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宪宗的统一与河北地区的反叛
唐宪宗李纯在位时期,经过多年的拥兵,终于将割据河北地区近六十年的“河朔三镇”相继归降,分裂多年的大唐版图再度划整归一。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幽州率先反叛,接着成德、魏博举兵响应而起,河北...……更多
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官。只是大唐的实力终究下降的太快,例如安禄山发家的河北地区,幅员辽阔,又有重兵把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般来说,战争后期必然要清算造反的帮凶,因为这个原因,大唐没办法直接攻打河北进行清算。李唐王室只能...……更多
...重了河北士族集团对朝廷的离心力。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河北地区极容易失控。后来,唐代宗在削夺武将兵权时连续犯下大错,先冤杀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又逼反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连李光弼都吓得不敢入朝,大唐最忠诚的...……更多
唐朝的藩镇割据:淄青节度使的崛起与归降
...,所以深受朝廷的忌惮。唐德宗一贯痛恨藩镇,非常想将河北地区的藩镇除掉,淄青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为了对付淄青,唐德宗在西面永平军集结重兵,随时准备向东进攻。他对李正己的不满根本不加掩饰,甚至已经到了路人...……更多
晚唐暗杀事件:藩镇叛乱与朝廷的危机
...例,与我们今天讲的这一起事件相比都是小儿科:晚唐的唐宪宗执政初期,发生了一起针对朝廷官员的大规模暗杀行动,宰相被当街砍头、朝廷物资仓库被烧、朝廷官员吓得不敢出门,甚至整个洛阳城几乎血流成河。而这起暗杀...……更多
安史之乱:为何唐朝北方的军队放着盛世不过,偏偏选择了反叛?
...牌。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是因为,唐朝时期的河北地区已经胡化,唐朝在建立之后,将大量依附于唐朝的外族都迁移到了河北地区,当时河北地区的人主要由粟特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高丽人、室韦人...……更多
...和李林甫)要理清安史之乱的根源,就必定不能脱离唐朝河北地区来讨论。 河北地区即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地,也是唐朝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他的特殊性在于它和中央直属领地的天然割裂。今日的河北道河朔地区,知道地理的...……更多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强了河东集团的政治军事力量,但也使之丧失了与契丹在河北地区之间的缓冲。自此之后陷入了东西两面同时受敌于契丹的不利境地。据统计,终河东一后唐一世,契丹与后唐共发生军事冲突59次,其中契丹发动45次,河东一后...……更多
唐宪宗平定淮西之乱并实现国家中兴
...西叛将吴元济,淮西之乱结束。淮西之乱被平定,发生在唐宪宗时期,这是唐廷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斗争中,一次卓有成效的胜利,就如同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扫除了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权威一样。战后,其他藩镇震于威慑,...……更多
...后来就成了毒害大唐的“癌细胞”,史称“河朔三镇”。河北地区被安史叛军统治了八年,士庶都对朝廷的向心力不够,唐代宗竟然将最薄弱的地区交给降将自治,结果可想而知。果然,这些藩镇根本不听朝廷指挥,也不纳赋税...……更多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最终导致自己灭亡的藩镇?
...的问题,为了解决一个旧麻烦,结果搞出了新麻烦。直到唐宪宗李纯执政期间(公元805-820年),唐朝中央的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开始了大力的削藩政策。藩镇割据的局面才大幅缓和,唐朝出现了中兴迹象。但随着唐宪...……更多
北魏衰亡录:从内部矛盾到六镇起义
...六镇反抗失败后,北魏开始将六镇降户二十余万人迁徙到河北地区。这二十余万降户在迁移的路途上忍饥挨饿,异常悲惨。他们到达河北后,正值这里自然灾害严重,连年饥荒,居民四处逃散。在这种形势下,六镇降户几乎无处...……更多
唐朝纺织技术的领先,成就盛世的工艺瑰宝
唐朝时期其实是后人对于唐朝的赞美之词,在唐高宗到唐宪宗时期,大约是公元650-820年,藩镇割据状态还没有完全形成,国泰民安,边疆地区稳定。这段期间大唐物产丰盈,到处一派盛世的景象。在盛唐时期,中国有一项技术...……更多
杨谅:隋朝宗室中的反叛者,仁寿宫变后的悲剧人物
...出发,前往河阳(今河南孟县);大将军綦良从滏口(今河北武安西南)出发,前往黎阳(今河南浚县);大将军刘建从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出发,夺取燕赵地区(今河北);柱国乔钟葵从雁门(今山西代县)出发。同时,...……更多
李纯:元和中兴的开创者
...放心,同时真的打起仗来,成德镇肯定又是生灵涂炭,对河北地区会造成破坏;加上韩愈将大臣柏耆劝降的建议上表给宰相裴度,于是王承宗做出归服决定:将两个儿子送往朝廷作为人质;向朝廷献出其占有的德、棣二州;朝廷...……更多
“燕赵”之地与河北的渊源
...形容地域不具备代表性。 其次,燕国管辖的范围不仅有河北地区,还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陕西和河南等一部分地区。那么“燕”单独作为河北的称号,显然太过宽泛,不够严谨。至于赵国,原本开国之君是晋国的臣属,...……更多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2024年统一招聘工作人员1650人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直事业单位2024年统一招聘工作人员1650人应聘人员可于4月8日9时至4月12日17时网上报名扫码看全文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为满足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工作需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3月22日发布公...……更多
古代的中原具体指哪些地方?古人为何要逐鹿中原?
