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6:43:00 来源:戏说三国

《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尽管刘邦一生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西方学者笔下的刘邦,却是与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齐名,是世界最伟大的两个政治家之一。

约瑟夫·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和池田大作对话录》中: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约瑟夫·汤因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那么,为何在约瑟夫·汤因的笔下,刘邦地位比秦始皇还要高,刘邦当不当得起如此高评?

1:打破王侯将相有种

秦朝末年,中国还处于“王侯将相真有种”的时代,参与反秦的领导人中,除了陈胜、吴广、刘邦是平民之外,其余皆是列国贵族。因此,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平民逆袭的案例,打破了“王侯将相皆有种”的僵化的社会体制。

春秋战国,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虽然时代变化让平民有一定机会登上历史舞台,但纵观春秋战国五百余年,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名人,几乎无不都有不凡的出身,平民很难实现阶层跃迁,社会阶层严重固化。而刘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点,打破了中国这一阶层固化。

汉初开国功臣中,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人,无不都是下里巴人,在先秦时期他们几乎不可能跃迁为贵族,实现阶层的升级。在用人制度上,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不论求贤诏,还是察举制,都不太看重出身,更重视的是才能。

刘邦之后,汉朝皇帝在用人上也不太重视出身,我们熟知的卫青、霍去病真正身份无比低贱,却能跃升为帝国大司马(大约等同于国防部长),与卫霍差不多一样低贱,却能登上朝堂的汉朝名人数不胜数。经过汉朝数百年的影响,曹操才会石破天惊地提出“唯才是举”。曹操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门阀制度,注重血缘与出身,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隋唐之后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等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有隋唐两代接力推行科举制,让寒门有了出头机会。

唐宋之后,中国已无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后世历代权贵者,追溯几代上去,可能都是造反的泥腿子,何谈贵族?因此,如今一些清朝王族后裔自诩“贵族”,简直贻笑大方。

与中国相比,西方却一直保有僵化的贵族制度,下层民众很难实现阶层跃迁,直到近现代才慢慢被瓦解,但至今还未彻底消失。就打破阶层固化来看,刘邦无疑当得起约瑟夫·汤因比的高度评价。

2:刘邦的治国思想制度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面临一个严峻问题:该如何治理大一统的天下?

刘邦之前,中国有两个大一统王朝,即周朝与秦朝。周武王相距刘邦八百余年,时移世易,且周朝历史教训又历历在目,因此刘邦不可能照搬周朝制度。秦朝只存在十多年,二世而亡,失败的教训一大堆,成功的治国经验没多少,因此刘邦不仅不可能照搬秦政,反而更要谨慎思考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也就是说,刘邦建汉之初,对于如何解决七国隔阂,如何治理大一统天下,前人没有给出什么有效思路,几乎一切制度规划都要从头开始,用现在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刘邦如何做的呢?

第一,秦朝不分封,二世而亡;周朝大分封,战乱频发。于是,刘邦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其中分封制又规定“非刘氏不能称王”,即白马之盟,为此消灭了汉初异姓王,再将刘氏宗室封为诸侯王,以此强化皇权,与大一统的统治。

尽管汉朝刘氏诸侯王出现七国之乱等,但刘邦确定了总体框架,避免了异姓王危及中央统治,因此后世历代几乎都采取“汉代分封制”制度。当然,“汉代分封制”是西汉中后期才逐步完善的,最终奠定了汉朝400年江山。历史证明,汉代分封制或许不是最佳的,但一定不是最差的制度。

第二,刘邦将儒家思想引入朝堂,尽管儒家文化只是当时补充,主流还是法家与黄老之说,但儒学已经在汉朝生根发芽,至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进而成为主流治国思想。儒家公羊学派,提倡大报复(九世之仇)与大统一思想,契合了汉武帝的要求。

第三,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即《九章律》。与秦朝严刑峻法相比,汉朝法律追求宽柔相济、严松相当。《九章律》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之后的历代法律大多以《汉律》为蓝本,它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

第四,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礼已被抛弃,七国长期战乱,导致文化割裂。刘邦建汉之后,开始融合各国文化,形成了一套全国适用的文化体系,在这套文化之下的是齐文化、楚文化、蜀文化等区域文化。换言之,汉朝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文化精髓,形成了一套高于地方文化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汉文化”、“汉民族”逐渐形成。

《资治通鉴》记载,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称帝之后刘邦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等文化没有用处。陆贾驳斥说:“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刘邦虚心纳谏,之后重视文化,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1馆”天禄阁、石渠阁等,容纳七国各种书籍。由于秦始皇焚1书,毁掉了大量书籍,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无数典籍就是汉初发掘整理出来的。

归纳起来,刘邦对中国历史的大贡献至少有四:一是中国大一统的格局被正式确立,二是确立了后世沿用千年的法律制度、分封制度等,三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奠基者和开拓者,四是打破了阶层固化。可以说,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历史名声相比,刘邦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

或许,约瑟夫·汤因比是旁观者清,反而更容易看清楚刘邦的历史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朝历史由西汉书写,但汉初并不承认他的正统地位
...国之上。例如,在对战国七雄王室的祭祀上,刘邦规定为秦始皇帝守冢的户数为20家,其余各国为10家或者5家。可以看出,为秦始皇守冢的数量是其他国家的2倍或4倍,秦的地位与影响要远
2024-07-14 20:30:00
01儒家学说经历大劫难--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主要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由
2023-04-21 15:07:00
盘点三个王朝的开拓者,最让人敬佩的是谁
...常崇拜他们,但是,其中最让人崇拜的竟然是他。第一,秦始皇。秦朝作为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秦始皇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国皇帝。虽然关于秦始皇的功
2022-12-23 17:36:00
古代墓葬的防腐技术,吴芮四百年不朽的秘密
...时候的墓葬有完整的规模、陪葬品以及相关祭祀的程序。秦始皇驾崩之后,就是按照皇帝的礼法进行墓葬的,这一点秦始皇开创了先例。其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墓葬礼法。现如今人们
2023-09-16 13:12:00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刘邦的太牢祭祀孔子
秦始皇虽然搞出来“焚书坑儒”,可还是有“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秦国人对儒学并不是完全的否定态度,秦始皇自己就“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对儒生还是很尊重的。秦国人在
2023-10-29 19:50:00
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但他48岁以前做的事,颠覆你对历史的认知
...成为一代皇帝。一次,他代县令前往咸阳汇报工作,恰逢秦始皇出行。面对秦始皇辉煌的队伍,刘邦感慨:“大丈夫生当如此。”幸而同伴及时制止,以免言过其实,引来不测之祸。自此,刘邦开始
2024-12-01 09:51:00
秦始皇去世后,章邯的政治地位变得尴尬
秦始皇去世后,注定了秦朝的灭亡,李斯、赵高、胡亥三人在沙丘密谋篡位,拥立胡亥为帝,随后逼死了蒙恬、蒙毅、冯去疾、冯劫等一系列名将名臣,胡亥当皇帝的同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
2023-08-25 06:52:00
为何刘邦要坚持分封制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朝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彻底结束,郡县制的推行将历史车轮往前推动了一大步,分封制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弃物。但是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却一反历史的重拾战国分封
2023-05-15 21:10:00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天下再无兵戈
...,世代为官,家境殷实,身份高贵,衣食无忧,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么到了张良这一代,凭借他的本事,也一定会成为韩国的相国。东方六国中,韩国是最弱小的诸侯国,也是第一个被秦国
2023-08-23 14: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