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厦大学者破译吐蕃古墓基因密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9 18:43:00 来源:厦门大学

看过小说《鬼吹灯》的朋友,想必对神秘的 “九层妖塔”都不陌生。其实古墓“九层妖塔”并非是完全虚构的艺术创造,它是有现实原型的——今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中规模最大、内设九层的一座金字塔状古墓(“血渭一号”墓)。

拥有200余座墓葬的热水墓群中都长眠着谁?独特的墓葬形式又属于哪个朝代哪个族群?近日,我校社会与人类学院王传超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团队联合在iScience上发表题为“Cultural and demic co-diffusion of Tubo Empire on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解开了“谜团”。

厦大学者破译吐蕃古墓基因密码

研究成功测序唐代吐蕃时期热水墓群哇沿水库遗址中的10例古代个体全基因组序列,解析吐蕃古人的遗传结构,不仅实证了吐蕃族群属于汉藏人群的论断,还还原了吐蕃政权在青藏东北缘人群和文化共扩张的发展模式,为揭示中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群——热水墓群相关人群的遗传信息的这一“藏地密码”提供了科学分析依据。

厦大学者破译吐蕃古墓基因密码

▲青海都兰哇沿水库遗址示意图及考古现场图

经《青海都兰哇沿水库2014年考古发掘报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考证及有关考古研究,青海都兰哇沿水库遗址整体面貌以吐蕃文化为主,同时受到了中原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影响,其中的20余座墓葬及近700件遗物均为唐代吐蕃时期遗存。但该遗址发掘至今,墓葬人群来源及族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于吐蕃人群来源、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等,学界却鲜有涉及。

吐蕃古人到底属于“汉藏”还是“鲜卑”,亦或是来自于“印度”?作为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吐蕃王朝如何延续两百年的扩张壮大,实现“家大业大、人丁兴旺”?……

历时一年多,王传超与合作者团队利用古基因组学技术,同历史学、考古学、古环境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成功测序遗址中距今1202-1380年的10例古代个体的DNA,从全基因组层面解析了吐蕃古人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成历史,打开了认识吐蕃与汉藏语系人群演化历史的“另一扇窗”。

“文成公主进藏是唐蕃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开启了汉藏团结友好的大好局面,其实吐蕃与汉藏人群自古是一家,都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人群。”王传超说。当前学界关于吐蕃民族来源存有颇多争议,除了古汉文史籍的古羌人西迁形成吐蕃之说外,还有说法认为吐蕃是鲜卑族之后,以及吐蕃先民来自印度的“南来说”。

研究发现,样本中的9个古代个体拥有与现代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非常相似的遗传成分,主要都是来自于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通过对吐蕃墓葬人骨进行古基因组分析,揭示吐蕃人DNA之中的族群奥秘,我们从遗传学上知道了吐蕃人来自哪里、是怎样的一群人。”

研究团队从生物学角度实证了吐蕃属于现代汉藏人群的说法,有力反驳吐蕃族群外来说和企图割裂“中华民族自古是一家”的妄想。“我们最熟悉的97版《天龙八部》电视剧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的经典形象,尤其是那大耳垂和卷发的影视艺术创造,与实际的吐蕃人样貌是有很大出入的。”王传超笑着说。

研究还发现,9例样本是已有研究发现中带有相似遗传成分的古代基因组中最东北缘的个体,反映了吐蕃人群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迁徙扩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1例古代个体出自竖穴土坑墓,该墓葬类型在同时期的中亚和阿尔泰山区域较为常见。这1例与其它9例遗传成分相距甚远,但与同期的欧亚大陆草原游牧人群拥有相似的遗传成分,表明了青海都兰与中亚可能存在人群交流互动。

综合已有考古证据,研究团队认为吐蕃政权的壮大发展不仅只是人群的迁徙流动与地域的扩展,更有文化间的传播与紧密交流。“吐蕃政权的向外扩张,不仅是族群占领一方之地,还播撒文化的种子,实现了在地‘植根’。同时,吐蕃人‘家门常打开’,欢迎中原汉文化和西域文化使者们的到访。”王传超表示,吐蕃政权在与吐谷浑长期争夺都兰地区控制权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迁徙。同时,都兰地区本土文化受到吐蕃文化的影响,并最终被吐蕃文化所取代。

