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棱风帽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1-21 18:33: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在太原市博物馆的展厅中,一尊“三棱风帽俑”头上所戴的特色风帽,正是北朝先民应对这种严寒天气的特色服饰。

三棱风帽俑是太原地区北齐墓葬中极为常见的陶俑类型,娄叡墓、徐显秀墓均有出土。它们通常身着圆领袍服,腰束革带,是仪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棱风帽又被称为“鲜卑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帽顶呈三棱山峰状,顶部以细密圆点装饰模拟皮质纹理,帽檐后部及两侧垂下轻薄的长幅布帛。这种设计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帽顶的硬挺结构可抵御风沙,垂下的帽裙既能遮挡颈部又便于骑射,而脑后系带则巧妙固定发髻。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原出土的三棱风帽俑,其帽裙的材质已显得相对轻薄,并且常将避风防雪的耳扇翻起,这种变化体现了鲜卑族在进入中原后,风帽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装饰性也有所增强。

通过这小小的三棱风帽,我们得以窥见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生动图景。它既承载着鲜卑族原有的游牧生活记忆,又随着他们在晋阳这个“霸府别都”的定居而悄然演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22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张璐说:“这几件娄睿墓出土的三棱风帽俑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衣着特色,三棱风帽俑的帽顶较小,作三棱山峰状脑后披拂长幅,少数在帽顶根部以一根细带扎束,扎束处为发髻的
2024-09-05 09:30:00
感受三晋风韵 品读锦绣龙城(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汉文化之后的风格。陶俑所戴的帽子既有翻耳扇护颈长裙风帽等鲜卑胡帽式样,也有小冠、笼冠和头巾等中原汉族冠式。“在这些陶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其造型装饰与河南
2024-11-19 09:37: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
...晋阳城。北齐晋阳城地处汾水西岸,城西临山,旧址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联军“从北结阵而前,东距汾河,西被风谷”,欲与齐军战于城西。联军所面临的形势正如孙子之言:“凡处军
2023-02-02 21:37:00
大同、敦煌、扶余、汉城…一路挺进!拓跋鲜卑进长沙
...魏(386—534) 大同市博物馆藏釉陶武士俑(左二)釉陶风帽仪仗俑(右二)北魏(386—534)1965年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大同市博物馆藏釉陶马 北魏(
2024-02-16 22:48:00
傅伯星:宋人以“不冠为耻”,出门必须戴帽子
...面放进丝棉、棉絮,就成了冬衣。唯一在外出时戴上一个风帽,就可防风御寒了。兜篷不见披风一类的东西。夏天则减衣,豪门贵邸防暑主要靠窖藏的去冬积存着的天然冰。 最流行的帽子为东坡
2024-05-24 15:16:00
...内还点缀着出土文物,有各种造型俑,骑马俑、文吏俑、风帽俑……当然少不了鸡首壶,还有各种釉陶碗,甚至还有镶蓝宝石的戒指。一眼千年,这些无声的文物带来了1400多年前的古人生活痕
2024-04-25 21:23:00
隋末乱世:杨广暴政引发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代表人物则为李密、窦建德和杜伏威。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唐国公李渊也趁机起事,南下直取长安,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一、隋末的天下局势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后
2024-02-14 18:13: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杯壁有五排磨花圆连在一起作装饰。比起现代的玻璃更有质感。真
2025-09-12 22:31:00
春天穿卫衣,记住这“3”穿搭技巧,轻松穿出气质美人
...皱整齐均匀,所以很有高级感。春天可以用来搭配卫衣的风帽款式。它结合了休闲、优雅和精致。它轻松随意,略带奢华。整体装扮给人一种休闲、混搭的感觉。配色应尽可能简单。可以选择卫衣黑
2023-05-23 10:07:00
刘琨:末路英雄的挽歌
...展去吧。刘琨带着自己“挣”来的一千多人马赶往晋阳(太原)。并州久经战乱,满目疮痍,胡人强盗成群结队,刘琨打了几个小仗才抵达山西壶关县。刘琨在路上大发感慨,给朝廷写了封奏书,很
2023-12-20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