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法与作为道德表率的职责。纵观中国历史,“盛世”是由法治昌明、严格吏治所带来的。法治不彰、吏治废弛只会带来社会衰乱。“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法治是吏治的前提保障,吏治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古代中国留下了“为...……更多
...治”,进而强调“明主治吏不治民”,要求将其具体的“法治”主张落实在现实的国家机器之中,因而官吏就成为国家机器之中承载法家“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秦国统治者十分清楚,官吏是执行国家职能的重要工具,更是国...……更多
本文转自:法治网□ 法学洞见□ 郝铁川 (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廉”的基本字义是指有棱角,比喻品行端方、有气节、廉洁、廉正、廉明等。“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更多
聊聊韩非的法治思想与秦始皇的法治实践
...意义。虽然在今天看来,韩非的主张大多已经过时,但其法治精神仍有一定借鉴意义。时至今日,依法治国仍然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商鞅变法后,秦国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秦始皇以韩非法治思想为...……更多
聊聊《秦律》对人情做出的妥协,秦朝崇法尚法但并非唯法独断
...说管仲。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意思是不可为重宝而看轻政令,不可为至亲而把国家政权放在后面,不能为爱民而歪曲法律,不能为爵禄而分让权威。这就是...……更多
探源中国第一律—秦律
...中国第一律“秦律”的品质和特色,为我们系统考察秦朝法治建设的利弊得失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揭示秦朝大一统的法治基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王子今先生指出,...……更多
赵国军事上并不弱为何会迅速败亡呢
...的赵国为何会迅速败亡?我们看看赵孝成王统治下赵国的吏治就知道了。邯郸保卫战时,赵王要杀死秦国质子子楚为何没做到?只因赵国政治腐败,官吏只认金钱不听命令。 秦国围困邯郸,赵王欲杀子楚。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更多
秦律很严苛吗?从竹简记载来看,秦律很有现代法律的精神
...商鞅变法”,从很早就开始用法律来治理自己的国家,“法治”可以说是秦朝的一个比较大的特色。但因为秦朝本身就没有存在太长的时间,而且距离今天已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要想知道当年的秦律不是一件容易事情,秦律...……更多
2022-12-18 19:17秦律,竹简,精神,法律
云梦山秦简:揭示秦朝法治与人性的冲突与选择
...道为什么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让我们丢掉了最为良善的法治经验。云梦山秦简的人口拐卖案1975年的时候,中华大地之上风起云涌,世人的眼光都在注视东北方的时候,中国南方湖北云梦地区的一次偶然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更多
在秦汉当令史到底有多累
...写、发出、签署等。文书加盖令、丞等长吏的官印方具备法律效力。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令史很明显是没有印绶的。但是令史在这一环节依然发挥着作用。秦及汉初,御史负责记王言并形成制诏,并以“制诏御史”的形式...……更多
嬴政不死的话,陈胜吴广项这些人还会造反吗?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我们可以说,是秦二世胡亥把秦国的法律变坏了,而不是秦国的法律本身就是坏的。我们也可以更加确定,如果秦始皇不死,秦朝可能不会沦落到那般地步。如果扶苏成功即位的话,以他的贤能来看,他是不...……更多
从刘邦逃跑看秦朝法律制度
...有吕后和她爹还不惨遭灭门?结果却出人意料。由于秦国法律细密,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嫌犯人权的条款,又严禁刑讯逼供。秦始皇又自己以身作则,以致各级官吏基本还都能依法办事。说秦国的法律细密,已经有保护嫌...……更多
陈胜吴广起义:秦法严苛下的民众反抗
...耽误戍守时间这件事会面临多么严重的惩罚,那么秦朝的法律真的很残暴吗?是残暴到什么程度才逼得这支谪戍的队伍直接起义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一行人是被迫前往戍守边境就一直是秦朝的大事,奈何古时候交通不便,...……更多
古代也有造假的,浅析“诈伪律令”的历史沿革
...文尚较为分散,后于曹魏律中独立成篇,并在此后为历代法律所沿袭。明代的诈伪律在承袭的基础上,亦体现出时代特色。明代官员队伍中部分官员罔顾法纪,诈伪以取利,加速了吏治腐败,致使政令不畅,扰乱官场秩序,也损害...……更多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秦朝法网严密,名目繁杂,明法壹刑,事皆决于法。以法律规范社会生活和调整利益关系,本身是一种进步,但若与行急政紧密结合在一起,则成了恶法。秦始皇最大的败笔,在于行急政,徭戎繁重,赋敛无度,超出了百姓的...……更多
...众的负担,即所谓的“王道”;同时厉行法家政策,整顿吏治,即所谓的“霸道”。宣帝位期间,匈奴也表示了臣服的意愿,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以臣子的身份晋见宣帝,汉朝与匈奴的百年大战,终告落幕。在西域,...……更多
秦简填补又一历史空白,难怪秦朝二世就亡
...由此也导致很多刑徒之人逃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秦朝法律变得更严了。比如,陈胜因为“闾左”而被適戍渔阳,其中“闾左”,根据张家山汉简等记载,基本确定为平民或贫民,没有触犯法律。也就是说,没有犯法的陈胜,...……更多
从重德到重刑,春秋战国到秦朝“水喻“的嬗变
...行为,而不是对其个人的惩罚。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各国在刑法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强调了刑罚的公正和针对性。比如,在《左传》中就有记录鲁国公子遂的刑...……更多
...(3)法律制度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法对于秦王朝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作用...……更多
汉宣帝使西汉迎来中兴,他是如何做好吏治的?