...操所占领的地区就是中原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甘肃以及宁夏的部分地区。当时的中原,从地形上来看,包含了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而在民国时期,中...……更多
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 通讯员王明建)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因素。近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河北自今年1月起至2026年底,将用3年时间对全省陆域的所有水体开展水...……更多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相继调整,京津冀三地对进入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用农产品提出了不同的监管要求。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积极作为,深化协同监管机制,与京津市场监管部...……更多
新质生产力如何强劲推动河北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人民网石家庄4月11日电 (朱延生)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河北的传统产业,河北将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钢铁行业高质...……更多
窦建德:从草根到豪杰,河北地区的英雄传奇
对于唐朝来说,河北地区无疑称得上唐朝的一块心病——唐朝初年的时候,河北的动乱对唐朝的一统局面构成冲击;而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策源地也在河北。甚至安史之乱平定后,河北各大藩镇依旧和唐廷处于分庭...……更多
...兵讲剑,蕴习武经”,为武装起义做着长期的准备工作。唐宪宗年间,吐蕃贵族权力斗争加剧,国内暴乱频发。张议潮敏锐地觉察到“吐蕃之运尽”,于是他积极联络几大豪族扩充兵丁、招纳豪侠,又利用佛教僧徒传播归国的思...……更多
东汉王朝是由落魄皇族建立的,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这么厉害?
...秀被更始帝封为武信侯,并且命刘秀为大司马,持节前往河北镇慰当地。但是,令更始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决定竟然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刘秀怎么可能会不悲伤。只不过他不可以悲伤。他只是在等待机会积蓄力量,到实力足...……更多
河东地理环境与五代政权的崛起
...而黄河的另一岸则直抵洛阳与开封。由此不管是从河南、河北进攻河东,河东南部的上党地区都是重中之重的通道,因此该地区是五代初年晋梁集团长期争夺的关键。而河东北部地区也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契丹帮助石敬瑭出兵建...……更多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那就是能不能做,该不该做。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河北成德的节度使李宝臣死了。李宝臣一死,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立刻向朝廷上疏,说我爹死了,那么接下来这个节度使就由我来干吧,所以请朝廷对我下达一个比较正式...……更多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域(喀左、朝阳等地),北京周围(平谷、房山等地),河北中部和西南部(蔚县、涿县、保定、曲阳、石家庄、平山、藁城、邢台、邯郸等地),山西西部黄河沿岸(保德、忻州、石楼、永和、灵石等地)和东南部(长子等地...……更多
后汉皇帝刘承祐,因为圣旨被改而走向终结
...,在部下的拥戴下,刘知远终于决心起兵,自立为帝。他选在河北地区建立根据地,国号“汉”,被后人称为“后汉”。刘知远心系百姓,起兵后他第一时间安抚百姓,鼓励农业生产,赈济灾民,颇得民心。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刘知远用武力...……更多
去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0.4万亿元
...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5.2%、4.3%和5.5%,增速比2022年分别提高4.5个、3.3个和1.7个百分点。1月21日,工人在唐山港...……更多
京津冀三地将这样联合执法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解决城市管理跨地域性流动性违法行为京津冀三地将这样联合执法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11月2日,京津冀三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共同签订《京津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框架协议》。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