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情况都不同,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清朝的七品芝麻官。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么?在古代,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七品芝麻官虽然是一个官员,但是品阶较低,地位和权力都比较小。在官场上...……更多
清朝当官的另一途径,成为皇上对抗结党的力量
...然可以买官,可是买官的钱不是一般人付得起的,当时的知县最低都要5000两,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和自己的另外4个朋友凑钱,他当上知县以后再逐渐把这四个朋友带进官途,就这样,这个五个人守住了一个县城,开始大量...……更多
清朝一个县有多少正式编制 官差太多,百姓直呼养不起
...确定一个县到底有多少工作人员,但我们能够确定的就是知县肯定就是正式编,因为每位知县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和官员筛选,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来到皇上面前,最后再由皇上确定。 能由皇上亲自任命那就说明知县肯定是正式编...……更多
嘉庆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知县答后,嘉庆当即说道:朕要重用你
...则,新进士要从麾下小官做起,才能步步高升。谢振定首任知县,便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尔后又升为御史,可以直接面圣皇帝,权力更大。当初谢振定也是抱着报效国家的热情进京的。然而到了京城后,敢言的御史很快就受到了排挤。...……更多
柳永为什么改名为永
...,在路上经过苏州的时候,刚好这个时候范仲淹在这里当知县,他对于这位先生是特别仰慕的,于是便去拜访他,并且为他写了一首词,可以说他拜访范仲淹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而他们两个交谈很是融洽,在这次期...……更多
县令与宰相:权力较量,相互制衡
...,做的不好就是地头蛇,北宋名臣包拯,走向仕途后是从知县做起(有人常将县令与知县搞混,以为是两个不同的官职,其实在唐以前县的长官称县令,宋代以朝廷大臣到地方兼领一县之长,称“知(主持)某县事”,简称为“...……更多
清朝时期官员获得提拔不是因为政绩,而是靠背景和履历
...绩突出而屡受提拔的吗?比如康熙朝的于成龙,不就是从知县干起,凭借其政绩一步步爬到两江总督的吗?御史并不否认,有些官员确实是因为政绩突出而升官的,但总体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占比应该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更...……更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知县,品秩为正七品,就行政级别和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一县之长;但就具体的职权而言,“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甚至“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的知县,...……更多
鲁迅的祖父在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时,因与上司李文敏顶撞,被弹劾丢官,后因科举舞弊案被判监斩侯,一系列变故使鲁迅家道衰落,少年鲁迅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对鲁迅以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著名文学家...……更多
清朝官员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士没能进入翰林院,他们大多就会被吏部外放为正七品的知县或者正六品的六部主事。这么一看这些不被看好的进士反而更好啊,毕竟到一县当知县,那可是地方父母官,或者六部主事的官级也比状元的翰林院修撰官级还高呢。...……更多
在古代,举人如果没考上进士能做什么官?
...海瑞,他最开始的官职就是南平教谕,后来升任浙江淳安知县的。如果举人表现得很出色,也有机会可以被皇上提拔为知县。人家说“灭门的知县”,知县就是一方土皇帝。 ……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晋人物没有“文凭”的好知县孙 琨明永乐之后,科举制成为朝廷主要选官途径,而这一选官惯例被一位才能卓越的太原人打破了。这位太原人,就是杨果。《康熙·阳曲县志》载:“杨果,阳曲人。布政司...……更多
清朝知县月俸银只有3两银子,如何养活自己?
