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刘邦逃跑看秦朝法律制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3: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约是群龙无首的民工有人回到沛县,县令这才发现刘邦跑了不知下落,于是发吏抓了吕后追查刘邦(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吕后自然说不出刘邦去了哪里。若是按照两千年来史家文人对秦国秦始皇的污蔑,秦始皇严刑峻法,迟到都要杀头,那吕后还不惨遭严刑拷打,割鼻子砍脚?刘邦的儿女,刘太公一家人,还有吕后和她爹还不惨遭灭门?

结果却出人意料。由于秦国法律细密,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嫌犯人权的条款,又严禁刑讯逼供。秦始皇又自己以身作则,以致各级官吏基本还都能依法办事。

说秦国的法律细密,已经有保护嫌犯人权的条款,是有根据的。《秦律》专门有一个章节叫《封诊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刑事诉讼法,也是最早出现有保护嫌犯人权条款的法律。《封诊式》有一节名叫“讯狱”规定:凡审讯嫌犯,必须先尽听嫌犯讲述,予以记录。必须让他把话说完,即使知道他在说谎,也不要打断、斥责。等嫌犯把话说完,再无辩解,然后再以其陈述中的破绽诘问。诘问中也要尽听其辩解,记录在案。一个问题搞清楚了,再接着诘问下一个。如果诘问过程中,嫌犯不能自圆其说,又说谎,并反复推翻自己之前的供词,依律当受笞掠惩罚的,可以用刑笞掠。笞掠时,必须书写专门的报告名叫“爰书”,写明某嫌犯,询问中一共有几次翻供,仍不能自圆其说,因此依法动用笞掠询问(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智其訑,毋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毋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有尽听书其解辞,有视其它毋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訑,更言不服,其律当治谅者,乃治谅。治谅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毋解辞,治讯某)。尽管秦律规定可以用笞掠来惩罚狡辩而不实供的嫌犯,但有规定,这样得到的口供,其效力当折扣,不能以此定案(无笞掠而得人情为上,笞掠为下,有恐为败)。

从刘邦逃跑看秦朝法律制度

说秦始皇以身作则依法办事,也是有根据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不止一次遭遇刺客,比如韩国的贵族张良博浪沙行刺,比如发生在咸阳兰池的夜袭,结果都没有破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行刺皇帝是天大的罪恶,负责办案的官吏不能破案,往好了说你是无能,往坏了想你是不忠。你没有能力破案朕换别人,办案的官吏不会不担心。抓不到罪犯还弄不来替罪羊?自有聪明人要表功马屁。但是这种事情在秦始皇治下没有发生。

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一个好的法律要想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最高领导者以身作则是十分重要的。秦始皇屡遭刺客却都没有破案这件事证明,秦始皇是以身作则依法办事的。秦始皇手下的大臣也是秉公断案依法办事的,没有为邀功,为保官位而徇私枉法。同样,从刘邦辞官落草吕后被抓复又被放这件事来看,沛县的官吏在刑事案件的执法上也基本是依法办事的,对吕后没有刑讯逼供,更没有为邀功草率地定罪。这基本吻合荀子对秦国的赞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结果是,吕后毫发无伤,既没有受到严刑拷打,也没有被杀头或长期关押,很快就被释放回到家中。

那我们不禁要问了,这么好的皇帝,这等依法办事的朝廷大臣,还有让贫贱子弟受益的唯才是举的制度,刘邦为什么这般义无反顾,抛弃一切,不惜亭长的饭碗,家人的平安,自己的生死,在没有任何威胁逼迫的情况下,辞官落草,已而起兵造反?这不同寻常的行为,恰恰发生在不同寻常的年份秦始皇三十七年,又是在刘邦回了趟老家丰邑中阳里,见了一面亲娘刘媪后。难不成是秦始皇山崩的噩耗传来,亲娘刘媪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言语行动,刺激着刘邦再不能虚度光阴,为了那难与人语的生父,为了隐姓埋名忍辱苟活半生的亲娘,必须赶紧行动有所作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5: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西方学者笔下的刘邦,却是与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齐名,是世界最伟大的两个政治
2024-06-02 06:43:00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暴君皇?
...或野蛮行使专制权力的统治者,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那秦始皇的确算得上暴君,因为秦始皇对权力的专制,是春秋战国到秦朝建立八百年以来最严厉的,秦始皇实行的所有政策与行动,都是为了专
2023-08-24 16:35:00
秦始皇如果再活十年,他会成为刘邦、项羽的阶下囚吗?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被誉为伟大的统一者和法制化的奠基者。然而,他的统治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不满。如果秦始皇再活十年,他是否会成为刘邦和项羽的阶下囚呢?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让我们来探
2024-10-24 11:25:00
明明用的都是同一套制度,为什么秦朝灭亡了,汉朝却强盛了
...有问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话题,看看到底是秦始皇的“铁腕”出了问题,还是刘邦的“柔术”更胜一筹。秦朝:一场“速成帝国”的悲剧秦始皇,这位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可谓雄才
2024-12-30 09:43:00
秦始皇的致命错误
...为个人行为逆天而行导致灰飞烟灭,比如开创万世一统的秦始皇,千古无二的项羽。秦国积蓄了百余年的力量,经秦王政十余年的策划统一之战,华夏大地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秦始皇的统一
2023-08-25 21:47:00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的早年经历与时代背景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都不是秦人,可是当秦始皇灭楚并统一六国时,他们为何不站出来帮助自己的母国呢?当时他们都在打瞌睡吗?公元前231年,秦始皇拉开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
2023-10-08 09:06:00
秦朝苛政残暴以致国灭,为何刘邦还要汉承秦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但由于秦朝的统治过于残暴,秦朝国内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在全国性起义的高潮中,刘邦率领军队拿下关中地区,在此废除秦朝苛政约法三章。公元前202年,刘
2023-03-08 21:57:00
刘邦原本是萧何的下属,为何起兵后大家尊刘邦为主?
...刘邦起兵的真实情况,其实是这样的: 秦朝末年,随着秦始皇去世,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那些六国旧贵族,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他们对秦始皇畏之如虎,因为秦始皇当年曾经指挥秦
2023-06-25 16:22:00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何继承秦朝的制度
刘邦和秦始皇,仅仅相差三岁,两人的人生轨迹却彷如两个时代。1、后世对秦朝制度的态度翻开历史的篇章,不难发现,秦朝和汉朝这两个朝代有太多类似的地方。诸侯们既然觉得秦朝制度不好,为何
2024-08-01 1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