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06:0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般来说,帝王陵寝的入口都是十分隐秘的,当皇帝的灵柩被葬入地宫后,最后一位封陵的工匠就会用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启动地宫巨大石门后的“自来石”,将地宫永久封闭。

为了让死后的帝王不被打扰,地宫的入口处一般都会被修建得十分牢固。除了用砖石垒砌外,有的还会用铁水浇筑。当然了,地宫入口的隐秘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十分考验建陵者的智慧。要么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要么是外表伪装得十分逼真之处。

因此,要找到帝王陵寝的入口,除非有知情人的指点,否则是相当困难的。

当初军阀孙殿英盗挖清东陵时,为了找到慈禧地宫的准确入口,也是一边搜寻坊间传闻的图纸,一边派人四处寻找守陵人和建陵工匠。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名知情人,从而找到了慈禧陵寝的地宫入口,它居然就位于众目睽睽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明十三陵—定陵)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发掘,经过漫长的一年时间,才找到定陵地宫的入口。

那么,如此隐秘的定陵入口,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呢?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于万历十八年竣工,费时达6年之久,共耗费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

整个定陵的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气派堂皇,宝城、明楼、棱恩殿、碑亭等一应俱全。不过,在其建成的几百年间,曾遭遇三次大火,地面建筑损坏严重,到发掘时仅存宝城和明楼。

实际上,当初考古专家们并未将定陵作为发掘的对象,他们选定的是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专家们在长陵找不到地宫入口的一丝线索,只好将目光转向了朱高炽的献陵。但忙碌了半个月后,还是对其入口一无所获,专家们不得不再次变更发掘对象,锁定了定陵。

这是因为定陵在明十三陵中修建较晚,而且地面建筑相对还算完整,易于辨认入口。就这样,在1956年5月的一天,考古发掘小组在队长赵其昌的带领下,开始了寻找定陵地宫的入口。

考古队来到定陵后,按照皇陵发掘的一般规律,从宝城开始寻找。不过,好几天扫雷般的细致勘探后,依然找不到入口的蛛丝马迹。正当队员们精疲力竭之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在离地面3多米高的宝城城墙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半米的洞口,难道这就是地宫的入口吗?

突然而至的惊喜,让队员们兴奋起来,他们等不及梯子的到来,采用了搭人梯的方式攀到洞口观察,找到了洞口下方有一个类似门劵的建筑,在经过考古专家的现场查验后,初步确定它就是定陵地宫的入口。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挖掘定陵资料照片)

5月17日,挖掘工作随即展开,考古队雇请了周围的数十名民工,在洞口外挖了一条长约20米,宽约3米多的探沟。数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工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根镌刻着文字的石条,上面清晰地写着“隧道门”,这表明,考古队已经找到了地宫的隧道入口。

半个月后,考古队在距离地面4.2米的深处,找到了一条砖砌的通道,它位于两面墙体之间,由南向北弯曲延伸,这就是通向地宫的第一条隧道——“砖隧道”。这条隧道正是当年神宗棺椁经过的地方。

不过,要想进入地宫,必须还要找到第二条隧道——“石隧道”,因为“石隧道”的尽头,是保护地宫的最后一道墙体——“金刚墙”。

于是,考古队决定加深探沟的挖掘。在持续挖掘了几天后,一位民工终于挖出了一块长约尺许,宽不足半尺的石碑,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这样的内容:“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这块石头成为了打开定陵的钥匙,后来被珍藏在定陵博物馆里。如果小石碑的指示准确,那么考古队和定陵的“金刚墙”几乎触手可及了。

考古队不由得加快了进度,顺着“砖隧道”深入挖掘。不过,让人沮丧的是,“砖隧道”居然凭空在人们眼前消失了。赵其昌决定,还是按照小石碑指示的方向继续挖掘下去。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挖掘工作似乎又陷入了死局,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终于又有好消息传来。民工们发现了一条用花斑石条砌成的隧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石隧道”。这表明,考古队的挖掘方向是正确的,“金刚墙”就在前面不远处。

考古队挖掘定陵地宫的入口

(定陵挖掘资料照)

终于,在40米长的“石隧道”尽头,一道横贯南北由明砖砌起的大墙横亘在人们面前,它高近9米,厚近2米,厚实的墙基上堆砌着56层城砖,真像一个威武的金刚,把守着地宫的大门。

考古队在仔细查看“金刚墙”后,发现了墙中央是一个圭形的砖砌门券,没有用灰浆填缝。这应该就是“金刚墙”的封口,它的后面一定就是地宫。

不过,考古队员们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就被莫名的紧张笼罩了。因为“金刚墙”后面究竟有些什么,大家心里都没底。迎接队员们的,会不会是传说中的飞刀、暗箭、毒气、陷阱之类的机关暗器呢?

