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逋喜欢作诗,但从不留底稿,诗写完了就随手丢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13: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人问他:“何不录以示后世?”为什么不把诗稿保留下来流传后世呢?他却回答说:“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意思是说我隐居山林,现在都不希望凭借写诗出名,何况是留名后世呢?有个朋友觉得这样太可惜了,就偷偷地把他的诗记录下来。幸亏如此,我们现在才能读到林逋的诗作。

林逋虽然不愿意出名,但他的诗名还是不胫而走。据说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等都仰慕他的为人,喜欢他的诗歌,所以经常跑到孤山和他唱和,并拿出俸钱替他重建修建了宅子。另外,大诗人范仲淹、梅尧臣和他也有唱和。甚至,连真宗皇帝也听到了他的名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派人赏赐粟帛,并诏告府县照顾他。

对于这些,林逋并没有放在心上。许多人劝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晚年,他在孤山草庐旁边给自己修好了墓室,写了一首《书寿堂壁》:“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天圣六年(1028),林逋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宋仁宗知道后,嗟悼不已,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林和靖”。

明人张岱在《西湖梦寻》里记载,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了林逋的坟墓,找到了一方端砚和一支女式玉簪。砚台是文人的日常用品,用来陪葬非常自然,但一生从未娶妻的林逋的墓里却有一支女式玉簪,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于是后人猜测,林逋的早年或许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才终身不娶,进而早早地归隐林泉。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林逋的一首名为《长相思》的小词: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成,但谁又知道,这就不是他自己的心声呢?“梅妻鹤子”的林逋,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后人恐怕是无法得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一位才子,一生不婚娶不做官,以梅花做妻子,将生活过成诗
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那首《山园小梅》。林逋一生最爱梅花,在他看来,梅花“眼波含情”就如同倾世美女一般。林逋终生未娶,他把梅花当做自己的毕生挚爱,称梅花是自己的妻
2024-10-20 10:45:00
他留下“梅妻鹤子”的传说,能与陶渊明齐名
...士们成为了不少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对象。其中北宋隐士林逋是和陶渊明、严光并称的三大隐士,而他也为我们留下了“梅妻鹤子”这一传说,那么这个词究竟从何而来,林逋又为后世留下了怎样的
2023-06-14 18:06:00
林逋:爱情的至美与隐逸的圣人
...下了一首至美的爱情词,感动世人千年,他就是隐逸诗人林逋。林逋秉直孤傲,不愿入仕趋荣,成年后即漫游江淮,不与达官贵族相往来,却爱结交诗友与高僧,后来便一直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效
2023-10-23 21:58:00
...“西湖十八景”之一,主角是千年前隐居于此的北宋名士林逋,他有首名为《鸣皋》的诗:“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鸣皋”就是林逋爱鹤的名字
2025-04-18 12:24:00
北宋著名隐士林逋,把梅花当成老婆,把鹤当成儿子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词人、书画家林逋。中国文人喜欢梅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大概是梅花不畏严寒、高洁自立的缘故。比如王安石说梅花不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凌寒独自开,孟浩然
2022-12-24 16:19:00
《林和靖先生诗集》北宋流传考
林逋作诗,随写随弃,故散佚很多。其侄孙林大年在他去世后,收集他的诗作,编成《林和靖先生诗集》。梅尧臣在《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其诗时人贵
2023-09-26 14:20:00
...料。其中,有禁止出境展览、首次“出宫”的一级文物《林逋行书自书诗卷》,有被奉为至宝的传世唐代古琴“大圣遗音琴”,还有“宋四家”苏黄米蔡的手稿名作,以及宋徽宗的三件代表作。本次
2025-01-08 09:59:00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
...时文化艺术的重要素材之一。宋代梅花首先从北宋开始,林逋和他的其他同辈人坚持不懈地、令人钦佩地颂扬了所有据称与梅花有关的美德,从而创造了一种专门歌颂梅花的诗歌作品。后来,在这一
2023-04-19 21:26:00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
2024-06-27 13: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战俘营”到“矿工墓” 那些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
)辽源,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上,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与辽源矿工纪念馆遥相呼应,共同镌刻着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深刻印记
2025-08-12 19:35:00
刚刚过去的休息日,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上演了两场专家“秀”。资深考古专家常一民、裴静蓉,分别带来精彩讲解,凭借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2025-08-12 22:03:00
“火神爷”屡建奇功
清太徐手枪队队员。(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清太徐有个手枪队,手枪队有个“火神爷”,神出鬼没在敌后搞突袭,舍生忘死阵前打鬼子
2025-08-12 07:06:00
玄武湖景区再添文化打卡点“中华美学之皇家园林”文化廊建成开放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早在六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湖泊
2025-08-12 07:47:00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汪泷 通讯员 李静8月8日,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孔子研究院
2025-08-11 11:20:00
潍坊:以笔墨重塑经学传统的时代魅力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
2025-08-11 14:25:00
山东宁阳:烽火淬炼的红色热土与不朽英魂
鲁网8月11日讯这,是一封珍藏于山东档案馆的珍贵家书。时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爱国青年朱蓂阶在信中写到“……大战即在日前
2025-08-11 15:37:00
8月10日,“河北五超”揭幕战上演现场版“长坂坡”,河北小学生踢球如赵子龙,勇猛闯关帅炸了!
2025-08-11 16:01:00
山河铭记|缴获6把日军军刀,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的荣耀
大皖新闻讯 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实地走访中,大皖新闻记者在庐江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的一处展柜内,看到了6把日军军刀
2025-08-11 16:12:00
《治台良臣丁曰健》出版发行 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
大皖新闻讯 由鹤远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 治台良臣丁曰健》日前出版发行。据介绍,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丁曰健(1800-1874
2025-08-11 16:13:00
从江岜沙“村T”精彩启幕
8月9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村T”正式启幕。岜沙村位于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距县城7.5公里,平均海拔500米,由大寨
2025-08-11 17:07:00
蚌埠汤和墓古迹园今起闭园
大皖新闻讯 对于近期要来蚌埠游览汤和墓古迹园的游客来说,可能是个小遗憾了,记者8月11日从蚌埠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
2025-08-11 17:24:00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