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09: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因此,古公亶父首要任务在于让周国在岐山站稳,史书说他已有剪商之谋,应是后人粉饰之语。

古公亶父妻子叫“太姜”,说明他与西北羌人联姻;儿子季历妻子叫“太任”,这是与商朝贵族联姻。背后拥有强大政治力量支持的季历,如何面对他族呢?史记中说季历“脩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就是“道义服人”,但竹书纪年记载季历“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伐燕京、无余、始乎之戎”等,说明周人开始武力征伐周围狄戎部族,这是“以武服人”。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姬昌的祖与父,一个求“稳”、一个求“战”,那么到了姬昌时代,周国战略核心有无变化?根据史记记载,姬昌与季历一样都是“以德服人”,崇侯虎谗言纣王时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殷本纪中说纣王不修德、姬昌修德,所以纣王失国、周人得国。以史记看,姬昌求“德”,恰如“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中国传统。

但问题是: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道义服人”还是“以德服人”,都要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之下,因此史记对季历、姬昌道德服人的叙事显然不太可信,既然如此,姬昌到底采取什么战略,又如何做到“天下三分有其二”?对此,陕西周原甲骨文揭开谜团。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称王之后攻伐商族盟友

姬昌称王之后,所采取的战略是攻伐商朝方国,乃至攻打商朝王畿范围内的商朝方国,史记对此记载的比较清楚,也能与左传、诗经等文献印证。

根据史记记载,姬昌继位之后,“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吸引了一大批贤达归附,并且诸侯向之。于是,崇侯虎向纣王谗言,姬昌被囚羡里。

姬昌出狱之后,首先解决的是“虞芮之讼”,就是虞国与芮国被周人道德感化。诸侯听闻这件事后,感慨的说“西伯盖受命之君”。以清华简、传世史书等记载看,实质就是姬昌称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姬昌称王显然是明确的反商。解决虞芮之讼与姬昌称王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下文还有论述。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在此之后,姬昌开始攻打商朝方国,史记记载“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其中耆国即黎国,在山西长治西南,距离位于如今河南淇县的朝歌非常近,属于王畿范围内的方国;邘国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距离朝歌也很近;崇国位于西安老牛坡遗址,是商朝经营西部的据点。

因此,姬昌称王后的战略是“战”,攻打犬戎、密须,应是剪除周围强大的或已臣服于商朝的势力,之后开始直接攻打商朝方国,甚至王畿范围的方国——商族铁杆盟友。灭亡崇国的第二年,姬昌去世,留给姬发一个强大的周国,以及一个摇摇欲坠的商朝。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称王之前姬昌剪商战略

逸周书、论语等记载,姬昌臣服于商朝时已“天下三分有其二”,比如逸周书“天下三分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但以史记记载,姬昌称王之前只是积德累善而已,然后诸侯向之,并未动刀动枪。那么,姬昌难道真的“以德服人”,然后“天下三分有其二”?

答案当然不可能,这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没有进入史书,陕西甲骨文揭开了其中的谜团。

上个世纪,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31号墓地中出土一件“文王玉环”,上书“文王卜曰:我眔唐人弘战贾人”,即姬昌联合唐人攻打贾人。学者王晖考证指出,姬昌攻打贾人之事不会太晚,应在伐黎伐邘之前,且在姬昌平虞芮之讼前。总之,在虞芮之讼前,姬昌已有军事征伐,并非史记所说的“以德服人”。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更为重要的是,在陕西宝鸡周原遗址中,考古发现一批“周原甲骨文”,其中有相对更全面的姬昌军事行动,填补了史书空白。

首先,周原甲骨文中有“伐蜀”与“克蜀”,即姬昌最终征服了蜀国。无疑,这个蜀国就是牧誓八国中的蜀国,被周人征服之后,后来参与武王伐纣。当然,这个蜀国是在汉中一带,还是四川成都附近的三星堆遗留势力,这一点还有不小的争议。

其次,周原甲骨文中有“征巢”,巢国是位于吴楚之间的小国,大致在今天安徽巢湖县,春秋时期有不少记载。当然,因为此巢国距离宝鸡太远,因此有人怀疑姬昌攻打的巢国是后世卫国一带的巢国,但后世卫国在朝歌、殷墟一带,姬昌称王前显然不可能打到这里。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关于姬昌能否打到安徽巢湖县,诗经中有“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等,汉代学者认为《周南》、《召南》是姬昌对江汉流域的开拓,以及教化当地的史实。汉代大儒郑玄考证指出:“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于时天下三分有其二,以事服殷。”

其实,陕西宝鸡看似距离巢湖县很远,但实际上只要达到汉中,就能通过“汉水”到达江汉平原,乃至抵达安徽一带。古史中的泰伯奔吴未必是真的,但可能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演绎。

