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6: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态慌张,有的故作镇静,有的心怀鬼胎,但他们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已阻挡不了明朝第十三位君主,万历皇帝朱朱翊钧在毓德宫里奄奄一息的脚步了。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可是令文武大臣们感到诧异的是,万历皇帝却迟迟不肯咽气,因为他有一桩心愿未了。他在临近驾崩之前,还对太子朱常洛,也就是未来的明光宗留下了遗命:封郑贵妃为皇后——因为只有这样,郑贵妃去世后,才可利用显赫的皇后身份,最终葬进——定陵。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万历皇帝已经有一位皇后,她就是孝端显皇后(王喜姐)1620年4月去世,孝端皇后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她虽然先万历皇帝一步驾崩,但葬入定陵实不存疑。其实,另外一位苦命的妃子,就是孝靖皇太后王氏(王恭妃),她于1611年10月去世(陵墓目前埋在别处),万历皇帝驾崩一年后,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继位,他将自己的亲奶奶王恭妃,封为孝靖皇后,孝靖皇后也随同万历皇帝一起葬入了定陵。这事儿看着挺乱,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王恭妃生的儿子是朱常洛,就是后来的明光宗,而天启皇帝是朱常洛的儿子,孝靖皇后的亲孙子——这说明一个道理:一家人就是向着一家人。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万历皇帝讨厌孝靖皇太后王氏(王恭妃),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夫妻不睦,她能入葬定陵,这是万历皇帝万万想不到的事儿。

孝靖皇太后葬入定陵,万历皇帝不会想到,不能左右,可是他想封郑贵妃为皇后的事儿,却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因为这事儿违背了祖宗的“礼法”!这背后的道理也不复杂,因为在紫禁城中,一个贵妃想升为皇后,册封皇后的大典,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万历皇帝一旦驾崩了,册封郑贵妃的仪式自然无法举行,郑贵妃想成为皇后的七彩梦想,就真的丢失了六种颜色,只剩下“苍白”这一种。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面对礼法的鸿沟,皇权都无法跨越。万历皇帝心里真是很痛苦,可是更让他感到痛苦的还在后面,他没有想到,三百多年后,号称坚不可摧,万世永存的定陵,竟在考古人员的探铲下,被“保护性”地发掘了。

一:发掘是为了保护

1955年10月4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关于发掘明长陵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确地写道:在各行各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们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繁荣文化事业,我们请求对十三陵中的明朝统治者朱棣的长陵进行发掘。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为何要对朱棣的长陵进行“保护性”发掘,道理有三点:

1、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他的墓葬又是十三陵的首陵,故此,长陵中的随葬品应该多于其他的陵墓,朱棣的长陵作为明十三陵的代表,发掘它绝对具有代表意义。

2、发掘长陵,不仅可以出土大量敛葬的实物,还可以利用这些器物,进行历史性探索,展开一次对明朝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3、封建社会的皇帝是反动的,通过大量出土冥器的展示,可以展开一次教育。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长陵被“保护性”发掘后,可以依照原址,建一座长陵博物馆,不仅可以丰富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考古成果,并同时彰显华夏文明历程的一次重大举措。

当时面对这份报告,有关部门的意见分为两派,两派相左的意见,甚至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反对派认为:我们建国不久,考古技术还比较薄弱,不管是对古代文物的发掘、修复、研究和保护等技术都不过关,如此大规模的皇陵保护,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故此,发掘长陵,应该慎重再慎重。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可是赞成派却认为:金属、玉石、丝绸和纸张等文物深埋明长陵地宫,其完好存在的时间是有年限的。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金属、玉石等文物还好说,如果长陵地宫受潮或者进水,丝绸和纸张等文物能否完好无损,这就很难说了。文物受损,谁能负责?估计谁都负不起那份责任,故此,发掘就是为了保护,这是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

反对派和赞成派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在有关部门“同意发掘”的四个字的批复,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没成功,没想到反而保护了她的陵墓

以前发掘皇陵,只是考古人员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在一锤定音的批复下达后,这个梦想就将在考古人员的探铲下变成现实。想一想幽深地宫的神秘葬制,想一想地宫中丰富的文物,想一想楠木棺中面目如生的皇帝……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很鼓舞考古人员的斗志。1956年到1957年,我考古工作者没有发掘长陵,而是对定陵的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并没有被封为皇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她也没有葬进定陵,但她的陵墓葬于银泉山,至今保存完好,这就真的成为一个绝妙的讽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上陵墓最寒酸的帝后,死后无葬身之所,只能挖开贵妃的墓共用
...上的权力,享受了荣华富贵,死后也会被葬在极为华丽的陵墓之中被人祭祀,他们的陵墓当中,往往会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品,有时候甚至会用活人进行陪葬,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最为寒酸,连
2023-04-23 12:09:00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前言: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八月二十五日,通政司参议梁子琦上奏弹劾礼部尚书徐学谟,称他和内阁首辅申时行是儿女亲家,二人有“附势植党”之嫌。徐尚书和申首辅气坏了,一面上
2023-11-10 15:01:00
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与她的传奇陵墓
古代人讲究厚葬,皇室贵族的陵墓则更是讲究,不仅规模大,而且陪葬品也很多。而且他们都希望自己死后的寝宫能永远安宁不被人打扰,所以古代会有“守墓人”这一职位的存在。北京昌平区有一个村
2024-02-04 12:47:00
宋仁宗赵祯与张贵妃的深情故事
...自发哀悼。就连多年仇敌的辽皇帝耶律弘吉也为他修建了陵墓。(二)宋仁宗的爱情:一见钟情但就是这样一位近乎无罪的皇帝,却有着最不合时宜的爱情。张氏出生于清河,一个官宦家庭。八岁那
2024-05-05 21:53:00
...,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
2023-10-21 17:27:00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私以为这句话是对雍正帝比较公正的评价。虽然后世一直在提到清朝的盛世的时候,说的是康乾盛世,里面压根没有雍正帝什么事,但
2024-02-23 19:15:00
明仁宗神秘身亡,贵妃被列为头号殉葬对象
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献陵写得很简朴,因为朱高炽有遗嘱:“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
2023-04-18 11:28:00
历史上最传奇的皇贵妃,皇帝还活着她竟然改嫁了
...二位皇帝”,这可是冒犯了他们的皇威。周朝的周幽王的陵墓中,一大批的后妃宫女被强制殉葬,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基本在用这个残忍的殉葬制度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几经废除,也未能彻底禁止
2022-12-30 21:39:00
慈安的陵墓中有一样什么“特殊”的珍宝
...太后普陀峪定东陵的旁边,有一座普祥峪定东陵。在这座陵墓中,埋得就是咸丰皇帝的正妻慈安皇后。可是在1945年的时候,慈安太后的陵墓被盗了。盗了慈安墓的人是土匪马福田手下的副官王
2023-01-02 14: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