厦大学者破译吐蕃古墓基因密码

▲王传超教授指导学生开展古DNA实验

对具有代表性的吐蕃古人样本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探索青藏高原人群迁徙和遗传混合历史提供了一个有益切口,也为研究汉藏语系的演化与吐蕃文化发展史等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大显身手的科技力量已成为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的新动力、新引擎,“多学科的交叉,不仅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华夏大地上的过去人,关注现代人,畅想未来人;更重要的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多点开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传超说,“本次的研究只是汉藏语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冰山一角,未来团队将聚焦古代族群起源和文化演变中的关键问题,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文:王志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9:12: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吐蕃,古墓,基因,学者,密码的资讯:
中国古墓为何会出土韩国王子墓志
...年(787)时,扶余隆的后裔中有位叫扶余准的将领,出使吐蕃时被扣留长达30年之久,却始终未接受吐蕃的招降,其陷没吐蕃与苏武被扣留于匈奴的经历非常类似。扶余王族的这一经历,也从
2023-01-02 11:38:00
唐朝古墓出土奇怪借条,墓主是“古代版马云”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吐蕃由吐谷浑出兵攻打古国于阗,与唐朝展开对西域的争夺。西州都督崔知辩和右武卫将军曹继叔奉命征调唐朝西域驻军,前往救援于阗。在唐朝大军中,有一位叫左憧憙
2024-02-27 16:21:00
红色名村别样红:探寻贵溪乡村振兴“红色密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红色名村振兴引入资源技术,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在红色基因数字化传承领域的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精英、红色名村代表以及媒体朋友的共同瞩目下,领导嘉宾们共同推杆,正式启动了“红色名村
2024-11-28 21:25:00
越南古墓发现一道圣旨,内容都是中国古汉字,越南学者向我国求助
...中,中国和越南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越南考古是,在古墓中发现了一道圣旨,其中,文字内容都是中国古汉字,它们实在无解,只能求助于中国一起解开这个谜题。这本是越南出土的古墓,也本
2024-02-23 20:25:00
解码“佛山制造”成功密码
...“世界第一”的“热血”奋斗路,理解蒙娜丽莎集团创新基因的形成……个人与企业的奋斗故事精彩各异,但折射出的城市创新基因一脉相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提出“佛山人
2024-01-01 03:45:00
首获省优青项目!走近病毒“基因密码”解锁者!
大河网讯 他是实验室里解锁病毒“基因密码”的“科研侦探”,是田间养殖场中与养殖户并肩作战的“兽医卫士”,他就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副教授张晓战。该校获批首个河南省自然科学
2025-04-10 12:21:00
西安施工队挖开神秘墓穴,石棺刻着四个字,令人毛骨悚然
对于挖掘古墓之事,有些人持赞同的态度,有些人却持反对意见。但通过考古后人确实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历史。比如对一个朝代遗传下来的,高级皇族墓葬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对墓葬的建制以及随葬品,
2023-10-16 14:01:00
宋代之后,汉人战斗力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吐蕃人看到这样的问题,估计他们也有相同的感觉。吐蕃是雪域帝国,重甲骑兵所向披靡。但是自从吐蕃王朝覆灭之后,吐蕃人就再也没有雄起过。吐蕃怎么就不行了呢?根子就出在了吐蕃精英上。
2023-01-08 22:01:00
靖难之役后,建文皇帝下落何处
...帝出亡宁德一说增加了信服力。证据之二:神秘的上金贝古墓在宁德金涵上金贝畲寨中,人们又有一个重大发现——上金贝古墓。福建博物院王振墉先生说,该墓是一座大型僧墓,布局奇特,福建各
2024-06-19 21: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唐福刚)“太感谢了,多亏你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帮我家灭了火……”10月22日上午,市民张女士携女儿将一面印有“火场逆行伸援手真情守护矿区人”的锦旗送到了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保卫科员工倪大勇的手中
2025-11-10 21:54: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其独特的指挥风格走红网络。晨曦微露,杨湾街口,他已在斑马线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十年如一日在交通路口倾情守护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晨曦微露,人潮车流中,他那不甚规范却高效高频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在网络走红。晨曦微露、华灯初上,在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他如陀螺般不知疲倦地旋转于车流人海之间。那饱满的激情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市杨湾街口,熟悉的“陀螺”又开始了他一天的旋转。辅警李超,这位在车流中坚守了近十年的39岁汉子,以其“口不停言
2025-11-10 22:21:00
“来来来、这边这边……”当湖北鄂州的“陀螺哥”李超在车流中重复着指挥动作,他频繁变换的不仅是手臂,更是对职业的赤诚。这位个子不高的39岁交通辅警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10 22:21:00
在这个社会,有人在聚光灯下被看见,也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城市的运转永远离不开成千上万坚守岗位的“螺丝钉”。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
2025-11-10 22:21:00
近日,在鄂州市鄂城区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因一段指挥交通的画面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马路指挥家”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的身影出现,如同这座城市的生物钟般准时。反光背心微微发亮,白手套划出坚定轨迹,他就是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的交通辅警
2025-11-10 22:21:00
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辅警李超“手足口不停歇”的身影火遍全网。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却比同事频率快好几倍的指挥手势
2025-11-10 22:22:00
“云游伊利”2025再出发!邀您“云”探全球产业链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2025年“云游伊利·全球品质溯源”纪录片举行首映,宣告该活动正式启动。伊利全球合作伙伴代表
2025-11-10 22:34:00
从沃土到云端:务川七旬老人的直播增收记
多彩贵州网讯“3、2、1——上链接!”近日,在务川分水镇王武村的村委会小院里,71岁的覃廷容佝偻着身子,嗓音却格外响亮
2025-11-10 21:13:00
全运会“大湾鸡”爆火!扮演者是武校少年 校方:很懵,没想到会这么火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凭借头顶彩色“小啾啾”
2025-11-10 21:04:00
泾县辅警国道上“悬身”抓捕嫌疑人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7时40分,泾县泾川镇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车电瓶被盗案,泾县公安局泾东派出所接警后,快速锁定违法嫌疑人李某并一路追踪至G205国道
2025-11-10 19:18:00
7死27伤  燕郊地铁施工项目“3·13”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简称“报告”)。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
2025-11-10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