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5 20: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在某些“专家”的眼中,皇后就是皇后,没什么元配和继室的区别。她们所生的儿子在继承顺序上也应该一视同仁,没有什么元嫡和继嫡的差异。既然没有差别,大明王朝的太庙之中为何一个皇帝只能配一个皇后呢?比如明世宗朱厚熜,前后有三个皇后,四块神主牌摆在一起,大家没事打打牌不好么?

然而实际上,大明王朝有为数众多的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为了自己的牌位能够进太庙而煞费苦心。可是哪怕皇帝本人有遗诏,并非“元配”的中宫皇后还是进不了太庙。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明代皇后的谥号。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从帝谥:明代皇后的最高荣耀

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后来说,“从帝谥”都是判断一个皇后地位的基本标准。什么叫从帝谥?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死后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他的元配吕氏死后的谥号就是高皇后,这里的“高”就是所谓的“从帝谥”。

汉武帝刘彻在位之时,发生了一场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太子刘据被逼起兵造反,兵败自杀。而卫皇后也不得已自杀以明志,武帝驾崩后,新皇帝也没有给她上谥号。直到太子之孙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后,才为曾祖母上了一个独立谥号“思”,称思皇后。

东汉以后,皇后的谥号从单纯的“从帝谥”变成“从帝谥+独立谥”。举个例子,比如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氏,谥号为明德皇后,即明(从帝谥)+德(独立谥)。

一直到宋朝,皇后谥号大抵都是如此规律。然而此时“从帝谥”的标准并不算严格,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元配皇后杨氏的谥号是“武元皇后”,继后杨氏的谥号是“武悼皇后”,都可以用那个“武”字。到了元朝,皇后只有独立谥号,比如元世祖忽必烈的察必皇后,谥号是“昭睿顺圣皇后”,和忽必烈的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没有什么关系。

等到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一心恢复汉唐旧制,那么明朝皇后的谥号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大明皇后的标准谥号

蒙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即册立王妃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是大明王朝第一位皇后,也是后世历代皇后的楷模。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初十日马皇后崩,八月二十日朱元璋为老妻上谥号曰“孝慈”,称孝慈皇后。这个很好理解,皇帝依然在世,已故皇后自然谈不上“从帝谥”。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出十日朱元璋驾崩,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为祖父上谥号为“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从帝谥为“孝慈高皇后”。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变化,因为皇后谥号变成了独立谥+从帝谥。朱元璋的谥号虽然很长,但最关键的那个字是最后“皇帝”前面的那个“高”字。所以马皇后的谥号就是孝慈(独立谥)+高(从帝谥)。朱棣篡位之后,为了抬高自己的正统地位,将朱元璋的谥号从13个字增加到17个字:“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又将马皇后的谥号增加到13个字:“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朱棣驾崩后,继位的仁宗朱高炽为他上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当时也和马皇后一样给了一个两个字的谥号“仁孝”。现在朱棣谥号确认之后,仁孝皇后的谥号也改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简称仁孝文皇后。至此之后,13个字就成为后世明朝皇后的标配。

仁宗驾崩后,继位的宣宗朱瞻基为他上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自孝慈高皇后、仁孝文皇后以来,仁宗皇后张氏是第一个比皇帝活得长的皇后,死后谥号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废后能不能有谥号?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英宗朱祁镇为他上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皇后孙氏谥号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但是在宣宗这儿,出现了两位“从帝谥”的皇后。

当朱瞻基还是皇太孙的时候,皇太孙妃并不是后来的孝恭章皇后孙氏,而是山东济宁人胡善祥。至于孙氏,虽然和朱瞻基算是青梅竹马的爱情,但却只是皇太孙嫔。仁宗继位后,朱瞻基进封皇太子,胡氏进封皇太子妃。等到朱瞻基继位,胡氏也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后,孙氏则为贵妃。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然而朱瞻基和胡氏成婚多年,虽然有过两个女儿,却始终没有儿子。就在这个时候,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下皇长子朱祁镇。为了确保这位皇长子成为无可争议的皇太子,胡皇后被迫退位,让孙贵妃成为皇后。

胡氏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十一月去世,当时孙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在她的打压之下,胡氏不但没有获得谥号,甚至只是以妃嫔礼进行安葬。

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不过等到孙太后一死,她的媳妇明英宗钱皇后就提出要恢复胡氏的皇后封号。钱氏当然有私心,因为她也没有儿子,深怕自己布胡皇后的后尘。而明英宗为了杜绝皇太子朱见深生母周贵妃的僭越之心,同意了钱皇后的建议。

最终胡氏的谥号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虽然和孙氏13个字的谥号相比,胡氏9个字的谥号略显寒酸。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标准的独立谥+从帝谥的谥号,恭让章皇后之中的“章”字,是多少皇后奋斗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严格意义上来说,胡氏不算废后,因为她是主动退位,真正的废后是没有谥号的。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皇帝生母能否从帝谥?

