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为挖掘好、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党的新闻媒体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大众网德州频道策划推出大禹文化专栏。
□马宝涛
在华夏文明谱系中,大禹的出身非常高贵,堪称“顶级豪门”,众多权威史籍都对其身世有所记载。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被公认为“二十四史”之首,其在《五帝本纪》与《夏本纪》中清晰梳理了大禹的家族脉络:“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黄帝作为华夏民族人文初祖,其统一中原部落的事迹虽带有神话色彩,但其身世在先秦至汉代文献中被普遍认可,成为早期王族世系的源头;颛顼身为上古“五帝”之一,《史记》记载其“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在祭祀制度规范、疆域秩序确立等方面的贡献,是早期部落联盟治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禹的父亲鲧作为尧帝时期的重要大臣,被委以治水的重任,这在《尚书·尧典》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在以血缘与功绩为核心的上古权力体系中,鲧能承担如此关键的使命,与身世和家族世系积累的声望不无关系。而大禹作为鲧的儿子,在父系传承的社会结构中,自然继承了家族的政治资源与身份认同,属于部落联盟核心圈层的成员。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世本》,是我国早期系统记录帝王诸侯世系的典籍,其中“帝系篇”明确记载“颛顼生鲧,鲧生高密(禹)”,清晰呈现了大禹家族的传承脉络,进一步印证了其王族后裔的身份。
不仅如此,西周早期青铜器遂公盨铭文“天令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是目前所见最早提及大禹治水的金文资料。其铭文将大禹治水视为“天命”赋予的使命,这种对大禹功业的崇高定位,与传世文献中其王族出身的背景相呼应,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大禹身份与地位的认可。
按照当时的社会规则,像大禹这样的王族子弟,从小便应接受与身份匹配的教育,学习祭祀礼仪、部落治理之道,长大后顺理成章地参与联盟核心事务。但现实中,这位贵族后裔的人生轨迹与“高贵”的传统形象形成惊人反差——他成了上古时代最资深的“泥水工”。
大禹是放下权杖、扛起耒臿的王族。《韩非子·五蠹》记载:“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耒臿是上古时期翻土、开渠的工具,当其他部落首领在议事场合谋划策略时,大禹却亲执耒臿,在泥泞洪水中带领民众疏通河道。《史记·夏本纪》中“(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的描述,生动勾勒出一个与“王族”安逸形象截然不同的劳动者剪影,且大禹的“住所”就在流动的治水工地上。
大禹的可贵,正在于他主动打破了“贵族”与“民众”的阶层隔阂。他用沾满泥浆的双手告诉世人:真正的高贵不在于血统世袭,而在于担当使命;真正的权力不在于发号施令,而在于躬身践行,“贵而不骄、富而好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0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