尽管气氛十分紧张,但发掘工作仍然得继续,队员们戴上防毒面具,轻松地抽出了圭形门劵上的第一块墙砖。人们都屏住呼吸,死死地盯住砖孔。暗箭、飞刀倒是没见着,只听到“哧哧”的冒气声,一股难闻的气味从砖孔里涌了出来。许久之后,气体逐渐减弱,考古队员才将剩余的墙砖全部拆除。

接着,队长赵其昌找来了一只大公鸡,想让它代替队员进入地宫内,但公鸡居然也怕黑,扑棱着翅膀逃走了。无可奈何的考古队,只好派人进去一探究竟。

一名自告奋勇的队员承担了这项危险的工作,好在他什么都没碰到,反而找到了两扇洁白如玉的巨大石门,这就是定陵的最后一道门——地宫门。这道数百年前的汉白玉石门,高3.5米,宽1.7米,虽尘封于地下300多年,依然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庄严威武。

地宫门后面被一根沉重的“自来石”顶住,考古队自制了“拐钉钥匙”,成功打开了地宫门。300多年前的神宗和他的两位皇后的棺椁,就这样赫然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参考资料:《明史》《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定陵的发掘揭开万历皇帝的秘密
...文献资料,所以就发掘万历皇帝陵墓。在1956年5月19日,考古队正式启动明定陵的挖掘工作,但因为地宫修的隐蔽,队员们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找到地宫的入口,又经过一年的清理工作,
2023-11-18 22:35:00
中国唯一被打开的皇帝陵墓,打开后诡异事件频发
...晗就提出了对这座陵园进行考古挖掘。到1956年春天时,考古队开始秘密调查十三陵。02在吴晗的计划中,第一个想要挖掘的,其实是十三陵中最早建造的长陵,这座长陵是由明成祖朱棣所建
2023-02-01 15:53:00
...道光的陵墓本应建在东陵。1980年,清西陵管理处和河北考古队等单位在精心准备下,开启了雍正地宫的挖掘工作。一时间各种传言也流传于坊间,一则便是考古队发现雍正棺材里只有尸身没有
2024-05-23 06:44:00
...的古墓,和骊山陵一样,虽然已经知道了它的具体位置,考古队却至今不肯发掘。要说这座皇陵,还得先从关中平原开始。陕西自古多王城,历代古墓更是举不胜举,在今乾县城北约6公里有座梁山
2024-05-29 11:05:00
探究定陵地下宫殿的真实面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定陵作为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以其宏伟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著称。这座地下宫殿不仅是对一位帝王的最后礼赞,也承载着无数珍贵文物和历史记忆。本文将带您一探定陵
2024-10-27 19:51:00
万历皇帝身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何会30年不上朝呢
...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当然还有,1956年,明定陵的发掘,就为我们揭露了万历30年不上朝的另一原因!明定陵的发掘 我们知道,明定陵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同时
2023-01-12 13:18:00
考古专家曾挖掘雍正陵墓,为何专家才挖两米就紧急叫停了?
...口气,原封土的出现,可以证明,雍正墓是完好的。正当考古队决定挖开雍正墓的时候,国家文物局紧急下达了命令,于是,发掘工作被叫停。也就是说,这次挖掘,和那些盗墓贼一样,也只挖了两
2024-02-24 08:14:00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郑贵妃去世后,才可利用显赫的皇后身份,最终葬进——定陵。万历皇帝已经有一位皇后,她就是孝端显皇后(王喜姐)1620年4月去世,孝端皇后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她虽然先万历皇帝一步驾
2023-05-17 16:43:00
万历皇帝皇后的棺材板,为何会被农民做成家具
...学家主动挖掘了一座皇帝陵,被发掘的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他28年不上朝,却让明朝正常运转。可惜那次对定陵的挖掘很失败,虽然出土了一些实物资料,但有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和技术手段,
2024-04-21 13: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