英宗驾崩后,继位的宪宗朱见深为他上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正如上文所说,新皇帝生母并非钱皇后,而是周贵妃。由于宪宗是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庶长子身份登基的皇帝,他的嫡母钱氏和生母周氏之间必然会有一番激烈的名分之争。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六月钱氏去世,周氏全力以赴阻止钱氏和英宗合葬,目的自然是不想让钱氏“从帝谥”,更进一步不想让她祔享太庙。

这不单单是一场名分之争,更将对后世皇帝嫡母和生母的地位起到示范性作用,因此文官集团同仇敌忾,全力以赴对周太后的野心进行阻击。最终钱氏仍然得以从帝谥祔享太庙并与英宗合葬,谥号为“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但是文官们也付出了代价,日后周太后去世之后,也可以拥有和孝庄睿皇后一样的待遇。

宪宗驾崩后,继位的孝宗朱祐樘为他上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为祖母周氏上尊号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崩。礼部按照当年的承诺,为周氏上谥号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这位孝肃睿皇后恐怕没有想到,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孙儿朱祐樘否决了这个谥号。最终周氏虽然可以与英宗合葬,但谥号被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不但“睿”被取消了,名号也从皇后变成了太皇太后,祔享太庙自然更不可能。

孝宗的做法,虽然对不起祖母,却符合礼法。周氏既然没做过一天皇后,死后自然也不能被追谥为皇后。当然孝宗并不是探照灯只照别人,他自己的生母明宪宗纪淑妃的谥号也只是:“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

继后能否从帝谥?

孝宗驾崩后,继位的武宗朱厚照为他上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二月,武宗的嫡祖母,宪宗的继后王氏去世。上文说过宣宗孙皇后其实也是继后,但她可以“从帝谥”为孝恭章皇后。那么王氏作为继后,能不能从帝谥呢?

宪宗的元配皇后吴氏,婚后一个月就被废黜,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去世。据说当时大太监刘瑾建议以庶人之礼将其安葬,遭到了大学士李东阳等人的强力反对。最终明武宗一锤定音,将吴氏以皇妃的礼仪进行安葬。这样一来,宪宗继后王氏自然可以从帝谥为:“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武宗驾崩后,因其无嗣,由其堂弟兴世子朱厚熜入继大统,并为皇兄上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作为明朝最折腾的皇帝,朱厚熜一改历代先帝的深情人设,前后共册立了三位皇后。

元配陈氏,落第老生员陈万言之女,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册封为皇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陈皇后有孕,朱厚熜却当着皇后的面和顺妃张氏打情骂俏。陈皇后气性很大,一怒之下动了胎气,最终因为小产在当年十月不幸去世。朱厚熜对陈皇后余怒未消,赐了一个恶谥:“悼灵”。

当年十一月,朱厚熜下旨册封顺妃张氏为皇后。这位嘉靖皇帝当真是无情之极,要知道此时距离悼灵皇后去世尚不足三个月。仅仅过了六年,张皇后就因为“侮肆不悛”的理由,在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正月初六日被皇帝废黜。两天后的正月初八日,朱厚熜下旨册封德嫔方氏为自己的第三任皇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经过礼部尚书夏言的据理力争,悼灵皇后的谥号被改为“孝洁”。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皇后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方皇后之死,是否真的如野史所说是朱厚熜坐视宫中失火将其烧死。嘉靖皇帝给这位第三任皇后上了一个不错的谥号:“孝烈”,接下来准备再做一件惊世骇俗之事,让孝烈皇后神主牌位先到太庙给他自己占位置。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朱厚熜靠着“大礼议”,一步一步把亲爹兴献王朱祐杬的名号从“叔父兴献大王”变成“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再到“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以睿宗的庙号祔享太庙。

明朝太庙是九庙制度,也就是正殿之中只放九块神主牌位。睿宗祔庙后,太庙中的九块牌位如下: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睿宗朱祐杬和武宗朱厚照。

朱厚熜虽然现在是胜利者,但他也知道老爹那个所谓的“睿宗”有多水,他老人家一直担心自己一死,睿宗的牌位就会被扔出太庙。现在孝烈皇后去世,机会来了。朱厚熜先是要求将方皇后的葬礼按照“元后”的标准进行操办,接着便提出孝烈皇后应该升祔太庙。

太庙的位置已经满了,太祖和成祖又是百世不祧,现在孝烈皇后代表朱厚熜进太庙,只能把血缘关系最疏远的仁宗牌位移出正殿,放进祧庙。经过大礼议的打击,文官们在皇帝面前早已不堪一击,略作抵抗便败下阵来,不得不同意将仁宗牌位挪走。