除此之外,周原甲骨文上还有“其于伐㝬夷”,以及楚人臣服“以子事文王”等。其中,楚人臣服于周人,理应与周人征服江汉一带有关。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综上可见,因为季历时期武力征伐,征服了西北一带,杀伐太重,所以姬昌继位之后,改变季历时的暴力手段,采取安抚为主,这就是史书上所写的姬昌“积德行善”,但对西南、南方江汉流域采取军事手段征伐,由此达到“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古史中将泰伯奔吴,视为古公亶父经营东南、迂回剪商战略,这应该不太可信,更可信的应该是姬昌经营南国,既给周人奠定伐商物质基础,又能提供迂回攻打商朝的战略可能。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可能将姬昌战略安排,放在了古公亶父头上,并将之与泰伯联系了起来。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姬昌征服西南、南方之后,势力达到“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已可以与商朝抗衡后,但姬昌还要处理一件事,就是商朝实力毕竟还很强大,需要防止商人攻周。想要实现这一点,就与虞芮之讼有关了。

因为虞芮在潼关崤函一带,天险之地,姬昌解决虞芮之讼,让虞芮臣服于周,就控制了这一天险,于是就不太担心商朝攻周。同时,姬昌数月攻打位于西安的崇国,要拔掉商朝西北的据点时,崇国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援助,原因在于天险阻挡了商朝援兵。

所以,解决虞芮之讼,控制天险之后,姬昌受命称王,正式竖起反商大旗,开始攻打商朝的邘国、黎国、崇国等。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总之,姬昌剪商战略可以总结为两个阶段:称王之前,对西北部族“积德行善”,以安抚为主,但对西南、南方江汉流域采取军事手段征伐,最终让这些地方臣服于周,并在其后派兵跟随武王伐纣;称王之后,姬昌开始积极攻打商朝方国,一度打到了商朝王畿之地。最终,随着姬昌死去,剪商大业由武王完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5: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海谜案:大禹治水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有人说“大禹是条虫”?
...”,此言一出,震惊天下!其实,虽然目前已经因为殷墟甲骨文的出现,使质疑商朝的声音基本消除了,但也造成国际上只认可殷墟盘庚3300年历史…而对5000年以上华夏史则持观望态度,
2023-08-23 11:17:00
“泰伯奔吴”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帝乙会传位纣王
...原因,也就更能明白帝乙为何传位商纣王了。古公迁岐:甲骨文改写认知因为狄戎侵袭,古公亶父率部从豳(bin)地迁到岐山周原,在此营建城邑、开垦良田,成为周人崛起的根据地,此时为商
2024-02-27 07:52:00
甲骨文记载的伐蜀伐羌,具体在哪个位置
甲骨文记载的伐蜀伐羌,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川西蜀、羌一、姬周建立豳氏国,其后甲骨文中始有“羌”这里对有位读者的留言进行的回应。有读者留言,说“武丁时妇好伐蜀,三万大军。要从甲骨文中去
2024-10-10 12:27:00
晋国的起源与变迁:从唐叔虞到晋文侯的崛起
...地,襄汾县境内则有著名的陶寺遗址。陶寺遗址“晋”的甲骨文为“两箭簇插入箭匣”之形,《集韵》:“晋,子贱切,音箭。”古时晋、箭的发音是一样的,两者渊源颇深。本义跟“习射”有关,
2024-01-30 21:42:00
聊聊商周古竹国
甲骨文金文所见古竹国,文献中称作“孤竹”或“觚竹”,是商周时期的北方诸侯国。《尔雅·释地》记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觚竹在北。”《史记·齐太公世家》
2024-06-21 16:09:00
...也从车上跌落。“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体系,只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沿用至今。”何毓灵讲解到,殷墟已出土15万余片甲骨,单字约4500字,虽然只破译了1500多字,关于祖先
2023-07-11 10:53:00
清华大学破译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找不到夏朝
...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西邑”的地方,而在一些已经破译的甲骨文里也经常会出现“西邑”这两个字。在这批竹简出土之前,专家们一直无法得知“西邑”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地方。但随着《尹诰》和《
2024-08-31 13:54:00
甲骨文上发现反常,商朝果然不叫“殷”
...者还是两者共存?显然,想要揭开谜团,最好的办法是在甲骨文中寻找,而甲骨文给出的回答却颠覆传统认知。甲骨文给出真相 过去百年,大约一共发现17万枚甲骨文,但其中对商政权的称呼
2024-06-08 16:36:00
历史上的商朝到底是什么样
...考古已经发现了很多商朝的遗迹,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甲骨文在殷墟的出土。在河南的安阳,在这以前发现了甲骨文:一共出土了十几万片甲骨文,从这些甲骨文中,总结出了4000多个汉字,
2023-05-11 2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