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个人觉得,明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发生过太多奇葩的事件,既有可笑的,也有可憎的。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大礼议之争”,这是明朝众多奇葩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所谓“大礼议之争”,其实是爆发于明嘉靖时期的...……更多
嘉靖和大臣张璁,成了陪伴对方走到最后的人
...帝谁都不能信,皇帝要时时刻刻怀疑任何人。所以在大明王朝的政治氛围中,皇帝是十分孤立的存在。如果别的皇帝是比较孤独,那么朱厚熜这个皇帝当的,则是特别孤独。他小统出身,无依无靠,初登帝位,在朝廷里又没有丝...……更多
蒋冕生下来就是神童,在文化方面造诣很高,过目不忘的本领
...员制度在永乐年间得以确立,几经发展,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里一种极为重要的干部储备方式。在明代朝堂里,甚至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果不能在科举中考取功名,是没有...……更多
明朝内阁和皇帝间的权力游戏,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呢
...自立场的不同,常常会引起战争。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争斗终于在明朝时期走向巅峰,然而多面开花导致的连锁反应,终使得大明王朝被斗争连累,终究走向了毁灭。崇祯皇帝以身殉国首先我们登场的主角是皇帝,明...……更多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部的情况来看,吏部的实权肯定是最大的,所以自古代的王朝都是把吏部放在第一位。吏部就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它主管着人事的升迁,对于那些当官的人来讲。吏部可谓是大于天,所以吏部尚书又有天官一说。因为升官这种...……更多
...十五岁的朱厚熜到达京城后,杨廷和安排的礼部用太子的礼仪接待他,这让朱厚熜很不满,他的说法是‘我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皇子的!’双方互不妥协,现场一度十分尴尬,最后还是太后出面让群臣劝进,然后朱厚熜直接...……更多
因“大礼仪之争”差点儿被移出太庙的明成祖朱棣
...又来了,兴献王朱祐杬的牌位该怎么办?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基本都有“天子七庙”的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天子的太庙里只能放七位皇帝,如今太庙里已经满员了,嘉靖皇帝如果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去,就得从中间踢出一个。...……更多
毛纪:一位有远见的明朝官员,明武宗朱厚照对他言听计从
...时时刻刻的管教帝王,来提醒朱厚照,文官集团才是大明王朝政治舞台上势力最为庞大的存在。这位右侍郎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朱厚照之所以表现出如此放浪形骸的行径,并非他原本就是一个酒色之辈,而是因为帝王希望通过...……更多
从铮铮铁骨到文官皆可杀,明朝文官是如何堕落的?
...来尽量公平地选拔人才,借以避免地方集团的形成,维护王朝的中央集权。相对正式的文官制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官场水深,刚进官场的状元进士们大多都是孑然一身,如果得不到其他官员的提携,往往得不到什么好的机会...……更多
揭秘严世蕃的荒唐事
...据《明史·奸臣传》的记载,历史上的严世蕃并非《大明王朝1566》中的英俊形象,而是“短项肥体,眇一目”,也就是身体肥胖、脖子短小,而且还瞎了一只眼的胖“独眼龙”形象。当然,《明史·奸臣传》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更多
明朝唯一一位外藩入主、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靖帝。嘉靖帝,年仅十四岁,开始了为时四十多年的嘉靖王朝。然而,年轻的嘉靖帝并没有从治国安邦开始他的皇帝之路,而是选择了从权力斗争入手。在刚刚进京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聪明和智慧。面对三朝...……更多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更多
严嵩传奇:从贫寒书生到帝国首辅,再到街头饿死的命运
要说谁是大明王朝的第一奸臣,那一定非严嵩莫属了。他把持朝政二十年,迫害忠臣,残害百姓,贪污受贿,买卖官职,所做的坏事罄竹难书。那么严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又是如何跌落神坛,落得个活活饿死的...……更多
嘉靖聪明绝顶,为何被严嵩牵着鼻子走
...术。而明朝是一个拥有朝廷监督体系,也就是言官制度的王朝,皇帝这样的爱好非常容易招致大臣的进谏和规劝。比如著名的海瑞,他就是上书皇帝责怪这个修道行为的代表。但是,嘉靖皇帝刚愎自用,最不爱听的就是别人的教...……更多
嘉靖帝的权力之路:与大臣们的较量与斗争
他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有人说他是最幸运的捡漏皇帝其实不为过,因为他即位当皇帝纯属是运气太好了。他自己没有想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能砸在他头上。他只是前皇帝武宗的堂弟,皇位的竞争是多么地激烈,搞不...……更多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在土木堡之变中,大明王朝的第七位内阁首辅曹鼐因为随明英宗御驾亲征而殉国身亡。此后,陈循成为了大明的第八位内阁首辅。陈循(1385年——1464年),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成祖时期入仕...……更多
