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06 18: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结果这个队长一边致谢,一边将金手镯收入自家口袋。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当时,咸阳国际机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结果,在机场工程的围挡附近发现了属于古代陵墓的地砖。很显然,地底下又是一个古墓。由于咸阳在历史上至关重要,因此当地民众对发现古墓的报告流程早已经了然于心。

很快,在考古队长贠 [yùn]安志的带领下,这座深埋地下的古墓按照常规流程发掘着,并对出土文物进行逐一登记。到了收尾阶段,古墓里的随葬品多半已经被清点并保管好,因此考古队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古墓了,还留在现场的考古人员寥寥无几。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考虑到扫尾工作的替代性较强,因此两个叫做罗月娃和武戊昌的民工被请来帮忙清扫。没想到,他们居然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捡到了个宝贝——一个做工精细、造型独特的金手镯。他们虽然是靠卖体力为生,但却没有藏私的念头,主动交给了还在现场的考古队长贠 [yùn]安志。

这位在其他同事面前勤勤恳恳的考古队长,这位在陕西考古研究所隋唐室继续发光发热的专家,在接下去的举动却让所有人感叹:“英雄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原来,他一边感情真挚地感谢民工们的义举,还承诺绝不会让这样的文物“明珠蒙尘”,一边却在道别后将金手镯转手收入了自己的囊中。按理说,贠安志如此举动本该瞒天过海,毕竟出土的文物早已经被登记在册了,而他私吞的这个手镯可是漏网之鱼。

结果,他却还是“湿了鞋”,竟然被情妇揭穿了他的“表演”。原来,这位见利忘义的考古队长还酷爱女色,包养了一个情妇。为了留住情妇巴某,声称只要对方陪自己一辈子,他就以金手镯作为礼物赠与对方。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只是,这个情妇巴某可不是头脑简单之人,她在考古队长之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情人,并且和这个情人一起洗劫了贠安志。不过,她们二人终究手段缺了点,很快就落入了法网。结果,在讯问中,巴某供出了太多线索,顺藤摸瓜之下,贠安志的罪行被一一掌握。

原来,这个考古队长早已经是个“惯犯”了,他在多次的考古活动中先后偷偷截留了秦青铜镜、玉猪等各式珍贵文物。而这些文物中最珍贵的或许当属本文中民工交给他的金手镯。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这串金手镯可是国家一级文物,名唤四龙戏珠纯金双鞘镯,通体由纯度极高的黄金打造,重达110克,直径达到了6.5厘米。在手镯处有四条金龙首尾相接,口中各自衔着一朵金花,花的两侧则镶嵌着纯金制成的“金珠”。这枚手镯是隋唐时期金质手镯的典型代表,据专家估计价值达到3亿元以上。

那么,能够以这样名贵的金手镯作为随葬品,墓主人又是何人呢?

据墓志铭的记载,墓主人是与隋文帝杨坚关系密切、备受恩宠的独孤罗之妻贺若氏。如此也就不奇怪,墓中竟然出土了上百件的黄金文物。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可恨的是,这个考古队长却因为一己之私而监守自盗,差点让这样一个珍贵的手镯从此不见人间。幸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建筑损坏严重,到发掘时仅存宝城和明楼。实际上,当初考古专家们并未将定陵作为发掘的对象,他们选定的是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专家们在长陵找不到地宫入口的一丝线索,只好将目光转向了朱高
2023-08-12 06:00:00
这个灰头土脸的专业,悄悄火起来了
...就业,还带编制”,如此小众的形容,有一天竟然用到了考古专业上。 放在几年前,高分考生报考考古学还是桩大新闻,人们往往要争论高考志愿该选“热爱”还是“钱途”。随着考古文博类纪录
2024-12-20 08:43:00
...朝古都的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藏宝,我市率先实施新模式考古前置,确保“古董铺子”宝贝不流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朱彦7月26日,中华门外,西街遗址考古工地的简易板房里,
2024-07-29 07:36:00
殷墟发掘过程中,最重要的文物有哪些,背后有哪些故事
随着连日来我国考古界捷报频传,大量历史文物、遗址被重新发现,让人们重新关注这项科研工作。文物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礼物,是考古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中国现代考古工作中,规模最大、影响
2024-04-30 09:39:00
逆水寒手游隐藏商店在哪 隐藏商店位置入口分享
...片,字画残片,秘戏图,聆风秘闻这些道具,碎片可以在考古身份中合成古董,古董上交后可以获得考古点,考古点能够兑换内功狗粮等物品。铁匠(9361095),可以兑换天外陨铁,精炼矿
2023-07-26 13:49:00
施工挖出两千多件“古董”?二十个“文物”贩子被一锅端
...分局破获了一起制售假文物进行诈骗的案件,收缴假冒的古董、文物两千多件,抓获犯罪嫌疑人二十名。五月上旬,市中公安分局党家庄派出所陆续接到辖区群众报警,说自己在街头被人欺骗,买了
2024-05-27 20:18:00
捷克登山客挖到价值超247万元宝藏:可获10%奖金
...出徒步时,意外发现一批失落的黄金宝藏。这些宝藏初步估值超过34万美元(约247万人民币)。被意外发现的黄金宝藏两名登山客今年2月在兹维奇纳山徒步,途中在山坡某处发现一个容器,
2025-05-05 15:17:00
...些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方面的内容。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相关违法违规内容专项整治行动,对网络短视频和
2024-10-30 07:24:00
民工意外挖出南越王墓,出土两件逆天国宝,每件价值远胜24个亿
...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进行考察。通过初步勘探,考古专家确定这个洞穴之下埋藏着古墓。这座古墓的墓主人是谁?规模到底有多大?带着种种疑问后,考古专家在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后对该古
2024-02-19 15: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