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5: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八月二十五日,通政司参议梁子琦上奏弹劾礼部尚书徐学谟,称他和内阁首辅申时行是儿女亲家,二人有“附势植党”之嫌。徐尚书和申首辅气坏了,一面上疏给自己辩解,一面指责梁子琦“挟私渎奏”。

原来在此前为当朝皇帝朱翊钧卜选皇陵吉地之时,梁子琦推荐的几个地点都被否决,此人性子执拗,故而才在一怒之下对徐学谟进行弹劾。梁子琦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精通风水地理之术。徐学谟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进士,虽然资格老,但是并不以堪舆学闻名,也难怪梁子琦不服气。

时行、学谟各疏辩言子琦所择之地石门沟山坐南向北,逼窄难用。黄山一岭在献、裕二陵之间,位次非宜。而又不满于形龙大峪。执拗纷争,何时得决?上以子琦挟私渎奏,夺俸三月。—《明神宗实录卷一百四十》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结果万历皇帝对徐学谟报上来的形龙峪很满意,转头就对梁子琦予以罚俸三月的处罚。梁子琦自以为怀才不遇,心中大为不忿,甚至编排起此前的大明皇陵来,比如称因为景陵风水不好,所以“致英宗土木之难”。

那么景陵是否如梁子琦所言如此不堪呢?墓主人是何身份?其在选址、兴建、维护之中又有何故事呢?

景陵的前世今生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一日,当朝皇帝朱瞻基“不豫”,下旨取消元旦大朝会,让群臣到文华殿朝见皇太子朱祁镇。两天后朱瞻基驾崩,年仅三十七岁,遗诏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由于新天子年龄太小,此时的大明王朝笼罩在一片“主少国疑”的气氛之中,根本没有精力去为大行皇帝好好选一块吉地。正月十一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以及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在天寿山东峰(黑山)之下开工,为大行皇帝修建陵寝。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成国公朱勇奉旨调动军匠十万人兴役。

正月二十五日,朝廷为朱瞻基上尊谥曰“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简称“宣宗章皇帝”。二月初十日,新天子下旨赐营造山陵军匠每人大明宝钞一百贯,干鱼三斤。到了五月份,皇陵玄宫部分已基本完工,朝廷正式将其命名为“景陵”。

六月十二日,宣宗章皇帝梓宫发引,并于二十一日入葬景陵。二十四日,宣宗神主还京,并于二十七日祔享太庙。而在此之前,宣宗后宫中有十位妃嫔殉葬,分别为端静贵妃何氏,纯静贤妃赵氏、贞顺惠妃吴氏、庄静淑妃焦氏、庄顺敬妃曹氏、贞惠顺妃徐氏、恭定丽妃袁氏、贞靖恭妃诸氏、恭顺充妃李氏、肃僖成妃何氏。

谥册有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明英宗实录卷三》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孝恭章皇后孙氏

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九月初四日,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崩。十月初七日,朝廷为大行圣烈慈寿皇太后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简称“孝恭章皇后”。孙氏谥号中的这个“章”字,就是宣宗的“帝谥”,意味着她将以原配皇后的身份与先帝合葬景陵,同时祔享太庙。

孙氏,山东邹平人,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就被选拔入东宫,陪在当时的皇长孙朱瞻基身边。然而在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册封皇太孙妃之时,孙氏却出人意料地落选。宣宗继位后,孙氏被册封为贵妃,并且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下皇长子朱祁镇。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二月初六日,出生还未满百日的朱祁镇被册立为皇太子。三月初一日,原来的皇后胡氏“退位让贤”,孙贵妃“母以子贵”进位中宫。宣宗驾崩后,孙氏被尊为皇太后。而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在英宗被俘的情况下站出来主持大局,立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

在孙太后眼中,朱祁钰这个庶子不过是一任过渡皇帝,因为她同时还册封了朱祁镇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意味着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到英宗一脉。不过随着朱祁钰领导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这位庶子想改一改自己的命运。他先是以尊嫡母孙氏为上圣皇太后为借口,将自己生母吴贤妃也尊为皇太后。此后更是将朱见深废为沂王,另立自己亲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孙太后支持亲儿子朱祁镇发动南宫兵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复辟之后的英宗为了尊崇生母,为其加徽号“圣烈慈寿”,且称其为“圣烈慈寿皇太后陛下”。故而在孙氏崩逝后,礼部在制定的丧葬礼仪之时,全盘照抄当年的诚孝昭皇后(即英宗祖母)。

辛巳,礼部进孝恭章皇后梓宫出葬仪注。自斋戒发引至安厝虞祔,悉与正统七年十二月奉葬诚孝昭皇后同。—《明英宗实录卷三百四十五》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景陵在九月十七日的时候便已经“启土动工”,经过一个月的施工,玄宫隧道已通。于是孝恭章皇后梓宫于十月二十六日发引,十一月初三日与宣宗合葬景陵。十一月初六日神主还京,初九日祔享于太庙。到了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三月,景陵的地面建筑全部竣工。

恭让章皇后胡氏

就在孝恭章皇后小祥(去世一周年)未到之际,英宗却突然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闰七月向礼部抛出一个议题,让他们讨论宣宗原配胡氏的谥号。

