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05: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观拓跋鲜卑整体发展历程,进入匈奴故地特别是逐渐占有中原农耕地带后,生产方式农业化是其始终推行的政策,这一政策除遇到高车一部抵制外,在其他拓跋鲜卑鲜卑统治诸部似乎执行的相当顺利,对于从事游牧生产的拓跋鲜卑来说,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深思。

拓跋鲜卑作为游牧民族,却一以贯之地推行农业化政策,是什么原因推动着统治阶层以如此主动的姿态推进农业化?揆诸史料,历览拓跋鲜卑发展始末,可以发现农业化进程与北魏王权强化和正统建设息息相关,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探究其农业化的动机。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一、王权强化

游牧民族以其移动性著称,故有“行国”之谓。这一特征是适应草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王明珂先生将其称之为游牧社会人群的“利器”。由于草原上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变以及部落争战,游牧部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以维持部落的生存,因此必须保证这种移动性的自如。

因此,时常可以看到草原部落联盟的快速建立和瞬间瓦解,看似强大的联盟可能在瞬间便会因各部落突然的“四散溃逃”而瓦解。特别是在面临外部重大军事力量威胁的时候,“各小群体分裂各自求生,无须讲求‘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军人荣誉——‘不羞溃走’”,这是由其移动性特征决定的。因此,强则聚,弱则散的特点,不利于拓跋鲜卑对诸部落的控制。

拓跋鲜卑以渐进方式内入中原,虽然在内入过程中没有放弃草原地带,但随着内入中原程度加深,草原上兴起的柔然和高车极大压缩了拓跋鲜卑草原领地,拓跋鲜卑在对柔然和高车的多次战争中虽然取胜,但却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

放弃中原退回草原已不可能,而要进一步内入中原,建立集权统治,必须解决部落松散性可能导致的后果,因此,加强王权,使松散的部落成为坚实的统治基础成为不二之选。加强部落控制已有历史经验可借,拓跋鲜卑自然地做了“拿来主义”者。

此外,游牧民族崇强贱弱,部落实行“兄终弟及”和推举的继承形式,当拓跋鲜卑渐入中原,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王权进一步强化,甚至有使部落走向分裂的危险。在草原部落的继承体系里,通常存在这样的矛盾,即当上一任首领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时候,自己的弟弟正值年富力强,从而引发王位争夺;当上一任首领因儿子年幼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时,弟弟可能在再传王位时不愿意传位给自己的侄子,但此时侄子已经成长起来,从而提出王位诉求,从而引发下一辈之间的王位争夺。

除过外力因素影响,草原势力的分裂与内争与王位继承中的这一矛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处在中原与草原之间的拓跋鲜卑,如果要达到“混一戎华”的目的,必须有稳固而强有力的王权来推动这一事业进行。欲转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根绝其他核心成员对王/皇位的觊觎之心,必须将他们与自己所统领的部落相分离,瓦解反叛基础,从而他们才能坦然接受新的继承制度而不生异心。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以上所述两点,即北魏初期强化王权的主要出发点,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点可以集中到一点去实现,那就是农业化,也即北魏建国初期所谓“离散部落”、“计口授田”之举措。部落离散后,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一遇风吹草动部落便逃离的现象消失了,同时,原先的部落酋长失去统领部落后,等于剥夺了军事权力,再也不能干涉国家继承体制,从而达到了强化王权的目的。

因此李凭先生说“离散诸部的措施对于北魏皇权的建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可见将农业化政策置于王权建立过程的重要位置。拓跋鲜卑能够统一北方,承担起永嘉以来由乱而治和民族整合的重任,与这一政策的适时推行,及时完成自身转变有重大关系。

离散部落非拓跋鲜卑所创,而是有历史借鉴的。但这一政策实施前,道武帝拓跋珪的一系列遭遇为其日后推行农业化奠定了基础。在北魏立国之初,便出现了部帅率其部叛走的事件,文献记载:“护佛侯部帅侯辰、乙弗部帅代替叛走。诸将追之,帝曰:‘侯辰等世修职役,虽有小愆,宜且忍之。当今草创,人情未一,愚近者固应趑趄,不足追也。’”这是建国之初人心不稳的表现。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面对这种情况,立足未稳的统治阶层只能采取忍让的态度,这是政权初建拉拢人心的举动,但也是此时的无奈之举。