己卯,诏议孝烈皇后升祔礼。时礼部以孝烈皇后忌辰祭礼未定,请上裁。上曰:“奉先殿未设后位,朕已前虑矣。尔等执泥弄文,不思大义。虽主祔庙庭,视朕犹闰位。然今正礼,必奉迁仁宗主。奉先殿设后位,即朕庙次乃可耳。礼部其即会官从正归一议闻。”—《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六十六》

大明王朝皇后、太后很多,可是从帝谥的荣耀却非常少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驾崩。他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孝烈皇后在太庙中的牌位,表示方皇后就是元后,应该从帝谥。但是文官们忍了嘉靖皇帝那么多年,现在一朝翻身做主人,谁还拿他的话当回事。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正月,新继位的裕王朱载坖(即明穆宗)同意了礼部官员的建议,将孝烈皇后的神主牌位迁出太庙,而以孝洁皇后祔享太庙。

孝烈皇后虽曾正位中宫,然非元配。今先已祔庙,又奉孝洁皇后同祔。则二后并配,非祖宗旧制。若因孝烈皇后先祔而遂使孝洁皇后不得升祔。则舍元配而祔继配,亦非祖宗旧制。—《明穆宗实录卷二》

当年二月,朝廷为为孝洁皇后上谥号为“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孝烈皇后上谥号为“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可怜孝烈皇后正位中宫十多年,又为朱厚熜在太庙之中抢占了十多年的位置,最终还是要让位于元配陈皇后。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能不能“从帝谥”,有的时候不是礼法层面,而是政治层面的斗争。比如上文提到的宪宗生母:孝肃太皇太后周氏(明世宗即位后将其改谥为孝肃皇后),当年既然有祔庙的约定,现在如果做不到,何妨像“恭让章皇后”胡氏那样,给一个9个字的谥号“孝肃贞顺康懿光烈睿皇后”呢?反正胡氏也没有祔庙。

但是文官们就是不肯,为什么呢?还不是宪宗在位期间把他们打压得太狠么?明世宗方皇后同理,先帝心心念念要让孝烈皇后祔庙,文官们为什么不肯?是因为世宗对待他们,比宪宗还狠。好在继位的明穆宗守住底线,没有把他祖父睿宗的牌位挪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01:56: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大明,荣耀,王朝,太后,皇后的资讯:
聊聊称为女中尧舜的朱高炽的皇后张氏
...仁宗朱高炽的原配皇后,营城侯张麒之女,可惜的是这位大明仅次于开国皇后马氏的张皇后没有留下名字和生辰,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张氏从世子妃到太子妃,从太子妃到皇后,从皇后
2024-07-08 16:38:00
孙皇后三立明朝皇帝,她的故事有何独特之处
...皇帝所配皇后各有千秋。马皇后是朱元璋最爱之人,也是大明王朝最早确立起来的皇权象征;徐皇后是朱棣最信任之人,也是大明王朝最具远见卓识的女性政治家;张皇后是朱高炽最依赖之人,也是
2023-10-06 16:04:00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的手工艺品,在民间贩卖的时候,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实在是太多了。这些皇帝的作为大多数都是比较荒唐的,可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位皇太后站出来管管自
2023-04-23 19:28:00
此女子被称为“女中尧舜”,辅佐了大明三代帝王
...,这位出身并不高的小女子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纵观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有此丰富经历和深厚资历对的女子,仅此一位,绝无二人。在最初成为皇太子妃(燕世子妃)时,张氏的丈夫朱高
2023-07-04 14:10:00
一个喜欢老阿姨的痴情皇帝,大明王朝在他这里差点绝嗣
成化十一年,大明的皇帝朱见深马上就要奔三了。对于现代人来讲,可能正是奋斗的年龄,可对于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古代,老朱同志很尴尬呀!朱见深并不害怕死亡,而是现在还没有儿子,担心自己
2023-01-18 12:39:00
张太后:明朝的守护者与稳固者
《大明风华》讲述了孙若微身为建文旧臣之女,在靖难之役的屠杀中获救。十年后入宫企图刺杀朱棣,却意外遇见了皇太孙朱瞻基并相爱,最后历经了五帝六朝,数次拯救大明于危难中。在这部剧中,不
2024-01-13 10:22:00
清朝皇帝为何供奉明朝太后
...奉?这背后又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隐情。一、贫民太后 大明嘉靖年间,京郊漷县有一贫困户,因为家徒四壁,便将幼女李彩风送入宫中做了婢女,机缘巧合之下被嘉靖皇帝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垕。
2024-04-25 15:25:00
...不该插手的则不越雷池半步,这绝非易事。在独夫治国的大明王朝,太后们能为国家做到如此,也应得到后世的尊重。 马皇后的表率作用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义军后
2023-04-21 15:34:00
梃击案背后的真相:万历皇帝的毒计与大明王朝的权力纷争
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历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一系列打破传统规则的特例,比如朱棣篡位、朱祁钰替代兄弟继承等。这些非正常的传承过程往往伴随着你死我活的宫斗。在
2023-12-14 18: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