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9 09:17:00 来源:科普社会

这里展示了以晋阳(太原的古称)为中心的北朝时期的社会人文生活;这里讲述着多民族融合多元一体的社会面貌;这里有丝路文化进入到中原晋阳地区周边,东西商贸互惠、文化互鉴的鲜活例证……这座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正在娓娓讲述那些跨越时空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国网记者专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从展现多民族融合和东西文化交流等角度,谈谈这座博物馆独特的文化价值。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徐显秀墓室北壁墓主夫妇宴饮图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相较国内其他专题类博物馆,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哪儿?王江: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依托“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在其原址上建设的全国首座墓葬壁画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了3个展厅,分别为壁画厅、遗址厅和临展厅,以徐显秀墓壁画为主线。我们又集合同时期山西地区的墓葬壁画:太原娄叡(ruì)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综合性展现了北朝晚期墓葬壁画的艺术水平,多层次讲述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面貌和人民生活状态,多方位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场景。徐显秀墓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壁画墓。墓中出土了300余平方米彩绘壁画,包括墓主人家居宴饮、仪仗出行、天象神兽等内容。壁画的艺术水平以及所展现的内容传达出了当时重要的文化信息,是我们建馆的核心所在。我们将文物活化利用和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有机结合,在保护墓址原貌的前提下,借助多种手段将壁画和墓内文物展示出来,是在全国乃至世界壁画墓葬原址的保护和展示上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我们是在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公众来此参观仿佛是在跟1400多年的遗址文化直接对话,他们所看到的就是当时遗存的原貌,感受到的就是那个朝代留给我们的文化印记,文物直观性和信息的完整性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感,也是我们博物馆的特色之一。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中高鼻深眼、胡须浓密的胡人驭手形象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在讲述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故事中提供了哪些鲜活实例?王江: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大互动的时期,北部游牧文化和南部农耕文化在山西晋阳地区交融交汇。壁画中充满异域风情的胡人、胡服、胡乐就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徐显秀墓室西壁备马图描绘的是墓主人即将出行的场面,其中一位随从肩扛胡床,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马扎。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在徐显秀墓壁画中描绘的仪仗队伍,既有鲜卑人、也有汉族人物,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画面中,并没有明显的社会地位的区分。在《宴饮图》中身着华服的墓主人夫妇端坐在帷帐下的榻上,在演奏乐队中有乐师头戴鲜卑帽、身穿窄袖长袍,这些都说明了当时胡汉之间的交融和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中也有胡人的形象,在墓主人出行的车马队中,就有高鼻深眼、胡须浓密的胡人驭手。壁画中,有“胡床”这类展现胡汉杂糅交融的符号、元素,也有西域人士在此经商、交流的场景,这些鲜活的例证共同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故事,展现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多元融合的演进过程。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集合太原娄叡(ruì)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徐显秀墓壁画中各色北齐人物的“众生相”图,其中最下面一排左数第二个,第八个是外表特征明显的胡人形象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在彰显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有何独特价值?王江:北朝时期不仅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时期,也是古丝绸之路东西商贸往来、东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博物馆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粟特商人来到晋阳地区,开展商贸活动的情景。在商贸互惠的过程中北朝时期的贵族会潜移默化受到当时中亚文化的影响,再逐步渗入到整个社会层面,是中亚地区与中国文化交融交汇的见证。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记者讲述中国多元文化融合

娄叡墓壁画回归图马鞍袱上三叶纹图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除了有粟特商人的形象,壁画中所展示的乐器和服饰图案,也有东西文化交流的例证。比如:徐显秀墓北壁的《宴饮图》中出现的曲项琵琶、响板、铙钹等乐器,这些乐器通过来自外来的商人传入,融入到当时贵族阶层宴享时的娱乐活动中,再推广到整个社会层面。再如:壁画中人物服饰上的连珠纹、马鞍袱上三叶纹图饰,可能来自伊朗高原(当时的古波斯国),当时应该是萨珊王朝,再往西是欧洲的东罗马帝国。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中幔帐上的翘角,也跟古希腊建筑上的构件很相似。这些元素都体现了古丝绸之路商贸往来中带来的文化交融与吸收。记者:如今,“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在满足公众高品质精神文化追求,带来更多沉浸式游览体验方面,有哪些积极举措?王江:我们通过文物陈列、凸显绘画艺术、社会风貌介绍等多种形式,让受众了解那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北朝时代。整个展览围绕北齐文化这个主题,以实物+展板+动画视频+数字技术等方式,让公众走进博物馆时的感官体验丰富起来。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镜,控制手柄前进,便可见威武的仪仗分列两边,乐伎热情洋溢地奏响手中的乐器,徐显秀夫妇身着华服举杯宴饮,仿佛置身其中,共享来自千年之前的乐曲。走到相应的展品前,我们会配套对应数字化体验。圆台形的环幕动画让忻州九原岗墓壁画《升天图》动了起来,抬头便可看到手执口袋的风伯,努睛露齿、持槌击鼓的雷公,赤身骑龙、倒水泛洒的雨师等等。我们还将徐显秀墓北壁壁画《宴饮图》搬上互动投影墙,公众在参观时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拨动电子琵琶弦,与乐伎共奏一曲。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公众多角度看到文物背后的艺术之美,体味艺术之中的文化内涵,营造“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之旅。我们还开设了“元宇宙博物馆”,戴上VR设备,转动手柄,站在原地就能“逛”遍博物馆,甚至还可以“拿”起展柜里的文物,近距离观赏,填补了在实体博物馆中无法实现的游览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媒看太原11月15日,中新网以《探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为题,通过图片形式,呈现一眼千年的北齐烽烟。报道介绍,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该博物馆依托北齐时期大臣徐显秀墓原址
2023-11-17 07:53:00
探秘北齐大墓 看老祖宗超绝审美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内景。记者钱龙摄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黄土堆砌的坟墓、深不见底的墓道、雕花石刻的墓门……走进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仿佛走进真实北齐大墓中,一眼千年。游客参观太
2024-12-20 14:18:00
...闻客户端《正直播》栏目以《探访我国首座墓葬壁画遗址博物馆看千年壁画活起来》为题,由总台记者与嘉宾一起,对即将开放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可看之处和亮点,首次以深度直播的形式一一
2023-12-03 07:09:00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12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作为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齐徐显秀墓原址建起来的专题博物馆,不仅吸引了大众关注,也引发媒体宣传热潮。截至目前,
2023-12-26 17:35:00
感受太原深厚历史文化 博物馆赏壁画 图书馆看非遗
图为市民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戴着VR眼镜观展。赏壁画、看非遗……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年味十足,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为市民和游客们送上了一道道“龙年”文化大餐,
2024-02-15 19:29:00
...17日,香港《文汇报》以《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博物馆——来自六世纪的一眼千年》为题,整版篇幅报道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在山西正式开馆,该馆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2024-03-18 09:03:00
...究竟藏着多少独特文化元素?为何要在墓葬原址建设一座博物馆?徐显秀墓壁画为何能成为“镇馆之宝”?2月15日,中新社以《逾千年北齐壁画藏着多少独特文化元素?》为题,专访太原市文物
2025-02-18 07:04:00
凝固与激活,当壁画来到博物馆
...筹备建设,备受关注的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12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立刻成为打卡热门地。几乎同一时间,“法海寺:壁画技术、艺术与历史”主题
2023-12-29 10:45:00
...眼前。11月21日,中新网以视频形式,呈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千年壁画重现华彩。开放在即的北齐壁画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峰墓群”
2023-11-23 07: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