在北魏建国之初的险恶环境中,常发生面临强大外敌入侵时,敌人未至而人心浮动部落四散的危险,史书记载当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拓跋珪叔父窟咄在刘显支持下争夺王位,于是向拓跋珪部进军,窟咄大军未到,拓跋珪下属部落已是“诸部骚动,人心顾望”,甚至下属私下密谋暗通窟咄,企图捉拿拓跋珪响应窟咄。

在此情形之下拓跋珪不得已只能“北逾阴山,幸贺兰部,阻山为固”,采取了避其兵锋依靠母亲部落保护的办法。

在这样生死存亡之际,救兵未至又发生了“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等十三人及诸乌丸亡奔卫辰”的事件,可谓雪上加霜。

政权草创之初,人心不稳,叛服不定,创业君主百般艰难最终奠定基业。即使如此,早先的反叛也深深烙入他们心中。从早期历史中可以看出,道武帝拓跋珪在建国初期乃至征伐过程中,这种叛服不定使他十分头疼,自己甚至因此差点丧命,事业草创时期他隐忍不发以争取人心,但这一问题带来的险恶后果使他刻骨铭心。因此,只要时机成熟,彻底革除反叛基础巩固政权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皇始二年,拓跋珪灭后燕后,声威极于一时,在北返的过程中,他抓住时机于天兴元年在大同盆地颁布了“离散部落”措施。在此之前,拓跋珪曾两次颁布“离散部落”措施,有成有败。

可见只要时机出现,拓跋珪便迅速实施这一政策,这应当不是没有经过他深层次思考的。李凭先生分析说离散诸部,将部落酋帅对部落的统领剥夺,从而使酋帅和部众没有了反叛基础,自然就成了北魏统治下的编民,从而安心农耕。这无疑是精到的分析。

在这样的大政下,原先叛服不定的部落变成了勠力农事的编民,北魏王权极大强化。但也存在失败的例子,史书记载:“太祖时,分散诸部,唯高车以类粗犷,不任使役,故得别为部落。”这是一例离散失败的事例,但并不影响政策整体的成功。部落离散成功后,便再也见不到原先那种动辄叛走的记载了,可见这一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二、正统建设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部民族矛盾尚未大爆发之时,就出现了“徙戎”等观点;永嘉以后,北方陷入民族厮杀之中,衣冠南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朝“专事衣冠礼乐”标榜正统,斥北朝为“索虏”,从而使得中原之人以南朝为正朔所在。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北魏在北方的统治,前面章节已经阐述,北魏渐入中原的过程也是逐渐失去草原的过程,退回草原已不可能。

这一时期华夏边界早已形成,长期的农牧互动使得夷夏观念深入人心。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初期,在北方农耕人群以及南朝看来,他们无疑是蛮夷政权,无法获得统治认可,这样拓跋鲜卑在北方的统治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在农耕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是他们的唯一选择,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正统建设。

在这一点上,拓跋鲜卑一开始便不同于其他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拓跋鲜卑以建设者的姿态进入中原,推行劝农重农政策,承认中原既有秩序,恢复永嘉以来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这样便赢得了北方农耕人群的支持和认可。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在进入中原之前的漠南代北时代,始祖神元皇帝就曾告诫过诸部大人要吸取前世匈奴、蹋顿的教训,不要因为贪财好利而劫掠边民,这样只会激起强烈的反抗导致两败俱伤,生灵涂炭,最终得不偿失。由此可见拓跋鲜卑后来以建设者姿态入主中原,其渊源已久。

在生产方式上,尊重中原地区农耕生产方式,保护并促进农耕经济恢复和发展,减轻了入主中原的压力,有利于北魏政权在中原地区政权的稳固;另一方面,此时拓跋鲜卑生产方式的转化,使原先完全异质的农牧文化转变为同质性的农耕文化。可以看出,推行农业化政策,不仅强化了北魏王权,也使得拓跋鲜卑在生产方式上与农耕人群趋于一致,易于被农耕人群接受和融合,有利于北魏正统建设。

在定国号和迁都事件上,也可以看出北魏在正统建设上颇费苦心,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纯粹的正统的农耕政权王朝。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拓跋鲜卑一改之前以“所生之土”或“封国之名”为国号的做法,而是以“魏”作为国名,在当时引起一片争论,但最终采取以“魏”命名,崔玄伯这段话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我“魏”是“大名”,“神州上国”,即是标榜北魏继承曹魏正统,直接否认南朝政权的合法性。

