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2018年的12月,国家召开了“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诸多学者参与,其主题是“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更多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畅谈经验与心得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五一文化客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近日,他来到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同生活·读书·...……更多
...1月24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更多
“在日本史领域争取中国人的话语权”
...小学水平”的阴影,王先生当年下决心“争取和我国日本史学界友好同人一道,在某些我国已有研究成果的领域上,集体展示中国日本史的研究水平和实力”(同上)。当时的场景,应该成为时时警醒中国时时醒史学界的集体记...……更多
光绪皇帝死因的两种说法,到底是谋杀还是正常死亡?
...说,二是正常死亡说,截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于光绪死于谋杀。人们普遍怀疑,慈禧及其帮凶害怕光绪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权,重翻前案,为此痛下杀手。百年间这类猜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更多
41部著作、20种刊物获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为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全国史学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积极投身加...……更多
揭秘朱元璋的命名之谜,明朝国号‘大明’的起源
...他从未记载下来自己命名“明朝”的原因。所以一直以来史学界对此都有许多猜测。今天我们在这里抛砖引玉,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对明朝命名的问题,历史上有三个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分别是和田清、吴晗、杨讷这三个人。...……更多
有关魏源一些史实的澄清
...否“侧身洪廷”,受聘为“乡三老”?这个问题一度成为史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很有必要予以澄清。对于刘禺生《世载堂杂忆》关于魏源为太平天国“乡三老”的传闻,以及李柏荣《日涛杂著》关于魏源“因侧身洪廷,遂遭平...……更多
他们是史学界公认的两位千古一帝,奠定了中国版图
有一种说法在史学界广泛流传,那就是“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这意味着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够超越秦皇汉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让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此备受推崇呢?首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更多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前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京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与清史研究”的对谈,系统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并勉励年轻人对待个人事业要“慎始善终”。史学家阎崇年(右)和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对谈。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阎...……更多
...525年之间,而突厥灭嚈哒发生在558~567年间。因此,西方史学界对东方的记载可能也是道听途说,其准确性也不足为信。中国学者余太山经过考证后得出——阿瓦尔人并非柔然人,而是悦般人,这个看法非常有见地。悦般人,实...……更多
...无法摆脱主观性与价值取舍,影响及于各国,竟至中国历史学界风靡响从。设若当初欧洲及中国史学理论家于史学史多做揣摩,体察人文意蕴,当可取其所宜而弃其已甚,不至于往而不复,为后人诟病。晚近新潮史学理论家于指...……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与史观(图)赵昱华《学随世转:二十世纪中国的史家与史学》,虞云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推荐理由:二十世纪,世界风云变幻,学术新旧激荡,中国史家承继旧学,融汇新知,致力于新旧范式的接榫与转型;...……更多
...民众仍在参与各种抗日活动,仍然心向祖国。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姜良威详细介绍了台湾人黄玉斋编写《台湾革命史》的背景及经过。他指出,20世纪20年代,大陆虽然革命氛围浓厚,但有关台湾抗日的史料却很匮乏,...……更多
中国第一部会计通史在武汉发布
...计史学家大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这将是全球会计史学界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 ……更多
汉文帝霸陵:困扰中国史学界近千年谜题
...到了,地点位于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此前,考古界和史学界普遍认为汉文帝霸陵位于江村大墓以北两公里的凤凰嘴。话说回来,汉文帝是谁?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武帝刘彻的爷爷,公元前180...……更多
危素:元末明初的史学巨匠与文人典范,一生编撰4部史书
...书》《三国志》……《明史》,合计24部纪传体通史,被史学界称为“二十四史”。从西汉到清朝近2000年的时间内,这24部鸿篇巨著,被称为中国的“国史”。司马迁等史学家固然伟大,但素不知,这24部史书中,有4部由同一个...……更多
传承史学泰斗陈垣的“信”与“义”(侨界关注)
...蕴。他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元也里可温考》一经问世便在史学界引发广泛反响。此后他更是佳作频出,历久不衰。 北京是陈垣的第二故乡。陈垣人生的后半程,在西城区兴华胡同13号的四合院内度过。院落两扇斑驳的木门上各...……更多
班固与《汉书》:史学与文学的双重辉煌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朝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在史学界,与司马迁一起并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与扬雄、张衡一起并称为“班扬”“班张”。其撰写的《汉书》在中国史学界享有崇高地位,可与“史记”...……更多
唤醒世界史上的“睡美人”
...但在中国,相应的研究却较为沉寂,直到上世纪90年代,史学界少量的论文都是浮光掠影式的描述,一般读者也只是从罗马史延伸开来而对其略有了解,还有些读者因对拜占庭艺术感兴趣而有些朦胧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世...……更多
...《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等诸多史书,成为当时史学界的青年才俊。在21岁那年,他跟随当时著名的元史专家、教育家屠寄学习元史。在屠寄的影响下,他又读了《辽史》《金史》《元史》,并补读了其余各类史书。两...……更多
慈安之死:清史疑案与慈禧的嫌疑
...疑案,就是事出有因,但是查无实据的事情。必须承认,史学界至今拿不出一条直接的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慈禧确实谋杀了慈安,仅停留在推断的水平上。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他不是被召进宫吗?等他到宫里的时候,很多大...……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一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的正题来略加概括。“交叉融合”指的是新兴史学...……更多
...如先生读研究生时担任他的助教。为协助耿师编选《西方史学史译丛》,我常去100号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在那里经常见到耿师与谷老交谈关于编写《世界史学史》提纲的事。此时的谷老十分谦和,与在会议上和报刊上与人...……更多
...“高丽之争”,实际上就是这种错误的延伸。后来,中国史学界也开始纠正这个错误,但是不够自信,因此会刻意将隋唐时期的“高丽”写作“高句丽”。到了现在,史学界开始恢复自信,直接写作“高丽”。谭其骧画的隋朝全...……更多
...源研究展开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多位专家学者,通过现场授课、研讨交流的方式分享真知灼见和学术成果。桑干河畔的涿鹿地处高原游牧文明向平原农耕...……更多
李公明︱一周书记:五代皇权暗夜中的……人格光芒
...见解的述学之文。作者首先很坦诚地谈到从社会学转向历史学研究与写作的心路历程,其中关于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面向和路径取舍的论述虽然只是率性而谈,却是颇有理论见地。先讲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社会...……更多
西北大学主办的“比较考古学:全球视野与前沿方法”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开幕
...夏鼐先生的经历为例,分享了这一理念在中国考古学界、史学界的悠久渊源与广阔空间。他期冀西北大学能把《世界考古研究动态》这个新刊物持续办好。罗泰在致辞中介绍他早在1980年就曾来访西北大学,表达了40多年来对西北...……更多
2023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揭晓
...说,“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总结的是哲学、文学、历史学等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新动向。人文性、宏观性、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及关注度是主要的评选标准,要求热点条目具备跨学科的覆盖面、高度的概括性和见解深度等...……更多
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史圣\"、\"经臣史祖\",也被誉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另外左丘明与孔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甚至比孔子年长些,二人常常同谈家国理想。孔子与其也同好恶,孔子及后来的太史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