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三部正史闹出两个笑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6: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史记》和《汉书》的《高祖本纪》的第一句是一样的:“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

这两本史书中的“高祖”,说的都是“汉高祖”刘邦。如果刘邦九泉之下有知,听到自己被叫了两千多年“汉高祖”,肯定会穿越回去,先把司马迁多切几刀,然后留下遗诏,严禁姓班的读书认字,更不许他们修史。

刘邦被叫了两千年汉高祖,其实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这在称刘邦为“汉高祖”的《史记》和《汉书》中都写得很清楚:“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明知道刘邦是“汉太祖高皇帝”,却一定要写成“汉高祖”,也不知道司马迁和班固是咋想的。他们故意误写,让后来的“汉高祖”有点无处存身的意思了:虽然我是匈奴人,但也是汉家外孙,而且我还姓刘,为什么我这个汉高祖没有存在感?

那位自称汉高祖而不太被承认,也不广为人知的汉高祖叫刘渊,字元海,因为犯了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房玄龄主持编纂《晋书》的时候不敢直呼其名:“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刘元海)以永嘉四年死,在位六年,伪谥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墓号永光陵。”

房玄龄说刘渊的谥号庙号都是伪号,这是按照修史规矩,站在晋朝皇帝的角度评价同期人物,虽然不公允,但规矩就是规矩,清朝人修《明史》,也是以朱家为正统。

房玄龄虽然按照修史规矩称刘渊之汉为“伪”,但却不能否认他姓刘——两汉三国时期的匈奴平民好像没有姓氏,单于也只有氏而没有姓,所以从挛鞮氏冒顿单于之后,匈奴皇族以刘为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汉朝不断和亲,于是就出现了某位单于的祖奶奶是汉人、奶奶是汉人、母亲是汉人的情况,其匈奴血统只剩下了八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刘渊干脆连匈奴名字都没有了。

汉丞相曹操(后被追尊为魏武帝)将於扶罗单于部族一分为五: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於扶罗之子、左贤王刘豹为左部帅,刘豹生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那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渊。

如果说历史上真有汉高祖,那么他只能是刘渊而不是刘邦,事实上汉朝“三祖五宗”之说,就是来自刘渊: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孝惠帝刘盈上的尊号;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是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上的尊号;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就是汉高祖刘渊追尊的——刘渊这个汉高祖的后代没有将自己与刘邦、刘秀、刘备相提并论,实际是因为刘渊建立的“汉赵”存续时间太短了。

刘邦被叫了两千年汉高祖,虽然可能是把谥号和庙号搞反了,但总算还不算离谱,而号称“修纂时间最长、最严谨”的《明史》闹出的大笑话,让人对名气很大的张廷玉的治学态度和数学知识产生了怀疑。

《明史》是否严谨,史学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看法一,《明史》修纂近百年,就是为了编造谎言抹黑明朝帝王将相;其二,为了精益求精,所以从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开始,直到乾隆四年向皇帝进呈定稿,一直在修正谬误,所以该史最为客观公允可信。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们看《明史》第一篇本纪,就会发现清朝对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评价还是极高的:“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

《明史》用了几百字夸奖朱元璋而没有半字批评,可能跟康熙皇帝十分崇拜朱元璋有关——康熙和乾隆祭拜明孝陵都是大礼参拜,并称其“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可见抹黑明朝之说未必完全可信。

《明史》对明朝前期中期的皇帝评价都很高,甚至对明武宗朱厚照也不全是批评:“明自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第一个年号)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朱厚照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简称毅皇帝)手除逆瑾(刘瑾),躬御边寇(大战鞑靼小王子),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大明世袭大明建州卫指挥使爱新觉罗家族创建的清军是,打着“为大明平乱,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主中原的,所以对南明政权的评价都不高,对李自成张献忠以流寇视之,自然也没有好话。

为了表示对南明以及张献忠“大西”、李自成“大顺”的仇恨,清朝史官有骆驼不吹马,就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明崇祯皇帝的“怀宗、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简称庄烈帝)”谥号和庙号,是顺治(实际是多尔衮主持)追尊的,南明给他的庙号是思宗、毅宗、威宗。

