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15:43:00 来源:戏说三国

笔者曾概括秦始皇无人可比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国家凝成;二是民族融合。国家凝成,体现为秦一统天下,结束了封建诸候割据状态,实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千载犹行秦法政。民族融合,体现为南蛮、东夷、北狄、西戎的广土众民,成为汉民族,并通过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加深民族融合,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分裂,使统一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统一中国是秦始皇的伟大历史功绩,此后法家政治权力思想和儒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联镇整合维持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然而,秦却国祚短促,何也?后世皆认为,商君之法,使秦食足兵强,以威力吞并六国,成就帝业;秦政之失,在于严刑峻法,吏治深刻,赋敛无度,仁义不施。对此,诸史家之言,繁衍丛脞,常常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威力可以吞并但不可以守成,而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却依然行急政、施峻法,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这是秦朝覆亡的关键所在。

行急政和施峻法,确实是秦亡的重要原因。秦朝法网严密,名目繁杂,明法壹刑,事皆决于法。以法律规范社会生活和调整利益关系,本身是一种进步,但若与行急政紧密结合在一起,则成了恶法。秦始皇最大的败笔,在于行急政,徭戎繁重,赋敛无度,超出了百姓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一方面行急政,一方面法网严密,所以,黔首不堪重负,必然触犯法网,为逃避法律制裁,遂出现了“群盗满山”“啸聚山林”的现象。秦二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世、赵高、李斯之流,劳民更烈,又践踏法律,实行督责术,迷信严刑峻法,滥杀无度,残贼天下,从官吏到黔首摇手触禁,战战兢兢生活,奋起反抗成必然。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从表面上看秦亡于行急政和施峻法,但却不是秦亡的根本原因,长期的土地兼并和残酷的地租剥削,是农民贫困、破产的根源,也是秦朝败亡的根本原因。

从战国到秦统一,是土地私人拥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确立的时期。商鞅变法肯定了土地私人拥有化的合法性,并促进了它的发展。王翦伐楚前向始皇请“美田宅园池”,说“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这说明置私田并不违法。不为封君,也可以拥有私人土地。

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过程,是土地兼并和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的过程。司马迁说:“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愈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秦统一之初,仅迁之咸阳一带的豪富竟然有十二万户之多,是有一定社会根源的。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秦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土地私人拥有制在统一的国家中,获得了合法地位,这应当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确立的标志,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陆贾说:“秦始皇骄奢靡丽,好作高台榭,广宫室,则天下豪富制屋宅者,莫不仿之。设房闼,备厩库,缮雕琢刻画之好,以乱制度。”《盐铁论》则说:“始皇数幸之郡县,富人以赀佐,筑道旁。”都说明了阶级分化和土地兼并的严重情况。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一切以有无军功和军功大小来划分社会等级。军功与爵位相应,享有土地、房屋、钱币、庶子乃至“赐邑”、“赐税”等经济特权。由于实行土地私人拥有制和军功爵制,出现了大量的贫弱农民:一是依附于地主的农民,包括“耕豪民之田”而“见税什五”的佃农,“为人佣耕”如陈涉者的雇农,类如仆人的庶子等。庶子也称弟子。《商鞅。弱民》:“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按秦律规定,一为弟子不得随意改籍,只能世世代代作为依附农民。二是地主、贵族、商人私家役使的私奴和隶臣妾、刑徒等官奴。三是游民,秦官方称“游士”,他们中间有失去土地,贫无立锥之地,到处流浪的农民,以及散兵游勇、没落的旧贵族。

秦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严刑的峻法,也不是赋役无度

上述三类贫弱农民称作闾左,是依附、服务于地主的,按常规是不服徭戍的,但因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修宫殿,造陵墓,筑长城,辟驰道,兴水利,劳民甚烈,仅防御匈奴,就“发天下丁男,以守河北,暴兵露师十有余年,……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东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秦二世时又变本加厉,徭戍更为沉重,中产阶级遍征无遗,故而“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有市籍者”,但仍然无法满足徭戍需要,所以只能“发闾左之戍,收泰半之赋”,进一步加剧了对底层民众的剥削和压迫。由于吏治深刻、赋敛无度,国家出现了摇手触禁,黔首穷愁,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群盗满山的可怖局面,终致义军纷起,秦至二世而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变法是怎样实施的呢
...赏之法,来奖励告奸者;但是很明显的,他还是侧重在以严刑峻法来约束与控制百姓的行为。《商君书‧垦令第二》认为:国家如果实行重刑和连坐法,那么有急躁性情的人就不敢争斗;平常强横霸
2024-06-11 10:54:00
商鞅变法:秦国的崛起与百姓的血泪史
...文如下: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2、严刑峻法,王者刑九赏一,想要统治天下,百分之九十都是刑罚,百分十奖励,就是传说中的打九棒子给个甜枣,这一点在军爵制中充分体现
2023-10-06 08:49:00
商鞅对秦国的发展有何作为
...鞅下场如此凄惨其实也要归咎于他自己。其一,商鞅支持严刑峻法,认为惩恶是扬善的最佳途径,而酷刑则可以起到震慑奸邪小人的作用。结果,正是他没有废除的车裂之刑成为了他的最终归宿;其
2024-06-28 14:56:00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死的,历任秦王却为何无人为其平 反
...世了——“霸道”。这套变法的核心方针是“重税”和“严刑峻法”,核心方向是“土改”和“军改”,核心目标是“富国”和“强兵”。首先,将秦国内所有的人全部变成两种职业——农民和士兵
2023-10-15 15:59:00
商鞅变法:铁血手段下的国家崛起与个人悲剧
...战国时代,去解开这个历史之谜。一、铁腕统治:商鞅的严刑峻法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虽然国力强盛,但内部腐朽不堪。商鞅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布衣,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决断,被秦孝公任命
2024-03-14 14:37:00
商鞅变法开辟秦国光辉道路,辉煌与阴影同存
...苍凉,社会影响成谈资为了加强专制政权,商鞅提倡使用严刑峻法。在以重刑主义原则制定下的刑法过于严苛。例如族刑和连坐法。族刑是指一人犯罪,其亲属也会受到惩罚,通常用于直接危害君主
2023-11-09 14:57:00
明末的通货膨胀与财政危机是如何造成的
...手无措。二、经济危机与官僚阶层的合谋与腐败1、明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在中国历代专制王朝初期,开国君主慑于社会动乱的威胁,往往会推行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降低君主和官僚机构对人民的税
2024-05-14 17:15:00
商鞅变法:顺应时代需求,创造秦国辉煌的改革
...搬照抄。同时,商鞅变法的措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严刑峻法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避免。总结:商鞅变法的成功,不仅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提供了宝贵
2023-12-11 09:02:00
商鞅最后为何死在自己制定的律令之下
...烧儒家书籍。七,推崇李悝的《法经》,以法治国,推崇严刑峻法。显而易见,其中最能短期提高秦军战斗力的,就是第一条。因为只要能杀够足够的敌人,砍下足够的首级,不管此人之前是什么社
2024-07-25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