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棣的谥号之谜,为何称其为‘文皇帝’而非‘武皇帝’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世称永乐大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第五次北征蒙古,崩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更多
中国皇帝简称:汉隋用谥号、唐元用庙号、明清用年号
...彻进行首创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通常情况下一个封建皇帝不止有一个年号,因为每当遇到一些天降祥瑞的重大事情时,都要将年号更改,比如汉武帝本人就先后用过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更多
古时候的皇帝,号称九五之尊,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皇帝的名字得避讳,不能乱叫,更不能乱写,比如某个皇帝的名字中有一个“玄”字,当朝的读书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避开这个“玄”字。皇帝的名字是忌讳,但与此同...……更多
隋炀帝之后为何没人称帝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皇帝的简称,比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但是有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隋炀帝之前都称帝,隋炀帝之后都变成宗、祖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是简单的为什么自隋炀帝后没...……更多
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王,得到的就是坏庙号和坏谥号。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是唯一一位得到庙号圣祖,谥号仁帝的皇帝。根据庙法和谥法,庙号圣祖和谥号仁帝几乎都是最顶级的,简直是千古帝王中的千古帝王。这位皇帝就是大清王朝第...……更多
历史上的在帝王死后,谥号为何越来越长?
中国古代的皇帝呢,死了之后一般都会设立庙宇,让子孙来祭祀,所以就会有庙号,比如说唐玄宗的庙号就是玄宗,其实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唐太宗、明成祖,虽然史书里面都是用的这个名字,但是人家生前根本不这么叫,人家...……更多
明朝哪位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得到仁宗庙号
...古以来,帝王都会有谥号和庙号,在隋朝以前,庙号对于皇帝来说是个稀罕物,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够有庙号,只有那些有所作为或者立有大功的皇帝才会被上庙号,这样他们就可以单独立庙被后代祭祀,否则在几代之后就要...……更多
南北朝的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呢
在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近500个皇帝,由于时间跨度大,朝代和皇帝数量太多,我们一般会使用朝代+谥号或庙号+姓名的方式来做区分,例如汉武帝刘彻,“汉”为朝代,“武”为谥号。其中,能够获得“武”这一谥号的皇帝,显...……更多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朓,赵匡胤的高祖父。960年,赵匡胤称帝后,追谥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赵珽,赵匡胤的曾祖父。960年,赵匡胤称帝后,追谥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赵敬,赵匡胤的祖父。960年,赵匡胤称帝后,追谥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更多
简介唐朝及武周二十二位皇帝
...、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二十二位皇帝,国祚289年(含武周15年)。唐高祖李渊生卒年:公元566-635年,享寿69岁在位时间:公元618-626年,在位8年称太上皇:公元626-635年,共9年父:北周唐国公李昞(追尊为...……更多
明朝时期朱允炆的庙号是什么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朱元璋死前,因他的长子朱标已经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成为明朝第二位...……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孝宗皇帝晋穆帝、宋孝宗和明孝宗的比较
前面小编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九位庙号为“中宗”的皇帝,一般能上庙号为中宗的都是中兴之主,但发现只有商王太戊和汉宣帝刘询是真正的中兴之主,其他的根本名不副实,乱上庙号,有几个甚至是荒淫无度,残暴不仁的垃圾...……更多
从唐朝开始,皇帝为何不称呼谥号,改以庙号称呼?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历史上对于皇帝的称呼常用的有谥号、庙号和年号三种。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唐朝之前的皇帝常常以谥号作为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到了唐朝之后,对于皇帝的称呼改做了...……更多
庙号、谥号与年号: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称呼背后的故事
在学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汉朝的时候皇帝都是什么什么帝,比如文帝、武帝、景帝;而唐朝的皇帝都叫什么什么宗,比如太宗、高宗、玄宗;而到了明朝又是洪武,永乐,崇祯。为什么皇帝的称呼一直变来变...……更多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称呼皇帝的方式:年号、庙号和谥号。然而,这三种称号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同时期的皇帝会使用不同的称号?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代帝王称号的奥秘。谥号、庙号和...……更多
为什么我们现在称呼杨坚时,只用谥号来代替?
