五个类目20名模范。其中,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白沙洲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鄂红兵同志生前事迹令人动容。从警36年,他在岗位上燃亮“初心”,践行使命担当。寒风瑟瑟,阖
2023-12-14 1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钟国楚,1912年生,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团东进至江南后在江宁
2025-09-26 08:14:00
18世纪,吴桥杂技走遍中国;19世纪,吴桥杂技走向世界。100多年前,作为“现代杂技之父”,吴桥人孙福有带着他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欧洲巡演
2025-09-26 09:16:00
微视频|二师铁门关市12万亩香梨丰收
2025-09-26 15:20:00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丨编钟乐舞《金声玉振》,奏响千年礼乐新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丁安顺“仁礼天下・和合大同”,9月28日,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将在曲阜孔庙举行。目前,大典迎宾开城
2025-09-26 16:12:00
文脉相通,医心共鸣!名医故里再次联动,共话传承
鲁网9月26日讯9月24日,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式开幕。华佗故里安徽亳州、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
2025-09-26 17:03:00
9月30日起营业!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官官邸,即将变身“松苑咖啡馆”
在长春松苑宾馆深处、绿荫掩映之间,藏着一座造型古朴别致的仿德式古堡建筑。日伪统治时期,它曾经作为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官的官邸
2025-09-26 17:15: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永不褪色的称号
(视频摄制:于在洋 王宏飞 文案:周颖、张宇晴、张士青、刘昀)(海报设计:梁玉)80多年前,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太行山区河北平山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2025-09-26 19:51:00
文化中国行 闹市寻迹 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大兴善寺,不仅是西安现存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更是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位于西安城南闹市中。从地铁2号线小寨站A口出来
2025-09-25 08:07:00
树葡萄工坊、大齐书院、白石小院、长安游乐园……今年假期快来长安村,10月1日至10月8日,八天八场活动等你来玩!
2025-09-25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