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4 1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个人觉得,明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发生过太多奇葩的事件,既有可笑的,也有可憎的。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大礼议之争”,这是明朝众多奇葩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所谓“大礼议之争”,其实是爆发于明嘉靖时期的一次事件。表面上,这只是关于朱厚熜父母的名分之争,实际上,这却是一场事关皇权的权力博弈。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1521年春,浑浑噩噩的明武宗朱厚照过世了,这位霍霍了一辈子的朱皇帝,死前竟然没有一个皇子。为了延续朱氏的江山,首辅杨廷和与皇太后经过数次商议,终于选定由明武宗的叔叔朱祐杬之子朱厚熜为新帝。

继任之君确定后,杨廷和以明武宗遗诏的形式公布了这项人事任命:

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当时,朱厚熜在父亲朱祐杬过世后,刚刚继承了兴献王的爵位,准备本本分分、平平安安地待在湖北做一个富贵王爷。可是,突然一声炸雷惊现一道圣旨,自己竟然要即位九五之尊了。

十四岁的小朱同学非常激动,赶紧打包行囊出发,目标直指北京城。经过一个多月的车马劳顿,朱厚熜一行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北京城,来到了紫禁城。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不过,初来乍到的小皇帝朱厚熜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很快就遭到了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强力挑战。由于自己并非正统继位,而是以“小宗继大宗”的方式取得皇位,自然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首要问题,就是面临该管谁叫爹!

幸亏,这种事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历史上没有子嗣的皇帝也出现过。比如,汉哀帝刘欣就是以侄子的身份继承了汉成帝的皇位,他登基后将伯父汉成帝刘骜和生父定陶恭王刘康两人都追尊为父。

如果依照此例,嘉靖帝也可以把伯父明孝宗和生父兴献王都尊为皇帝。不过,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却坚决反对,非逼着嘉靖皇帝过继给明孝宗一脉,抛弃原来的兴献王一脉。

说白了,朝臣们都希望朱厚熜管自己的伯父明孝宗为父亲,管自己的父亲兴献王为叔叔。

在龙椅上,朱厚熜的屁股还没坐热呢,朝臣们就开始出招了。礼部尚书毛澄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率先上疏要求嘉靖帝过继给明孝宗为子。据《明史》记载:

陛下入承大统宜称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

看完他的奏折,朱厚熜当时就懵圈了,啥意思?难道以后自己的父亲就变成叔叔了?不过,小朱皇帝虽然很生气,但深知自己羽翼未丰,因此既没有驳回,也没有批准,只是将这封奏折搁置了。

很快,嘉靖帝开始行动,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向毛澄以及他背后的靠山杨廷和抛出了橄榄枝。不过,他显然低估了这帮老头子们的骨气,对嘉靖帝的示好竟然视若无睹。

尤其是首辅杨廷和,简直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历经了宪宗、孝宗和武宗三朝,他的能力和威望都无人能敌,也无人敢敌。在朱厚照过世后,他一人总揽朝政长达三十七天,期间俨然就是“代行君权”。

等到朱厚熜这个毛头小子抵达京城后,杨廷和虽然表面恭敬,但内心却丝毫不怵这位小皇帝。而且,他还得到了张太后的支持,自然是心中有底。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在这种背景下,“大礼议之争”陷入了僵持局面。一方面,礼部要求新皇帝尊孝宗为皇考,被“留中”;一方面,新皇帝要求追封兴献王为帝,被“封驳”。

几个月后,大礼议之争终于出现了一些转机,原因竟然是一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五荀进士”张璁。因为出道太晚,张璁如果正常排队熬资历,到死也进不了内阁。因此,他决心乘机插队,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据《明史》记载,张璁第一次提出了“继统不继嗣”的主张。

张璁认为,嘉靖不是以明孝宗侄子或嗣子的身份继承大统,而是以明武宗弟弟的身份来承继皇位。根据《皇明祖训》规定,皇位继承优先使用“父死子承”,但“兄终弟及”也是应该被承认的。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处于困境中的嘉靖帝,终于看到朝臣中间出现了分裂迹象,显得非常高兴。于是,他亲自召见张璁并对他委以重任,当面鼓励他要坚持己见,要继续与以杨廷和为首的“黑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不过,区区张璁显然无法撼动杨廷和的地位,他被内阁找茬发配到了南京任职。恰巧此时,嘉靖的生母蒋氏从湖北千里迢迢来京探亲,竟然听说“儿子”如今变成了“侄子”,而自己也从“母亲”变成了“婶婶”。

“蒋婶子”当时就奔溃了,掉头就要回湖北老家,而且还要带着朱厚熜一起回家,扬言“皇帝不当了”。这下张太后慌了,毕竟大明帝国的皇帝不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吧,于是开始向杨廷和施压。

无奈之下,首辅杨廷和只得做出妥协,同意嘉靖皇帝尊自己生父朱祐杬为“兴献帝”。不过,这只是“大礼仪之争”的上半场而已,真正的高潮还远未到来。

到了嘉靖三年的正月,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联同被发配到那边任职的张璁再次上疏,开启了“大礼仪之争”的下半场。据《明史》记载,桂萼、张璁在奏折中提到:

