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史大家戴逸逝世 享年98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5 09: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记者24日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1月24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习,新中国成立后随华北大学进入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等职。代表作包括《中国抗战史演义》《简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稿》《清通鉴》等。

戴逸被学界誉为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戴逸认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易代修史是中国社会流传千古的史学传统。他指出,“清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最为密切,我们要了解现在中国的问题,必须彻底了解清朝的历史。”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清史研究所成立,戴逸担任所长。戴逸用7年时间首先完成了对清代历史进行主要线索梳理的《简明清史》。已经年过花甲的戴逸此后仍旧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专注于清代边疆开发和乾隆时代的研究,并相继推出《乾隆帝及其时代》等重要著作。

2002年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8年2月,《清史》三稿基本完成,这部由国内2000多名清史学者共同完成的百卷巨著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审阅阶段,圆满完成编纂任务。

“清史是我的专业,我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戴逸曾说。(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史稿》的编撰者水平如何?
...朝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属于清朝的“墓志铭”——《清史》却迟迟没有修出来呢?早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的第三年,北洋政府就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专门编修《清史》的清史馆,负责人是清末的
2023-08-02 21:25:00
为何说清朝的“乾隆盛世”是徒有其表的
...也达到了当时全世界的1/3。而且根据由北洋政府编撰的《清史稿》记载,当时清朝的耕地面积达到了800万公顷,折合于个人的话约每人4亩。以上这些,大致就是人们称乾隆时期为盛世的主
2024-04-12 17:17:00
【竞技宝】LOL:LPL赛事官方处罚cube 罚款三万禁赛两
...了LPL赛事官方的处罚。昨日,LPL赛事官方发布公告:“近期,戴逸选手(ID:Cube)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出现不当言行
2024-06-21 14:17:00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受业于尚钺、戴逸、傅筑夫等史坛名家。1956年,她与著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教授结为伉俪,携手共赴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事教学
2024-11-23 12:41:00
二十四史中没有清史,清朝史书为何还没修好?
...》、《明史》、《元史》等等,但是看到最后却没有发现清史,清朝灭亡距离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为何清史一直都没有加入到二十四史中成为二十五史呢?自古以来修史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工
2023-07-15 18:17:00
...程中自身的学术话语。”而早在2002年,国家就启动了《清史》的编撰工作,如今过去了十年,《清史》还没有最终定稿。为什么国家对清史的研究如此重视?仅仅是因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专
2024-04-29 20:58:00
清史通俗演义
见到那套《清史通俗演义》是在春瑞书院。春瑞书院位于迁安市黄台湖莲花岛上,是一套两层仿古式四合院建筑,里面收藏着大量文史典籍、名人书画、报纸杂志等,对迁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
2023-07-04 19:26:00
纯惠皇贵妃苏氏是什么出身
...就是皇后做了这位皇贵妃的下属,而且这位皇贵妃还是大清史上唯一一位名副其实的皇贵妃,她就是乾隆帝的纯惠皇贵妃苏氏,《清史稿》中记载为苏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是一名汉族女子,她的
2024-06-27 21:32:00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畅谈经验与心得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五一文化客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近日,他来到北京三联韬奋
2024-05-02 0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