《明史》认为明朝之亡,不全怪崇祯:“庄烈帝励精有为,视武宗何啻霄壤,而顾失天下,何也?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清朝修史,当然不会说明亡于清,他们找了两只替罪羊,一只叫李自成,另一只叫张献忠,尤其是对张献忠的描述,更是夸张得离谱:“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六万万是多少,这个不用笔者解释:明初人口为六千万,明末人口在一万万五千万到两万万之间;清朝初期人口为六千万到七千万之间,最高峰达到四万万(有一说为两万万,好像不太对)——张献忠把明朝和清朝人口加起来都杀了,恰好是六万万。

“严谨”的《明史》闹出这么大的数字笑话,还真不能怪张廷玉,要怪也只能怪乾隆皇帝,和珅和纪晓岚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也面临过张廷玉的无奈:乾隆自认为无所不知,喜欢在臣子进呈的书籍中挑出一些错误,以显示自己高人一头,臣子们投其所好,故意留下一些错字和纰漏,以备皇帝纠正。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张廷玉、和珅、纪晓岚在编修书籍的时候故意留下的谬误,被乾隆发现,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乾隆越老眼越花,有些错误根本就看不出来,于是结果就悲催了:皇帝亲自审定的史书,有错误也不能说、不能改了!

《史记》和《汉书》称刘邦为汉高祖,《明史》说张献忠杀人六万万,煌煌正史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还真跟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清高宗纯皇帝弘历有关:刘彻是看过《史记》的,他对刘邦的高祖称号没有异议,后世也不好改;弘历“钦定”《明史》,六万万的数字,张廷玉明知不对也不敢改,于是笑话和谬误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在笔者看来,《史记》也好,《汉书》也罢,史官是知道刘邦庙号谥号的,而修《明史》的张廷玉,当然也知道明末有多少人口、张献忠战斗的区域有多大,而读者诸君看了这三部史书,肯定也是自有公论:称刘邦为汉高祖可能是简称,张献忠屠川杀人六亿,又该怎么解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6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起义,推翻暴秦,最后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汉高祖——刘邦,一起来看看他出生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话说,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月明星耀,星汉璀璨。月光静静地倾泻在一
2023-07-20 16:06:00
汉高祖刘邦开创繁荣的传奇人物与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汉高祖刘邦,创万世基业中国古代经历了许多的朝代,其中汉朝文化至今影响着人们,汉朝的传说,不管多久依旧存在着,而这一切都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出生在沛县丰
2023-10-19 15:28:00
刘备与刘邦究竟是什么关系,二人相差了多少年多少辈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其出生于约公元前256年,于公元前195年崩逝,享年六十一岁。其不仅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更是汉民族与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不仅在军事、政治等
2023-06-08 16:10:00
汉朝皇帝大多有龙阳之好,盘点西汉皇帝们和他们的男宠
...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啊。首当其冲的便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了,真是开了个极好的头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汉高祖与籍孺汉朝的这位开国帝王甚好男色,以后西汉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
2023-01-31 18:25:00
从荒唐皇帝到孝顺儿子:嘉靖皇帝与明显陵的故事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巩固朱家江山,效仿汉高祖刘邦,大肆分封子嗣为王,前往全国各地镇守。这些藩王去世之后,都在封地内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墓。所以直到今天,明朝的
2023-09-26 20:06:00
刘邦的庙号是太祖,为什么后世称呼刘邦为汉高祖?汉高祖怎么来的
后世之所以称呼刘邦为汉高祖,这其实是因为司马迁老爷子这样称呼,后来大家约定俗成,就这么继承了下来。如果按照严格的谥号来称呼,那刘邦其实就应该被称作‘汉太祖’。在解释汉太祖和汉高祖
2022-12-27 14:12:00
历史上最决绝的辞职:刘基与朱元璋
...夏的皇帝——三皇、五帝还有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等。说起来,朱元璋如此的气量和手笔,本身也是一件令人称赞的盛事。不久,历代帝王庙建好了,对供奉在位的帝王们的祭酒礼
2023-11-15 22:14:00
史上五大被黑最严重的帝王,个个雄才大略
...邦,下意识的会改掉一个音节,想到“流氓”这两个字。汉高祖年轻的时候放浪不羁,在品行和能力上被描写成了历代最差的帝王之一。《史记》中年轻时刘邦在乡里打架无人能敌,项羽曾经给刘邦
2023-07-02 10:13:00
为何没人说刘邦是千古一帝,而称赞汉武帝是千古一帝?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被称为汉高祖。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任(准确来说是第七任)皇帝,被称为汉武帝。然而在历史上,好像对汉武帝刘彻的印象比汉高祖刘邦的印象更深。而两个人在位期间干的事情
2023-06-11 1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