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眼千年看北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23: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坐落于太原市王家峰村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太原市的第100座博物馆,一开馆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而建的遗址类博物馆,整体造型契合了原墓葬的形式,建筑方正规矩,简洁不失庄重。外墙装饰用了黄土的颜色,最大程度还原了古墓的样貌。它是太原市第一座遗址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

走进馆内,犹如穿越历史的尘烟,置身一千多年前的北朝。馆内有三个展厅,分别是“别都华彩”“一眼千年”“简易标美”,其中“一眼千年”展厅居中,正是徐显秀墓本址所在,是展馆内最重要的部分。我没有急于去看原墓葬,而是留点悬念,先从“别都华彩”看起。刚进展厅,扑面而来的大型壁画占据了视线。这里主要介绍北齐朝代和地理位置,当时胡风盛行,晋阳城作为北齐的别都,在军事、文化、经济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娄叡墓中出土的大型壁画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各种日常场景,《驼队群马图》中,骆驼、马匹、货物以及交谈中的商人,勾勒出那时的贸易往来。而出土于忻州九原岗墓中更多的是狩猎图,或许墓主人生前特别喜欢狩猎吧。壁画中,有奔驰的骏马,有勇武的猎人,搭弓引箭,追赶着猎物,而奔逃的猎物中,有熊、虎、鹿、野羊……

“一眼千年”展厅是博物馆的重头部分,徐显秀墓就在这里。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深深的墓道直通墓室。徐显秀被封为北齐武安王,墓中陪葬物品众多,虽经五次被盗,发掘出来的文物依然不少,而且壁画保存完整,所绘极尽奢华。壁画通过描绘徐显秀夫妇宴饮、出行、信仰等画面,展现了那个时代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缩影。展厅内,原墓的封土堆以及那个显眼的盗洞被原样保留,而墓内的实景则通过电子声光展示,再现了墓的发现和发掘以及保护全过程,也让参观者能更清楚地看到壁画所绘细节。身着华服的墓主人,弹奏乐器的乐队,豪华的出行牛车,无不显示着墓主人生前的尊贵。我们甚至可以戴上先进的VR设备,更加立体地看到墓室内真实的场景。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乐队中的那位吹笛手,虽然做着吹笛的动作,手中却没有笛子,不知是画家大意了,还是有意为之,只为营造幽默的效果。这样的缺憾给参观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展厅内还点缀着出土文物,有各种造型俑,骑马俑、文吏俑、风帽俑……当然少不了鸡首壶,还有各种釉陶碗,甚至还有镶蓝宝石的戒指。一眼千年,这些无声的文物带来了1400多年前的古人生活痕迹,弥足珍贵。

“简易标美”展厅是太原娄叡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的集中展示。娄叡墓的《驼队图》《群马图》《狩猎图》等,包罗万象,尽显当时的艺术水平。而忻州九原岗墓中的《门楼图》,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以前木构建筑的形象构造,还有完整的《升天图》、面积最大的《狩猎图》,无不体现着九原岗墓为研究北朝提供资料的重要性。朔州水泉梁墓展示了墓主夫妇《宴饮图》《出行仪仗图》《鼓吹图》等,虽然画面稍显斑驳,却掩饰不住壁画的艺术美。

地面上的许多记忆已随风云变幻而消散,地下的世界可见千年。壁画博物馆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机中犹在回响《千年泪》之时,心心念念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已近在眼前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依托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而建的。徐显秀墓是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24-11-11 17:15:00
...17日,香港《文汇报》以《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博物馆——来自六世纪的一眼千年》为题,整版篇幅报道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在山西正式开馆,该馆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2024-03-18 09:03:00
...闻客户端《正直播》栏目以《探访我国首座墓葬壁画遗址博物馆看千年壁画活起来》为题,由总台记者与嘉宾一起,对即将开放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可看之处和亮点,首次以深度直播的形式一一
2023-12-03 07:09:00
...眼前。11月21日,中新网以视频形式,呈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千年壁画重现华彩。开放在即的北齐壁画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峰墓群”
2023-11-23 07:09:00
探秘北齐大墓 看老祖宗超绝审美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内景。记者钱龙摄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黄土堆砌的坟墓、深不见底的墓道、雕花石刻的墓门……走进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仿佛走进真实北齐大墓中,一眼千年。游客参观太
2024-12-20 14:18:00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鲜活例证……这座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正在娓娓讲述那些跨越时空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国网记者专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从展现
2024-05-19 09:17:00
...博上新”播出《别都华彩》两集系列报道,介绍北齐壁画博物馆的艺术魅力和原址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举措。报道称,2023年12月20日,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
2024-01-02 06:43:00
暑期过半,到博物馆“文化消夏”成为学生和游客的首选。截至8月8日,今年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已接待游客770多万人,门票收入超过亿元。文博游热度高,我市各博物馆推出的特色展览和
2025-08-13 07:50:00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 太原宝藏地 文物系根脉
...来认识太原的游人,生活在这里的市民,越来越喜欢走进博物馆,与文物对话,“触摸”城市的历史与未来。读晋阳历史,听太原故事,品灿烂文明,每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宝物云集,承载丰富的
2024-07-08 07: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