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史通俗演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19: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见到那套《清史通俗演义》是在春瑞书院。春瑞书院位于迁安市黄台湖莲花岛上,是一套两层仿古式四合院建筑,里面收藏着大量文史典籍、名人书画、报纸杂志等,对迁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进书院,在诸多文史藏品中,正厅玻璃展柜里一套线装本《清史通俗演义》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其中一本还带着现代的书签,更让我心生好奇。春瑞书院院长徐春瑞似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娓娓道出这套书的传奇故事。

清史通俗演义

春瑞书院的《清史通俗演义》张花艳供图

1985年秋,徐春瑞又去北京琉璃厂淘宝捡漏。在一个古籍店前,一套保存完好的《清史通俗演义》让他如获至宝,赶忙向白发苍苍的摊主询价,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4700!”摊主手捏折扇,溜坐在藤椅上,悠闲地哼着京腔小调,懒洋洋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口气中透着强硬,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4700元?天呐,这不是打劫嘛!徐春瑞心里抱怨着,暗暗盘算,凭自己百元的工资,4700元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5年。算了,不买了。他摇摇头,打算起身离开,可是脚底下却生了根般不听使唤,手和眼也被那套《清史通俗演义》牢牢黏住了,动弹不得。

“你是研究史学的?”老人面带疑惑问道。

“研究不敢当,我打小奏(就)爱看这些,略知一二。”

问答间,老人听出徐春瑞是迁安口音,便坐直了身子与他攀谈起来。从燕山长城到棒打龙山头的传说,从滦河三里河到桑皮书画纸再到贯头山酒,从油炸馓子、蛤蟆吞蜜到仁义胡同,从夷齐让国到杨十三投笔从戎……如此七七八八,话题涉及迁安的方方面面。想不到在这皇城根下的琉璃厂,竟然有人如此了解迁安,这不禁让徐春瑞大吃一惊。他庆幸自己从小广泛阅读,对迁安的人文掌故、历史传说颇为了解,才能做到应对自如,否则还真要窝头翻个——现大眼了。

言谈间,隔壁店主出来打招呼,喊了声:“清史通大伯,您唠着呐。”徐春瑞问:“您老姓青?”老人摆手说:“不,我姓杜,对清朝这段历史痴迷,人送绰号‘清史通’。”

杜先生又问了徐春瑞几个清朝的问题,两人你来我往,一问一答,杜先生频频颔首,最后竟站起身来,对徐春瑞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移步到室内喝茶聊天。杜先生不但是清史通,还是个迁安通,对迁安有特殊的感情。原来,他的父亲和祖父在京城开纸坊,与迁安的纸商经常接触。他夸赞迁安的手工纸在京城是有名的抢手货,还打趣说没准这套《清史通俗演义》就是用迁安的桑皮纸印刷的呢。二人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俗话说,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临别前,杜先生捧出那套10本装《清史通俗演义》赠予徐春瑞。他说:“我在这里卖书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你这样的顾客,今天,这套《清史通俗演义》就送你了,你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又是个收藏家,这书放在你那里,我放心。”徐春瑞受宠若惊,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冲您这么说,别说4700,5700我也要了。”

徐春瑞院长讲得津津有味,我想插嘴又怕打扰他。待他端起茶杯,我手摸那个书签问:“这是怎么回事?”

徐先生接着又讲起这本书漂洋过海的经历。原来,杜先生父亲也是个书迷,他家有不少藏书,但“破四旧”被毁掉了,这套书是因为他曾经送给一位外国朋友才得以幸免。他父亲说,这是我们的宝贝,不能流落到国外,所以不顾朋友面子,硬是把这套书追了回来。那个现代的书签就是那位外国朋友挂上的,一直保留着,成了一段历史印记。

此时,徐春瑞终于明白,杜先生的天价是故意的,他是在为这套书寻找新主人啊!徐春瑞接过书,杜先生随口诵道:“大清帝国漫粉尘,荣辱兴衰尽书间,家父立言嘱鼎句,清史定赠懂史人。”听完此言,他对杜先生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守护者啊!

徐先生说到的琉璃厂,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后来随父亲去过。那是一条文化街,雕梁画栋尽显古朴文雅。店铺挨挨挤挤,唐朝的盆,宋朝的碗,明清官窑古瓷、古书古画应有尽有。历史的时空,在这里被压缩成一个万物交汇的立体隧道。在那儿,我还花两块钱淘到一套5张诗配图的《红楼梦》人物画像卡片,让我进一步弄清楚了《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没想到,被我视为珍宝的5张卡片,后来还成就了一位画家——“铁笔农夫”王国栋。

王国栋是我崇拜的一位在宣纸上烙画的农民画家,我们相识于春瑞书院,卡片上的人物和诗句给他带来灵感,让他成功完成了《红楼梦》百人图烙画。画作场景细致入微,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再配以卡片上的诗文,让北京荣宝斋专家赞不绝口。一时间,王国栋画作荣登各大报刊,帮更多人了解文学经典《红楼梦》。

徐春瑞没有辜负杜先生。退休后,他在春瑞书院潜心整理从琉璃厂以及其他各种渠道淘来的藏品,免费向市民开放,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迁安发扬光大。著名诗人、作家贺敬之先生亲笔题写“春瑞书院”四个鎏金大字悬挂在门楣上,杜先生那套《清史通俗演义》,也被徐院长放在显著位置,供人们欣赏。

琉璃厂承担了历史的重任,书院承载着徐春瑞先生的梦想。众多这样的文化传承人,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守护和传承着我们的文化精品。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3年7月4日8版)

责编:朱立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典文献学专家杜泽逊:故纸堆里写就精彩人生
...”,受重视程度不够高。1992年1月11日,腊月初七,位于琉璃厂海王邨大院内的中国书店还没有正式歇业,一本民国间学者批注的《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正懒洋洋地躺在书架上,殊不知,它
2024-04-23 07:32:00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畅谈经验与心得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五一文化客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近日,他来到北京三联韬奋
2024-05-02 00:17:00
...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命皇三子玄烨为帝,并且给儿子留了4位辅政大臣,《清史稿·世祖本纪》云:
2024-06-25 18:16:00
...1月24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
2024-01-25 09:34: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素风到老为寒士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莅渭解读乾嘉重臣王杰的典范意义本报讯(记者 王小敏)12月22日,渭南日报社邀请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作《素风到老为寒士西部状元
2023-12-23 00:38:00
...所迁徙的初步研究》一文。在此期间,邹逸麟先生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聘请为《地理志》项目组的负责人。北京作为清朝皇都,相关文献自然多于上海,华老师便邀请我加入资料搜集整理的工作中
2023-06-30 03:44:00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前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京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与清史研究”的对谈,系统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并勉励年轻人对待个人事业要“慎始善终”。史学家阎崇年(右)和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
2024-04-29 20:04:00
《清史稿》的编撰者水平如何?
...朝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属于清朝的“墓志铭”——《清史》却迟迟没有修出来呢?早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的第三年,北洋政府就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专门编修《清史》的清史馆,负责人是清末的
2023-08-02 21:25:00
二十四史中没有清史,清朝史书为何还没修好?
...》、《明史》、《元史》等等,但是看到最后却没有发现清史,清朝灭亡距离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为何清史一直都没有加入到二十四史中成为二十五史呢?自古以来修史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工
2023-07-15 18: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