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史》里记载他:“少孤,力...……更多
宋朝一位才子,一生不婚娶不做官,以梅花做妻子,将生活过成诗
...己的妻子。林逋从小就是个神童,博学广识,尤其是诸子百家学说他最为擅长。当时男人苦读书,大部分都是为了考取功名,换得权力和财富。可是林逋读书,仅仅是为了学知识而已。他虽然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但是年纪还很小...……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加强中央君主专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最终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人思想的确立及人格的培养,起到...……更多
...,娘家的骄傲,学识涵养自是非同一般。小家碧玉虽饱读诗书,但读的书往往是大众读物,书目有限,知识的广度和涵养的厚度是不能与世家小姐相比拟的。气质样貌大,谓之大气,雍容;小谓之小巧,别致。两者的气质差异首...……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愚民”政策。愚民政策的源头就是从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儒学底蕴浓厚的家族,从小耳濡目染,对儒学有深刻的认识。后来他又四处游学,接触到了更多学派的思想,甚至思想对人一...……更多
唐朝“才女五姐妹”:为兴家世进宫侍君,宠极一时结局悲惨
...问之孙宋庭芬是河北清河人,虽然没有入仕做官,但饱读诗书,是个儒学之士,善于写诗作文,很有文采。他生有一子五女,满腹诗书的宋庭芬想好好培养儿子,做个有学问之人,以后能入仕做官,扬名家世,但偏偏儿子愚笨无...……更多
从‘处士’到‘议士’: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汉文人政治演变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作为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帝王,集百家之所长做得十分积极。虽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统一思想,但也未到不让民间出现“声音”。然秦始皇过后,二世上位,宦官奸臣当道,从处士横议变成了“忠臣不敢谏...……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窦太后为何反对他?
汉武帝成长为一代明君,成为中国的千古大帝,一路走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还不到10岁就被推上了皇位,他自然是不能够掌握到政权的,其实这还不如让他成年之后直接上皇位掌握实权开始执政来得更好,他从小就要被别...……更多
汉末诸侯刘繇地位或不亚刘备,太史慈是他部将
...就碰到,要么需要经过几代人累积的稀缺物。归根结蒂,诗书传家的传统,为刘繇提供踏上仕途的高含金量垫脚石。刘繇的祖辈父辈,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和诗书传家的传统而高官厚禄。刘繇的同辈本人,依靠宗室子弟的地位和...……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能在西汉的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不只是西汉,因为他所开创的适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汉后的朝代都予以了采纳。董仲舒也从西汉的名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更多
晋宋之交士族的衰弱失势是怎么发生的呢
...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出现了崇玄尚儒、内儒外玄以及杂取百家之学的家风,这种家风的形成是谢氏家族对于士族衰弱的反应与妥协。谢家家风在宋晋之际,依旧保持原有的尚玄“雅道”,《南史》便记载“谢氏自晋已降,雅道相...……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为何不焚书,反倒保留百家典籍?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更多
张一南:女诗人成为高级妃嫔
...汉经学源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中指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成帝朝才实际完成,只是出于其他原因才全部归功于汉武帝。此前没有先例告诉成帝,女性也可以拥有儒者的才学和胸襟。成帝见到班婕妤这样的人物...……更多
从小学生教到博士后,王立群这次为孩子讲《史记》
...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从1965年高中毕业到2005年踏入《百家讲坛》讲《史记》,这条路,王立群整整走了41年。12月10日,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携新作《读史记,成大器》现身北京,与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面对...……更多
真实历史中,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焚书坑儒?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更多
陪祭文庙:古代文人心中至高无上的荣誉
...经学发展。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汉武帝在位的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这个时候开始,儒家学说就成了读书人的标准答案。至于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要么取其精华,融入到儒家学说当中。要么从此被判定为异端,成为所谓...……更多
王氏世族百年繁荣的秘密
...武帝崇尚法家治国,初年举办“毁诸侯党礼法”、“罢黜百家,独尖儒术”等变法,使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工具。这为王氏世族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王吉是西汉中期最有名的儒学家,他涉猎广泛,对《诗经》、《尚书》、...……更多
谈北宋时期士人的华山隐逸思想
...句,林逋少时家贫,就是普通的一介布衣,青年时虽饱读诗书,但无心仕途,遂选择归隐,在游历江湖后在西子湖畔的孤山隐居,直到孤老,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朝廷对林逋厚爱有加,逢年过节都有特殊的补助,这让很多官...……更多
晋国一个新兴的大一统帝国,是怎样被一群读书人摧毁的?