(一)知县薪资清仿明制,官员的俸禄水平很低,入关初期的朝廷命官们从朝廷领的工资主要由俸银和俸米组成。一品官员年俸180两,俸米180斛(1斛=0.5石,一石=1两3钱);二品155两,俸米155斛;三品130两,俸米130斛;四品105两...……更多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出了一下联,简直是绝对
...隆皇帝一行人说着笑着,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收到当地知县的热情接待。不过,乾隆皇帝仍然醉心于与纪晓岚对对子,根本就没注意站在一旁谄媚的知县。后来,还是纪晓岚主动示意乾隆皇帝,他才瞟了一眼身旁的知县。乾隆...……更多
知县、县令分别是什么职位呢?这两个官职又是谁大谁小呢
...但对于较低的官职却很少有人关注。作为地方官的代表,知县和县令经常有人搞不懂,甚至经常有人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两个官职,别看只有一个字不同,他们的来源、发展、代表的意思却不太相同。那么到底知县、县...……更多
《繁城之下》宋典史放弃高官俸禄,他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县令偿还了,还记得当时他怎么称呼的自己吗?“凶手是知县,我师父的公道,你还的了吗?”魏知县为什么要以身设局?因为他想让陆直杀了自己,这样一来无论有没有证据,宋典史都可以拿着自己的遗书去抓了陆直,无论他...……更多
...。还规定翻译教习三年期满,上等者以主事即用,次者以知县即用。除部属、教习、知县外,还可充任翰詹等小京官。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将翻译进士转入翰詹衙门与文科进士一同升转,并制定九条章程(《清宣宗成皇帝实...……更多
知县为官清廉屡遭上级为难,皇帝得知真相后,直接将知县连升8级
...所发现,因为政绩斐然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四川南充县的知县。这对于刘清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百姓效力的决心。不过,在嘉靖皇帝上位之后,刘清的管辖区域内曾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当时白莲教的领袖人物...……更多
古时候吏部尚书有什么样的权力呢
...需要宰相或者内阁进行决定。举个例子来说,清朝时期的知县以及知府,已经是很不错的官员了。这些官员在吏部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清朝时期的知县和知府是数不胜数的,吏部可能连这些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在清...……更多
聊聊康熙王朝出现的两个于成龙
...官的理想,结果到了顺治朝,抓住一个机会,做了罗城县知县,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但其实此时的他已经44岁,绝对算得上大器晚成。此后,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再后来就是天子脚下的直隶巡抚、直到宦海生涯的最高...……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像就能做多大官似的,其实就是一个从六品的官,正七品知县被称为芝麻官,状元授官的品级只比知县高一级。一般进士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状元所授的修撰品级高。不过状元与其他翰林官有选任为某些职官及进入中央高层的...……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的状元——胡丹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更多
他是明朝最“清”的清官,不仅贪官怕连皇帝也怕他
...,但海瑞兢兢业业,极为负责,因此他很快被提拔为淳安知县。上任之后,海瑞发现土地分配非常不公平,农民们赋税极重,海瑞立刻重新丈量土地,减轻赋税。由于海瑞的能力和清廉,百姓们对他非常拥戴,因此他很快入朝为...……更多
古代的举人进士这么多,他们都能当上官吗?
...者是未入流,称为吏。县级的官员中最高的行政长官称为知县,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这个就是今天的县长,只要是考上进士的,最差都能捞个七品知县。下面还设有正八品的县丞,教谕。县丞类似副县长,县长的助手。教谕则...……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途经江苏山阳(如今淮安县)的时候,他得知山阳县的邵知县是自己老乡,于是就前往拜访。 当蔡启僔将自己的名片递给衙门以后,邵知县以为他是前来搞侦查的人,仅仅在上面批复了四个字:“查明回报”。蔡启僔自认为受...……更多
...表,官至都御史。33岁时陈表考中进士,出任四川汉安县知县、云阳县知县。任职期间,他鼓励农业生产,严惩土豪恶霸,政绩突出,深得民心。42岁时陈表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为弱者、善者昭雪冤狱...……更多
古代县官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但凡知县脑袋正常,都不会轻易得罪举人,因为举人的前途不可限量,甚至会影响知县的未来,如此,七品知县怎会轻易得罪呢?下面,我们就聊聊举人这个神奇的“身份”,到底有何不同。1、举人“炼成不易”,前景无限(1...……更多
清朝时期吏部是如何任用官员的?具体分为六种情况
...编修。而进士则要按成绩划分等次,或授各部主事,或授知县。至于非正途出身者,需具体考察,然后根据实缺,或授予官职,或划归候补。补班。归入这个班次的都是属于已经获得实授的官员,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开缺而需要重...……更多
...元徵是康熙丁巳科举人、戊辰科进士,曾担任山东夏津县知县。除此之外,据家谱等史料记载,宋元徵的多位后代都曾中过举人。例如他的长子宋嗣炜是康熙甲午科举人,曾任内阁中书;他的次子宋嗣燕附贡生,曾任四川叙州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