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料,历览拓跋鲜卑发展始末,可以发现农业化进程与北魏王权强化和正统建设息息相关,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探究其农业化的动机。一、王权强化游牧民族以其移动性著称,故有“行国”之谓。这一特征是适应草原自然和社会环...……更多
...乌桓和鲜卑》的作者马长寿认为拓跋氏南迁的时间是东汉初期,恰在这时候,汉朝和鲜卑有了联系。在呼伦贝尔市发现了许多鲜卑古墓群,这便是鲜卑定居“大泽”的证明。 为何鲜卑会在东汉初期南迁呢?从东汉开始,中国进...……更多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军事征服到灭佛运动的历史变迁
...凡是50岁以下,15到16岁以上的男丁必须从军。佛教自北魏初期延续以前王朝的政策,佛门弟子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而且寺庙的土地不纳税。周期残酷的战争形势下,拓跋焘对佛教徒开始下手。元嘉十五年(438年),拓跋焘下令,...……更多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汉化改革与国家统一的深远决策
...境等自然因素都可能推动一个朝代都城的变迁。北魏建国初期,由于鲜卑部族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统治者就近择平城为都。然而平城先天优势本就不明显,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地形易攻难守且面临燕国、夏国、...……更多
揭秘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和影响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王权象征,《李宝附承子韶传》载:“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据《冯熙传》载:“洛阳虽经破,而旧《三字石经》宛然...……更多
中国为什么没像欧洲那样陷入民族林立的困局
...,从此一蹶不振。贺兰部垮台后,拓跋珪鉴于外戚势力对王权的威胁,定下了一条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规矩:母死子贵。这条制度的实施让拓跋部摆脱了部落制国家在创业初期必然产生的外戚干政的风险。母死子贵制度的确立,使...……更多
从东汉到隋唐,鲜卑族是怎么崛起和没落的?
...文泰之子宇觉受西魏恭帝禅而登基,改国号为北周。北周初期战乱不断,但宇文邕登基后国内迎来了一段繁荣期,他对内经济改革、对外扩张土地,综合国力逐渐强大。 多年后,北周发兵攻灭了北齐,至此以鲜卑族作为文化主...……更多
“子贵母死”背后的权力博弈:拓跋珪与贺氏的权力斗争
...乎不可能抵御强敌的进攻。不过这种依靠母系部落来维持王权力量的行为确实和封建皇权存在本质冲突,对汉族文化心向往之的拓跋珪会出台如此残酷的政策也就不难理解了。拓跋珪作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其在北魏历史上的重要...……更多
北魏孝文帝:改革先锋与英年早逝的谜团
...岁时就开始涉猎后宫,宠幸女人了。十多岁正处身体发育初期,这个时候过度行房事,很容易造成气血亏损,体弱多病。2.早年经历,对拓跋宏身心影响很大,拓跋宏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受过寒冬“单衣闭室,绝食三朝”的责...……更多
...总体而言,南北朝都曾经出现过统一全国的机会。在刘裕初期和梁武帝初期,南朝是有统一北方的机会的,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由于种种原因,南朝并未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当北方元气恢复后,北方的人口就迅速超过了南方,...……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且让所有北方部族接受汉化教育。经过拓跋珪这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北魏迅速站稳脚跟。拓跋珪去世之后,他的两位继任者拓跋嗣,拓跋焘同样坚持汉化改革。到了450年,北魏灭掉大夏、北凉、北燕,击败不可一世的刘宋政权后...……更多
北魏王朝:草原霸主的崛起与深远影响
...,这个‘没鹿回’部落,那也是大有来历的。当年在西汉初期的时候,汉文帝还没登基之前,娶了一个姓窦的姑娘。这个窦姑娘原本只是吕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只不过被赐给了当年尚在潜邸的汉文帝。巧合的是,后来这位窦姑娘...……更多
...匈奴单于之子建立了傀儡政权,不过匈奴又叛变,东汉的政策失败。鲜卑见漠北再次大乱,于是再次西征,从此“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也就是停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万帐基本都融入了鲜卑族...……更多
鲜卑传奇:慕容氏、拓跋氏与段氏鲜卑的辉煌与衰落
...慕容氏给消灭了,开国即亡国,这是什么情况?一、西晋初期,段部鲜卑堪称辽西霸主。其实段部鲜卑也曾经相当辉煌,曹魏末期,有个叫段日陆眷的人,曾经给乌丸的某个官员做家奴,地位低下到什么程度呢?有这么一个小故...……更多
孝文帝有什么功劳,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此后,许多德高望重的鲜卑老大臣们还公然反抗元宏的政策,比如在朝会上穿着早被元宏禁止的鲜卑服饰,元宏无可奈何,只好宣布一部分鲜卑贵族只需在秋季来洛阳,春夏两季待在平城即可。智者总是孤独的,元宏的政策明...……更多