...自知也”。西汉武帝时,正式采纳董仲舒的上书,“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逐渐建立起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政治特色。儒家倡导的尊尊、亲亲,建立起广泛认同的道德秩序,成为规范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更多
董卿回农村老家!穿搭简单素颜出镜,和亲戚合影毫无明星架子
董卿自出名以来,都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称,她才华横溢,她充满魅力,身为继倪萍之后的又一位“央视一姐”,董卿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成为央视最具代表的主持人,生活中的她,又是一位简单...……更多
从孔武君子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儒家学派的历史变迁与命运
...能力却极其低下。古代的书生特指儒家弟子,儒学创始于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禁百家之言,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影...……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引言】很多教材中都会收录一些古人苦读诗书的小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勤奋好学。很多人都应该记得语文书中有一个小男孩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匡衡从小家中贫困,晚上读书点不起油灯,为了继续...……更多
他因受百姓拥戴当上皇帝,最后却被百姓分食肉身
...还是承袭了秦朝的法家体系。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学才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但是儒学在这段时期还谈不上独尊,汉武帝只是需要\"天人感应\"来为他立威,要说起儒家学说真正被\"独宠\",是到了汉元帝时期,当时的儒生甚至...……更多
林逋:爱情的至美与隐逸的圣人
...下了一首至美的爱情词,感动世人千年,他就是隐逸诗人林逋。林逋秉直孤傲,不愿入仕趋荣,成年后即漫游江淮,不与达官贵族相往来,却爱结交诗友与高僧,后来便一直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效法自然。林逋有个著名的外号...……更多
汉武帝时期的春秋决狱,为何成为了制造冤情的工具?
...独立的情况下,春秋大义里的君臣就显得尤为重要。汉初百家并行,从秦代的焚书坑儒开始,儒家的发展处处受制,到了汉代,儒家士子们就得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董仲舒汉代董仲舒认为如果将春秋中的义理融入到法律中,形...……更多
...偷偷地把他的诗记录下来。幸亏如此,我们现在才能读到林逋的诗作。林逋虽然不愿意出名,但他的诗名还是不胫而走。据说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等都仰慕他的为人,喜欢他的诗歌,所以经常跑到孤山和他唱和,并拿出俸钱...……更多
东汉曹大家班昭,旷古烁今的才女,一生毁誉参半
...养的提升。家中成员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接受过一定的诗书教育。这样的教育背景融化在他们的思想中,成为一种潜意识,影响到他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在他们行动、决策时体现出来。二、班昭及其文学思想1、班昭...……更多
2022-12-17 16:35才女,一生
为何有人说董仲舒、程朱歪曲孔子的本义
...刻印着独特的文化印记,而这种演变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儒学的时空变奏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汉朝的董仲舒,再到宋代的程朱,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更多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墨家是战国初期非常盛行的学说,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墨家能够不仅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达到了能够和儒家并称当世显学的程度。可就是这么一门曾经无比辉煌的学说,为何会在秦汉之后就默默无闻了呢?《韩非子·显学...……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高。《魏书》记载“”孝文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老庄,精释义……。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雄雌大略,经纬天地,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北魏的儒学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逐渐兴盛起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新书速递 | 李晶彭庆阳新作《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出版
近日,由李晶、彭庆阳合著《唐·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全国书法名家洪亮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2025-02-06 22:48:00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前言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登基时只有6岁,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野心勃勃,将自己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2025-02-07 01:20:00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
沉睡2000年关羽陵墓终于出土,除了青龙偃月刀还多了一具神秘女尸
关云长是三国蜀国最著名的将领。他的正义、勇气和忠诚受到全世界的钦佩。甚至黑白两道都崇拜他。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表示,关羽墓已被发掘
2025-02-06 19:25:00
此强国有大军300万,却只抵抗38天就投降,还为敌军生20万私生子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失败告终,并且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条约中,德国不仅仅是大量赔款,就连属于自己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了
2025-02-06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