今陛下奉祖训入继大统,未尝受孝宗诏为之子也,则陛下非为人后,而为入继之主也明甚。考兴献帝,母兴国太后,又何疑?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杨廷和对此心知肚明,二话没说,直接安排言官们开始弹劾,说桂萼和张璁二人图谋不轨。要是在即位之初,嘉靖帝一定会“舍车保帅”,但此刻他已经翅膀硬了,索性发出了大招,下旨恩准杨廷和“归乡养老”。

杨廷和被罢免后,内阁首辅由梁储来接任。不过,他的能力和魄力都明显不及前者,对于“大礼议之争”完全不知所措。因此,缺乏领导核心的文官集团很快落于下风,嘉靖甚至要将生父和生母的牌位都移入太庙供奉。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这下,群臣再一次被激怒了,一些大臣甚至推出了古法“伏阕”。每天,六部九卿的官员都有上百人跪在左顺门外,连哭带喊声势浩大,逼迫嘉靖帝收回旨意。

忍无可忍下,嘉靖帝下令锦衣卫对其中的八名带头者施以廷杖,希望能够吓退这些文臣。不过,此举使得局势更加恶化了,使得明朝文官的气节彻底激发了,大家纷纷耿着脖子排队挨打。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骑虎难下的嘉靖帝,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来,扩大了廷杖的规模,当场就打死了十七人,重伤了四十余人,史称“左顺门事件”。此后,守礼派们被悉数瓦解,嘉靖彻底确立了自己的皇权,取得了“大礼仪之争”的惨胜。

这场“大礼议之争”,既不关国家的存亡,又不关百姓的福祉。但是,它却是明史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一次重大事件。或许,这场争斗捍卫了儒家的正统礼制,但它的意义并不大,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聊聊嘉靖王朝最大的一出闹剧和惨剧——大礼仪之争

说到底,无论是嘉靖皇帝,还是这些士大夫们,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不图实务地咬文嚼字和盲目内耗。张廷玉在修撰《明史》时,曾经提出了“明实亡于万历”的观点,但笔者个人窃以为,从“大礼议之争”开始,明朝就已经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靖和大臣张璁,成了陪伴对方走到最后的人
...帝谁都不能信,皇帝要时时刻刻怀疑任何人。所以在大明王朝的政治氛围中,皇帝是十分孤立的存在。如果别的皇帝是比较孤独,那么朱厚熜这个皇帝当的,则是特别孤独。他小统出身,无依无靠,
2023-01-11 23:30:00
蒋冕生下来就是神童,在文化方面造诣很高,过目不忘的本领
...员制度在永乐年间得以确立,几经发展,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里一种极为重要的干部储备方式。在明代朝堂里,甚至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果不
2023-01-11 23:15:00
嘉靖皇帝久不上朝痴迷道教,居然可以把大明管理的井井有条
...衡臣子和把握皇权的一种方式,他仍然是下棋人,是大明王朝这艘大船的掌舵人。是非功过,皆有后人评说,明君昏君,且看百年之后后期嘉靖皇帝不上朝是有原因的,事情是从一件谋杀开始的。以
2023-04-23 12:32:00
明朝内阁和皇帝间的权力游戏,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呢
...自立场的不同,常常会引起战争。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争斗终于在明朝时期走向巅峰,然而多面开花导致的连锁反应,终使得大明王朝被斗争连累,终究走向了毁灭。崇祯皇帝以身殉
2024-06-26 17:35:00
梁储:明朝时期被首辅职位耽误的书法家
...,首辅杨廷和归家丁忧守制,自此开始,梁储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十一位内阁首辅。不过,他的首辅任期只有三年,属于一个过渡性质的内阁首辅。梁储(1451年——1527年),字叔厚,
2023-10-03 16:07:00
嘉靖是怎么把父亲从藩王拔高为皇帝的
...嘉靖皇帝手中,嘉靖皇帝也得以以外藩的身份坐稳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整个事情的过程,还得追溯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刚刚继位的那个时刻。朱厚熜继承了堂兄朱厚照的皇位,但是他的亲生父亲却不是
2023-08-08 22:14:00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部的情况来看,吏部的实权肯定是最大的,所以自古代的王朝都是把吏部放在第一位。吏部就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它主管着人事的升迁,对于那些当官的人来讲。吏部可谓是大于天,所以吏部尚书
2023-12-22 21:57:00
...十五岁的朱厚熜到达京城后,杨廷和安排的礼部用太子的礼仪接待他,这让朱厚熜很不满,他的说法是‘我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皇子的!’双方互不妥协,现场一度十分尴尬,最后还是太后出面
2024-05-18 10:43:00
因“大礼仪之争”差点儿被移出太庙的明成祖朱棣
...又来了,兴献王朱祐杬的牌位该怎么办?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基本都有“天子七庙”的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天子的太庙里只能放七位皇帝,如今太庙里已经满员了,嘉靖皇帝如果想把自己的父亲放
2023-10-23 07: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