明代众多的内阁首辅中,最厉害,堪称千古能臣的是谁
...明朝毋庸置疑的功臣啊!张居正以一人之力,强行给大明王朝续命76年,光这份功绩,就无人能敌。与很多历史人物不同,张居正虽“功勋卓著”,但他身上充满了争议。他一手缔造了“万历中兴”,对万历皇帝忠心耿耿、呕心...……更多
历来王朝的祖先崇拜都是非常严重的,他们非常重视继承祖制,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祖制不可违”的说法。大清朝也是一样,这个少数民族主政的朝代从创立之初到覆灭之际一直饱受部分汉人的鄙夷。它要想在中国...……更多
内阁首辅夏言的传奇人生:从权倾朝野到悲惨结局
...靖皇帝为了给自己的亲生父母正名,从而掀起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的改革。关于郊祀制度,他认为天地合祀不合古礼,应该分设二郊,共设天、地、日、月四坛。当时的内阁首辅张璁对这一推翻祖制的建议不敢作出决定,众大臣...……更多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此开始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到了洪武十三年,他借“胡惟庸案”大做文章,就此颁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从此罢除丞相而权分六部,统归皇帝一人直接领导。这下,朱元璋虽...……更多
从神童到内阁首辅:高拱的仕途传奇
...,那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读书致仕,端上铁饭碗,成为大明王朝的一名公务员。现在公务员是当上了,但身在翰林院,高拱却觉得自己十分没有前途。他以为进了翰林就能参与国家大事,可以一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但实际上,他...……更多
崇祯换了19任首辅,为大明灭亡埋下祸根
...银两的小太监清理个一干二净。此刻的崇祯觉得,大明朝王朝这一个生态体系可以无忧无虑了,自已可以和“讨人喜欢”的小鹿们开心的生活下去了,但他一定想不到,他的穷日子自此开始。一个王朝的亡国肯定非一两个人,也...……更多
...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644年初,大明王朝风雨交加,大厦将倾。作为明朝的掌舵人——崇祯皇帝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当年3月,当崇祯皇帝先后赶走内阁首辅陈演、蒋德璟后,急需寻找新的内阁首辅,来为他力...……更多
浅析大明帝国衰亡的前因,以及帝国之后如何走向衰亡
...;加上之后他只爱郑贵妃,但他身为皇帝,必须一切遵守礼仪道德,因而造成之后的皇储继承问题他也无法做主。这样的矛盾致使他内心空虚、万念俱灰,开始用消极的方式对待文官,进而造成大明帝国空转三十三年,最终由盛...……更多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他只需要在翰林院中磨练几年,找准机会,一定能在大明王朝中混出自己的一片天来。但让所有人,包括李春芳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等在翰林院里待两天,就直接被皇帝挑中,安排到西苑撰写青词去了。“安排到西苑撰...……更多
大明首辅之子严世藩:狂妄‘官二代’的罪与罚
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出现了很多“官二代”,但是要说最狂妄的“官二代”非此人莫属。他便是大明王朝首辅大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么严世藩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说他是最狂妄的“官二代呢?”且看以下分解。...……更多
聊聊宋高宗死后庙号争论闹剧
...,而且西汉已经被王莽灭亡,刘秀实际上是重新建立一个王朝,不是继承皇位,称祖没问题。而赵构是徽宗的亲儿子,钦宗亲弟弟,他是继承父兄的皇位,是从太宗下来一脉相传的怎么能称祖?从功绩上说,刘秀建立新王朝,恢...……更多
申时行:明朝中兴之臣的传奇人生
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起源于朱元璋农民起义,最终也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的兴亡起伏正好对应了孟子当年的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明朝走向衰败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位中兴之臣,用了十年时间给行将就木...……更多
杨廷和:从神童首辅到帝国掌舵者
...号石斋,四川成都府新都人,祖籍是江西吉安。他是大明王朝的第二十位首辅,与之前的首辅们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和彭时一样,都是江西吉安人,难怪这里会有“首辅之乡”的美誉。杨廷和生于英宗天顺三年,祖...……更多
大明王朝的首辅温体仁:大奸似忠,大佞似信
这个人是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最信任的内阁首辅,他也是崇祯换的十九个内阁首辅中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个,他一度权倾朝野,能稳坐最高权力中心。但是,此人掌权多年却未能扭转明末乱局,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他就是温体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