胡氏,山东济宁人,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被册封为皇太孙妃,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进位皇太子妃,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被册立为皇后。然而正如上文所述,胡皇后因为没有儿子,被迫将后位让给了孙贵妃,即孝恭章皇后。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诚孝昭皇后张氏在世之时,胡氏还颇受优待。但在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崩逝之后,孙太后立刻对这位前任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十一月初五日,胡氏在孤独中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在讨论葬礼规格之时,孙太后坚持用妃嫔礼安排胡氏的葬礼,并且将其葬于金山,不得与宣宗合葬。

下外庭议丧礼,时杨士奇病在告,诸臣就问之。士奇请用后礼葬,诸臣曰:“此非内庭意也。”士奇面床阴不言。诸臣竟用嫔御礼别葬于金山,谥静慈仙师。—《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

胡氏温良恭谦,无过被废,天下臣民其实都愤愤不平,只是碍于宣宗以及孙太后的压力,谁也不敢表露出来。现在孙太后已然崩逝,朝中要求为胡氏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其中最大的推手,是英宗皇后钱氏。说起来钱氏和胡氏同病相怜,也是没有儿子,也是生下皇太子朱见深的周贵妃咄咄逼人,她为胡氏平反,就是保护自己。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然而胡氏一旦平反,就会带来几个问题:其一、是否迁葬于景陵?其二、是否祔享于太庙?其三、孝恭章皇后的地位怎么摆?

最终经过和内阁大学士李贤商议之后,英宗做出如下决定:其一、恢复胡氏的皇后身份。其二、上谥号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虽说系了帝谥,即宣宗谥号中的那个“章”字,但谥号只有八个字,比孙氏十二个字的谥号要低一级。其三、墓园不动,按照皇后陵寝规制予以修葺。其四、恭让章皇后神主不再祔庙。

结语:按照昭穆制度,景陵位于祖父朱棣长陵左侧,左依阳翠岭,右傍老君堂流水,与父亲仁宗献陵左右对称。那么景陵的风水到底怎么样呢?用明代著名风水大师廖文政的评价就是:“景陵砂水无情,穴法不明”。

景陵:明宣宗与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

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阳翠岭的右侧枝脉,其龙砂主枝高大,有高耸逼压之嫌。而右侧地势低矮,虎砂后缩,起不到保护玄宫的作用,所以说其砂水无情。这里做个解释,风水学上,位于陵园左侧的称为龙砂,位于右侧的称为虎砂。

甚至由于地形狭小,景陵连宝城都不可能像长陵、献陵那样建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只能修成长条的形状。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四月二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巡视景陵,见其规制狭小,立刻指示予以重建。

上亲诣长陵、献陵、景陵阅视,语从臣郭勋等曰:“景陵规制独小,文多损坏,其于我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

祾恩殿前的御路石雕,改建之后换成了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不过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和战火,目前祾恩门、祾恩殿、神功圣德碑亭均仅存台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会被叫做孝陵,名字有什么讲究?
...仁宗为“……达孝昭皇帝”明仁宗母亲封“仁孝徐皇后”明宣宗为“……纯孝章皇帝”明宣宗母亲封“诚孝张皇后”明英宗为“……广孝睿皇帝”,明恭仁帝太后为“孝恭皇太后”明宪宗为“……圣
2023-01-07 16:32:00
明朝第一座皇帝先于皇后入葬的帝陵,有何特别之处
...侵敚之者。尔宜督管工之人逐名给散,勿容欺弊。”—《明宣宗实录卷二》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陵寝玄宫终于大功告成,朱瞻基亲自将其命名为献陵。九月初六日,仁宗梓宫入葬于献陵,成为大明
2024-05-21 10:10:00
明朝十三陵中为什么只有长陵有碑文?
...这十三座陵墓分别为: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
2023-06-29 05:36:00
盘点明十三陵的古桥
...是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寝,景陵是朱高炽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陵寝。和修建长陵时的宏大相比,在朱棣之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则要低调的多。 献陵葬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孙氏,因在
2023-08-30 15:48:00
朱瞻基为何要废胡后与立孙贵妃为后?
从根本而言,明宣宗朱瞻基废胡后与立孙贵妃为后其实是一码事,且来慢慢分析。朱瞻基两任皇后之出身剧中所演,胡善祥与孙若薇皆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之后,但真实历史绝非如此。景清此人因图谋
2023-02-16 21:28:00
...是了了最后一份心愿。孝懿仁皇后去世之后,也如愿葬入景陵地宫。第四位是孝恭仁皇后。在康熙四位皇后中,孝恭仁皇后是唯一生前没有做过皇后的,她是母凭子贵,才获得了皇后的名分。孝恭仁
2024-06-04 06:25:00
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皇后,是历史上真正的玛丽苏本苏
明宣宗朱瞻基(朱元璋的曾孙,朱棣的孙子)的第二任皇后孙皇后真可谓是皇后里的网红,她的爱情故事也称得上是玛丽苏本苏,非常受网络历史改编作者的青睐。《大明皇妃·孙若微传》、《孝恭皇后
2023-02-02 15:32:00
历史上朱瞻基与姚子衿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呢
...以胡皇后无子为由逼胡皇后上表让位。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黜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三月初一,册立孙贵妃为皇后。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怜悯胡废后,经常召居清
2024-06-12 16:38:00
她是一代才女,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嫔,入宫仅二十天就因病逝世
...是什么原因,她一直没有婚配,直到宣德三年,郭爱才被明宣宗选入了后宫,那个时候郭爱已经二十九岁了。郭爱的在入宫之前,她便生了重病。郭爱自知命不久矣,因此她在入宫之前便写下了著名
2023-01-13 22: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