到了孝文帝时期,对南朝政权表现出极大的蔑视,因此他对出使南朝的卢昶说:“卿便至彼,勿存彼我。密迩江扬,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卿等欲言便言,无相疑难。”可见北魏最高统治者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统一南北,不考虑南北实力对比,孝文帝敢于直接吐露统一南北的想法,是有着极大的正统自信的。

到了后来迁都洛阳前他询问臣下意见,就关于迁都原因吐露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可见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就已经想好了要移风易俗,统一文轨,最终“光宅中原”,成为农耕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彻底革除与中原地区不相统一的各种习俗。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可见孝文帝在正统建设上下了十足的决心,因此他顶着巨大压力将都城迁入农耕文化核心区,并且迁入中原王朝故都洛阳,具有十足的标榜正统的意味。

总结

自古以来,“夷夏之别”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西晋以来,戎狄问题不断加剧,最终酿至“五胡乱华”,更加筑牢夷夏之防的篱笆。因此,面对中原的衣冠人物,差若天渊之现实使他们原有观念坍塌。毫无疑问,陈庆之所见之衣冠人物,其中定不乏代北子孙及其后代。这样的局面,自然就使得传统的“内中华外夷狄”观念受到强烈冲击。到了杨隋和李唐之世,因其本身出身代北,所以能更灵活地处理农牧关系,将中华与夷狄“独爱之如一”,其开阔之胸怀开明之政策遂能开启隋唐恢弘之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乌桓和鲜卑》的作者马长寿认为拓跋氏南迁的时间是东汉初期,恰在这时候,汉朝和鲜卑有了联系。在呼伦贝尔市发现了许多鲜卑古墓群,这便是鲜卑定居“大泽”的证明。 为何鲜卑会在东汉初
2024-04-29 21:39:00
冯太后与拓跋弘有什么仇恨,为何非要致他于死地?
...么可以肯定的证据。但是从政治利益归属,和拓跋宏时代初期的政治走向看,很明显冯太后是最后的胜利者,而汉族士大夫更是遍布整个北魏朝廷。这也使得北魏很快地获取了汉化的红利,国力飞速
2023-05-22 07:16:00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军事征服到灭佛运动的历史变迁
...凡是50岁以下,15到16岁以上的男丁必须从军。佛教自北魏初期延续以前王朝的政策,佛门弟子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而且寺庙的土地不纳税。周期残酷的战争形势下,拓跋焘对佛教徒开始下手
2024-04-07 11:09:00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汉化改革与国家统一的深远决策
...境等自然因素都可能推动一个朝代都城的变迁。北魏建国初期,由于鲜卑部族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统治者就近择平城为都。然而平城先天优势本就不明显,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地形
2023-11-21 14:22:00
揭秘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和影响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王权象征,《李宝附承子韶传》载:“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据《冯熙传》载:“洛阳虽
2024-04-16 06:16:00
谁为了向汉人靠拢,不惜处死了太子
...,北魏的经济依然有一部分依靠的是畜牧业。所以说北魏初期,是一个兼有农业和畜牧业两种经济类型的帝国。拓跋焘的汉化改革相对就比较缓和一些,一为平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间的关系,二
2023-05-22 12:54:00
从东汉到隋唐,鲜卑族是怎么崛起和没落的?
...文泰之子宇觉受西魏恭帝禅而登基,改国号为北周。北周初期战乱不断,但宇文邕登基后国内迎来了一段繁荣期,他对内经济改革、对外扩张土地,综合国力逐渐强大。 多年后,北周发兵攻灭了
2023-01-05 20:07:00
“子贵母死”背后的权力博弈:拓跋珪与贺氏的权力斗争
...乎不可能抵御强敌的进攻。不过这种依靠母系部落来维持王权力量的行为确实和封建皇权存在本质冲突,对汉族文化心向往之的拓跋珪会出台如此残酷的政策也就不难理解了。拓跋珪作为北魏的开国
2023-12-16 08:52:00
北魏孝文帝:改革先锋与英年早逝的谜团
...岁时就开始涉猎后宫,宠幸女人了。十多岁正处身体发育初期,这个时候过度行房事,很容易造成气血亏损,体弱多病。2.早年经历,对拓跋宏身心影响很大,拓跋宏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受过寒
2024-03-13 13: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