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和靖先生诗集》北宋流传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20:00 来源:善本古籍
《林和靖先生诗集》北宋流传考

林逋作诗,随写随弃,故散佚很多。其侄孙林大年在他去世后,收集他的诗作,编成《林和靖先生诗集》。梅尧臣在《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据此,林逋的诗虽然在身后所存百无一二,但其诗在北宋时已由其侄孙林大年编辑成集。又有梅尧臣作序,林逋诗集在编辑层面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林大年编的《林和靖先生诗集》是否在北宋时期刊刻流传?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直到今天大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宋史》等,均未明确著录林逋诗集在北宋的刊刻情况。当下学术界较有影响的两部关于宋人文集考述的著作——祝尚书的《宋人别集叙录》和王岚的《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对此问题也是存疑。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林逋诗集在北宋刊刻流传情况作过明确的判断,如在日本贞享丙寅(即三年,公元1686年)时,林逋诗集有茨木多左卫门刻本,名为《林和靖先生诗集》,共二卷。这个刻本在日本长泽规矩也的《和刻本汉籍分类目录》(汲古书院油印本)中有著录。在杨守敬的《日本访书志》卷一四中,对这个翻刻本也有记载。杨守敬认为:“其根源于北宋本无疑。”如果这一判断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林大年当初编辑的林逋诗集应为上下二卷本,而且在北宋时期就已刊刻(或有抄本流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宋史·艺文七》中所著录的二卷本当为北宋刻本。然而,杨氏这一看似明确的判断却无更多的证据支撑,所以只能作为一家之说列出。

那么林逋诗集究竟在北宋是否刊刻流传?根据我们查找到的北宋有关资料,对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作出比较肯定的回答。证据是:

一、苏轼《东坡全集》卷十五收有《书林逋诗后》诗一首: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歩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巳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二、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六《书林和靖诗》云:

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公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

三、惠洪(觉范)在《石门文字禅》卷十一中有《偶读〈和靖集〉戏书小诗卷尾云“长爱东坡眼不枯,觧将西子比西湖。先生诗妙真如画,为作春寒出浴图。”

四、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卷四十二《书林逋处士诗后》云:“西湖风物固不迁,但无和靖辈人物尔,览之怅然。姑溪老农。”

上述这些资料,如果仅看一、二、四条,似乎还不能明确下断言,因为这些资料大致存在这样两种不确定性:一为这些诗文大概是书于林逋某篇作品之后;一为这些诗文是书于或名为《林逋诗》、或名为《林和靖诗》、或名为《林逋处士诗》的林逋诗集之后。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说明林逋诗集在北宋曾经刊行,但究竟属于那一种,从这些资料很难确证。而惠洪的诗却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林逋诗集确实在北宋有刻本或抄本传播。然而,北宋时期传播的《和靖集》刊刻情况究竟如何?它是否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所著录的《和靖集》?惠洪提及的《和靖集》分卷情况怎样?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目前尚无更多的资料加以说明。虽然对林逋诗集在北宋的刊行情况,我们不能作详细的描述,但是,林逋诗集在北宋确有刻本或抄本流传,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夏汉宁)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寸纸寸金,这本诗集缘何“金贵”
...视新闻“文博日历”近日播出了“海内孤本——草堂先生诗集存草堂”专题节目。据节目介绍,这本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原二十卷,现仅残存六卷,共八十七页。据说它有三大“金
2023-05-26 16:02:00
...国帖》离开前,“汉字中国”特展也迎来了元刻本《乐府诗集》上新。6月27日起,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元刻本《乐府诗集》在展览第三单元进行展出。据悉,《乐府诗集》是由北宋文学家郭茂
2023-07-07 06:25:00
...部38册,含清乾隆五年(1740年)松桂读书堂刻本《李义山诗集十六卷》等善本。市图书馆将对捐赠的古籍文献进行妥善保存、专人专管、分编著录,作为该馆的特色资源供广大市民读者使用
2024-04-03 12:59:00
7月9日,聊城海源阁藏书楼举办海源阁旧书古籍精品展
...平路儒学刻本《汉书》、元至元六年益友书堂刻《范德机诗集》、元刻本《吕氏春秋》等。海源阁珍本多得之于黄丕烈等藏书家,很多是孤本秘籍。杨氏第四代人杨保彝著有《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
2023-07-09 11:56:00
B站首本诗集上市,由124名用户共同创作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曹玲娟1月5日,哔哩哔哩(B站)首本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我在B站写诗》上市。这本诗集由B站的124名用户共同创作完成,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湖岸工作室出
2023-01-06 21:29:00
从第一部《行吟三六五》到《文心诗情》,再到《清吟浅唱》,思想的步履从未停歇。至此,王精华先生的“行吟三部曲”完美收官。行者无疆,思想无界。对精华先生来说,这样的行走,既是一种使命
2023-11-17 23:00:00
读《山中书》,攻心中贼 | 李发模诗集《山中书》读后感
《山中书》的封面,清新淡雅,不屑于喧哗。2024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是李发模先生年过“古来稀”诗歌创作的持续探索和追求,“山中春秋”“静渡尘世”“字画如龙”“哭笑有因”四辑,仅
2024-03-11 21:02:00
b站出版首本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
...沟通、喜欢分享自己生活的我们大家……近日,B站首本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正式出版,该书作者是124名网友,他们都是来自B站的普通用户,共同合作,完成了这本诗集。出版的起
2023-01-09 22:33:00
...。次年(1775),鲍廷博购得《王梅溪集百家注东坡先生诗集》和《唐音戊签》何焯评本,吴骞闻讯后,再往鲍府借抄得一份。乾隆四十二年(1777)秋,吴骞又一次向鲍氏借得更珍贵的王
2023-12-08 0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