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12 11:32:00 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为挖掘好、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党的新闻媒体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大众网德州频道策划推出大禹文化专栏。

□马宝涛

“大禹”和“治水”,仿佛是天生紧密相连的两个词。哪怕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只要你提起“大禹”,他往往也会顺口接上“治水”二字。不过,大禹一生的功绩,可远不止成功治理一场大洪水这么简单。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便是由大禹建立的。这一关键举措,对推动华夏文明进步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堪称他最大的人生功绩。而在治水成功之后、建立夏朝之前那段时间,大禹就如同众多官员一样,有着一段持续升迁的经历,那就是先后辅佐当时的部落首领尧和舜。所以,回顾大禹的人生功绩,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归纳为三条:治水、佐政、建国。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治水:奠定伟业之基。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器物,都有大量关于大禹治水事迹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洪水并不罕见,可没有哪一个治水者像大禹这样,被后人反复书写、千古传颂。大约在公元前2097年,二十多岁的大禹,被朝廷点名接替父亲去治水,一步成为“水利部长”。《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大致意思是,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被流放而死。禹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也为了拯救天下百姓,全身心投入治水工作中,最终取得了成功。司马迁是个非常严谨的史学家,在他笔下,生动描绘出大禹风餐露宿、日夜操劳的形象。而且在治水技术上,大禹相较于先辈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进步,可不只是把“堵”改成了“疏”,而是疏、堵、钟、障等多种方法一起使用。经过十多年时间,治水这项系统又复杂的大工程终于完工,百川归海,人们也从高山上搬回陆地居住。治水,是大禹人生中的一大功绩,也让他声名远扬。

佐政:推动社会进阶。治水成功后,大禹到朝廷述职,得到了舜帝赏赐的一枚黑色玉板。在十多年的治水过程中,大禹在用人、调配资源等管理方面的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舜帝便直接把他留在身边,委以重任,还尊奉他为山川神主,让他统领州伯,到各地巡视。事实证明,大禹在朝廷为官非常称职,处处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又经过大约二十年的职场历练,大禹逐渐成长为部落联盟领导层的核心人物,开始摄政掌权。《竹书纪年》记载:“乃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也”。从那以后,大禹大显身手,总管民众、划分九州、征伐三苗,处处彰显出出众的领导能力。我们现在熟知的九州,就是大禹在那个时期划分的,这标志着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国家政治迈进,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且,他还根据各州的区位和物产等情况,把土地分成三级九等,确定了各地的贡赋及进贡路线,为后世数千年的行政管理与经济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禹的辅佐下,部落联盟权力日益集中,影响力辐射四方,天下呈现出安定祥和、井然有序的繁荣景象,为一个更为强大、统一的国家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史记·匈奴列传》载:“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

建国:开启华夏文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公元前2070年,大禹为舜帝守丧三年后,登上天子之位,面南而坐,君临天下,宣布国号为夏后,姓姒氏。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诞生了,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政治体制从部落联盟时期迈入国家文明时期。大禹成了世代传颂的华夏立国之祖,被后人称为禹帝、夏禹王。勤政为民的大禹,建立夏朝后推行了赐土封姓、颁布夏历、兴文重教等举措,明确各方诸侯的土地与姓氏,指导百姓依时节从事农业生产,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与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大禹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始终将百姓福祉放在首位,营造出国家初创时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他的这些努力,不仅巩固了夏朝的统治根基,更为后世历代王朝的治理提供了宝贵借鉴,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3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禹精神  彪炳史册
本文转自:许昌日报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6期 大禹精神篇大禹精神 彪炳史册大禹治水壁画山东禹城大禹治水群雕四川北川禹穴禹王石像 (扫码观看视频)(扫码观看图文)中国文化源
2023-09-22 09:0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为挖掘好、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党的新
2025-08-29 10:12:00
大禹治完水,为何第一个要杀功臣防风氏?
...完成了治理洪水的壮举。正是在修筑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大禹取得了统一的人、财、物调配权,建立了居于全社会之上的领导中枢,成为控制农业生产命脉的关键“人物”,于是国家的雏形—夏朝的
2023-01-03 12:08:00
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时发生了什么?三皇五帝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
...争和一场重大自然灾害,分别是: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和大禹治水。炎黄二帝 1、阪泉之战五帝也被称为部落联盟首领,在华夏地区存在着诸多的部落,其中只有一个被称为宗主的部落,宗主部
2024-12-01 09:39:00
史海谜案:大禹治水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有人说“大禹是条虫”?
...者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指出:“大禹是一条虫”!并解释说“…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一种动物…”,此言一出,震惊天下!其实,虽然目前已经因为殷墟
2023-08-23 11:17: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为挖掘好、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党的新
2025-08-08 16:50:00
夏朝存在400多年,为何挖不到
...关顺藤摸瓜的话,上面的“漏洞”也就比较多了。首先是大禹这个人的生存年代成为“疑问”。按照《史记》记载,大禹是和舜帝同时期的人,因为治理大洪水有功劳,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
2024-09-29 12:31:00
终于发现古迹实物文献,证实尧舜禹、中国、夏朝的真实存在
...域寻找夏文化已经不可能实现。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明确记载在中国文献中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寻找到大禹治水的历史痕迹,找出关于大洪水描述情景的地理位置
2024-02-23 22:57:00
探讨涂山之会的故事内容
...戴。在会议上,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失败被废,而年轻的大禹因其在治理洪水中显示出的卓越才能而被提拔,接替父亲的任务。这个故事中,涂山之会被描绘为一个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
2024-10-14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