杨坚死后的庙号是高祖,谥号是文皇帝,活着时用过开皇、仁寿两个年号,可为什么我们现在称呼杨坚时只用谥号来代替呢?大部分时候,我们都称其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而开皇帝、仁寿帝这样的称呼更是见不到。究其...……更多
朱棣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为何谥号是文,而不是武?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初为燕王,后起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使帝系由太子朱标一系,转到自己一系。明成祖朱棣这一生,可以说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路上。登基之前,...……更多
2022-12-20 12:50谥号,就是,是在
...邦被叫了两千年汉高祖,其实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这在称刘邦为“汉高祖”的《史记》和《汉书》中都写得很清楚:“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明...……更多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嫡的差异。既然没有差别,大明王朝的太庙之中为何一个皇帝只能配一个皇后呢?比如明世宗朱厚熜,前后有三个皇后,四块神主牌摆在一起,大家没事打打牌不好么?然而实际上,大明王朝有为数众多的皇后、皇太后甚...……更多
古代皇帝有些称庙号,有些称谥号,有些称年号是为何?
我们平时聊到皇帝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这皇帝的称谓非常迷惑,到底怎么称呼这个皇帝呢?大家脑子里就依稀出现了诸如名字、年号、庙号、谥号之类的词汇,但是啊,又觉得有点迷糊,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捋一下。在封建时代...……更多
为何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称为某帝,唐朝以后都称某宗
史书称呼皇帝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唐朝以前称呼皇帝都是某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而唐朝及以后称呼皇帝则是某某宗,如唐太宗、宋神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称呼某某帝是称皇帝的“谥号”,称某某宗是称他...……更多
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区别,明朝是分界线
后人对中国历史上皇帝们的称呼一般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按照“谥号”、“庙号”、“年号”来称呼。谥号是后人对一个皇帝生前功过的评价。比如,历史上汉朝的皇帝们死后,后人对他们的尊称大多用的是谥号,如汉高祖刘...……更多
刘邦到底叫太祖还是高祖,庙号和谥号分不清
...搞混淆。常见的像刘邦的庙号为“汉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为何司马迁和班固在史书里还称他为“高祖”而不是“太祖”呢?今天,我们就借“刘邦到底该称呼为太祖还是高祖”一事来聊聊传统文化中,很容易被人混淆...……更多
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谥号与庙号有何不同?
...“庙号”与“谥号”弄混,以致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何有的皇帝称“XX帝”,而有的则称“XX祖、XX宗”。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何唐朝以前多称谥号,而唐朝以后多称...……更多
2022-12-16 15:25庙号,谥号
清仁宗、清宣宗、清文宗、清穆宗、清德宗是哪个皇帝的庙号呢
...的机构和官职设置,往往容易张冠李戴;二是各个朝代的皇帝五花八门的称谓,往往容易交叉混淆。对于第一个障碍,我写有《中国历代政体研究》,有机会再分享给大家,今儿就专门说说后一个障碍。举个例子,清朝,一般人...……更多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字谥号”的皇帝,这么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他的身份太“拧巴”,导致他可选的谥号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题干分解成五个话题,层层推进:刘秀的自然身份、东西两...……更多
中国古代帝王称号探秘:从庙号到年号,皇权象征的演变
...的一面,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政治符号。古代皇帝有各种称号,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有的皇帝自称为“皇帝”,体现了其强大的政治权威和统治地位;有的选择“宗”作为自己的称号,...……更多
古代皇帝称谓演变:从‘帝’到‘宗’,再到‘年号’
因为古代皇帝地位显赫不能直呼其名,所以为了方便称谓就会采用各种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可以称“帝”,也可以称“宗”,甚至也可以用“年号”来称谓。纵观整个历史情况,在唐之前的皇帝多会被称“帝”,在唐至明清...……更多
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被称为帝,如汉武帝、隋炀帝;唐宋时期的皇帝又常被称为宗,如唐太宗、宋仁宗;而到了明清又变得既无帝也无宗,如洪武、康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小常识,但这是为什么呢?这些称谓的变化,源...……更多
聊一聊历史上五位穆宗皇帝
...褒扬的庙号,也即“布德执义曰穆”。对于庙号为穆宗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有所作为的。但是,这些皇帝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英年早逝。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五位穆宗皇帝。一、汉穆宗刘肇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