...。整肃司法自汉武帝以来,统治者为加强集权,所以各项法律条文繁多,且过于严格,甚至已经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加上各级官吏利用政治地位所取得的特权压迫百姓,导致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广大平民深受其害。 为...……更多
探讨秦代军事犯罪的类型及其惩治特点
军事犯罪系指违犯有关军队管理的法律制度,损害国家军事利益,危及政权的稳定和安全,因此而受到惩罚的行为。军事犯罪的主体是军人及有关军事人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政权稳定,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了对军事犯罪的预...……更多
2022-12-20 12:13犯罪,特点,类型,军事
秦军百战百胜的另类原因,是秦朝的军事纪律严格
军事犯罪系指违犯有关军队管理的法律制度,损害国家军事利益,危及政权的稳定和安全,因此而受到惩罚的行为。军事犯罪的主体是军人及有关军事人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政权稳定,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了对军事犯罪的预...……更多
2022-12-17 16:08纪律,另类,原因,军事
既有名臣又有明君支持的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物质担心,一心工作,高薪养廉。宋朝的官员们 2、加强法治法治精神是所有王朝长治久安的保证,范仲淹等人有感宋朝的各项法律过于繁杂,且因条理杂乱而少了法律本身的威信,便以“删去繁冗”的思想来梳理各项法律,并...……更多
儒家孝道对唐代吏治影响有多大
前言儒家孝道对唐代吏治的影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的朝代,其吏治也最为清明;也有学者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重视孝道的朝代,其吏治也较为黑暗。但是,随着我...……更多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言:执法严,百业安!司法正,人民安!自西周始,中国法治开始萌芽,在礼和德共同作用下,华夏民族形成了礼仪之邦。法治思想起源于西周,但众所周知宗法观一直影响西周的立国之策,这种宗法制思想严重阻碍着法律契约...……更多
东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与官吏犯罪预防
...易犯罪,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吏犯罪事件的发生,对东汉吏治的澄清、官僚机构的有序运转以及君臣关系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东汉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确实发挥了监察官吏的作用。二考核制度对官吏犯罪的限制考核制度...……更多
秦国的法律真的很严苛吗,看看秦国竹简怎么说
...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被后世的很多人认为是生活在一个法律非常严苛的时代,是一个受到压迫和暴虐的时代。可事实上秦国和人们传统的这个印象,差距并不小战国时代的秦国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国的竹...……更多
朱元璋装成乞丐去要饭,回去后连斩五位一品大官
...活的贪官们深恶痛绝的朱元璋下定决心整治全国范围内的吏治情况,秘密派人去搜集调查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情况,决意杀鸡儆猴。这不查不要紧,一查,仅仅淮南地区的赈灾粮食,涉事官员就多达六十多位,甚至有五位朝廷一品...……更多
...至明清的古代刑法,其价值基础是二元的,即兼而维护“法治”——集权君主国家秩序,和“礼治”——父系家庭秩序。唐律“十恶”重罪当中,维护集权君主国家秩序者占四条半,维护父系家庭秩序者亦占四条半,只有一条是...……更多
湖北出土一竹简,揭秘陈胜、吴广要推翻秦朝的原因
...15年,可秦律变更速度过快,难以准确的传达到各地,“法治”掺杂了“人治”的成分,有了法外开恩的可能。1975年,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1155枚竹简,使得部分秦律内容有了真实的还原。墓主人叫做“喜”,出生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