...行不改变各族人民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政策。既重视汉族人民农业生产,也重视少数民族的畜牧射猎习惯。通过发展农牧业生产,征收人民租调,接受各族朝贡和通过战争掠夺等手段来增加物质财富,保证军国...……更多
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付出的那些努力
...之后,他成功脱离了鲜卑贵族的束缚,以后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就小了很多阻力。 汉化改革孝文帝与北方汉族卢氏之女成婚是按照汉族结婚的习惯举办婚礼的,在此之后,很多人都效仿孝文帝与汉族通婚,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更多
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两位皇帝
...的争斗最后为司马家做了嫁衣,西晋没落于皇室子孙对于王权的争夺,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自相残杀导致中原军力空虚,北方少数民族趁乱南下,血洗中原,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更多
​ 北魏孝文帝封拓跋宏,一生都活在谎言之中
...真正懂得玩皇帝的一定是汉人。北魏孝文帝加速推行汉化政策。冯太后死后第三年,北魏迁都洛阳。当时孝文帝以“南征”为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其实行为就是在工地巡逻,给老人花钱。洛阳宣布停止南征,开始准备迁都。...……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鲜卑族,是建国最多的北方游牧民族
...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鲜卑国家。唐朝初期才被西藏崛起的吐蕃吞并,国祚350年,也是存在最久的鲜卑政权。2、段部鲜卑(辽西公国)、宇文部鲜卑段部鲜卑,也称为辽西公国,曹魏末晋初势力逐渐强大,至...……更多
北魏大臣崔浩公开揭露鲜卑皇室的丑闻,被拓跋焘斩首
...对象多数是汉族的世族子弟。鲜卑族权贵们自然对这样的政策怀恨在心:这不是要夺我们的权,让汉族人掌权吗? 拓跋焘伐北凉时,太子拓跋晃留守监国。崔浩恃宠而骄,专横跋扈,把太子得罪了个透心凉。更严重的是,崔浩...……更多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中原的拓跋部,实行“分土定居”,开始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并引用汉人士族,建立封建制度,开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飞跃向封建制的发展过程。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更多
聊聊五胡乱华的过程及结局
...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更多
...公主婚姻都是在迁都洛阳以前,这是和鲜卑拓跋部的汉化政策相关联的。鲜卑拓跋部在迁洛前,一直是奉行着部落内婚制,随着入主中原,统一北方,需要汉族士人的支持和参与政府行政管理,因此他们积极向汉族士人学习,并...……更多
...名开明的君主,但毕竟拓跋焘是鲜卑族人,所推行的政治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是拓跋焘毕竟是封建的君主,并没有停止过对各族人民的压迫,所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很尖锐,之后又加大了人民的税收...……更多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
...在军事立国的时代,军事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南朝建立初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面临着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重任,急需制定出满足生产和发展需要的经济政策,增加国家和人民的收入,保持国家的稳定...……更多
五胡中最强大的慕容鲜卑,为何会败给、不起眼的拓跋鲜卑?
...,也是分很多部落的,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慕容、宇文、拓跋、贺兰、独孤、纥奚、乞伏、秃发、段氏等等,这些都是部落名称,后来就被当做姓氏。这几个鲜卑大族的人,随便拿出一个不是皇帝就是军阀世家,最差的也是皇后...……更多
...,保住了西北半壁江山。他对投降自己的侯景采取进攻的政策,逼迫侯景逃亡了南朝,引发了“侯景之乱”。侯景之乱中,梁朝萧氏内乱,相互仇杀,其中萧绎坐镇荆州观虎斗。宇文泰则趁机攻取了巴蜀和荆州北部地区。等萧绎...……更多
南北朝时期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婚姻状况北朝依附民通常限于在本阶层内当色婚嫁。北魏初期虽然区别士庶?规范阶级等级?但未见有禁止良贱通婚的法令?良贱相婚的禁限尚不严格。北魏自文成帝始严禁依附民与其它阶层通婚。3.奴隶的婚姻状况北朝的奴隶主要...……更多
并州之战,哪5位名将阵亡
312年,并州之战,拓跋猗卢率鲜卑骑兵冲杀,10万“汉军”闻风而逃,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等5位名将阵亡沙场,刘粲逃回平阳。并州,位于太原,是北方战略重镇,也是抵御游牧骑兵的要塞。307年,八王之乱后的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