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12:38: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周推行的分封制,把许多诸侯分封到四方,是在商代已经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已发现的商代文化遗址来看,现今辽宁的大凌河流域(喀左、朝阳等地),北京周围(平谷、房山等地),河北中部和西南部(蔚县、涿县、保定、曲阳、石家庄、平山、藁城、邢台、邯郸等地),山西西部黄河沿岸(保德、忻州、石楼、永和、灵石等地)和东南部(长子等地),山东中部(滨县、济南、长清、益都、淄博、寿光等地)和西南部(曲阜、邹县、滕县、苍山等地),都已经开发,有较高的文化。西周初期在东方和北方分封许多诸侯,主要就是分布在上述商代已经开发的地区。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周武王克殷以后,因为殷贵族势力在商代原有王畿内还很强大,为了安抚他们,继续分封商王后裔武庚,“俾守商祀”,又分封姬姓诸侯作为“三监”,“俾监殷臣”(《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去世,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反叛,并发动东方夷族参加叛乱。等到周公东征胜利,平定叛乱,接受这个教训,就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并推行分封制,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东方夷族地区和北方戎狄地区,分别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图谋进一步对东、北两方开拓和开发。周公除了把一部分殷贵族迁到洛邑加以监督利用以外,还把殷贵族和某些方国的贵族分批配给一些大的姬姓诸侯,使带往封国成为“国人”,既可以作为封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柱,同时又可以消除这些旧贵族原住地区潜在的叛乱威胁,可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所有这些被分配给大诸侯的旧贵族,不但有宗族组织,而且有附属的奴隶。例如分配给鲁国的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左传·定公四年》),“类丑”即是奴隶。这样旧贵族整族带同奴隶从中原迁移到四方封国去,无疑会传播中原比较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利于这些地区进一步的开发。

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姬姓和异姓的不同,姬姓之中又有嫡系和旁支之分。大国主要分封在重要的统治地区,用来控制原来殷贵族和夷狄势力强大的地方,占有战略要地,并谋求进一步的开拓和发展。嫡系姬姓的大国,或者封在商代原有王畿,或者封在中原靠近夷狄的地方。如文王之子康叔封于卫(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就是商代国都周围地区;武王之子唐叔封于唐(即晋,国都在今山西翼城西),就是“夏虚”,靠近戎狄地区;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就是新征服的东夷“奄”的所在。而旁系姬姓的大国则分封到较远的四方去,如召公之子封于燕(国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太伯仲雍之后封于吴。宜侯0090-01所封的宜(今江苏丹徒,见宜侯0090-01簋铭文)可能就是吴的始封地。异姓的大国更分封到较远的东方夷族地区,如吕尚封于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分封的地位,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也有不同。姬姓诸侯中的大国,在分给一定范围的封疆和土著人民的同时,分得有殷贵族和某些方国的贵族以及世袭官职的贵族,如鲁国分得“殷民六族”,卫国分得“殷民七族”,唐国(晋国)分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左传·定公四年》),燕国也至少分得了0622-04侯氏、0637-01氏两支殷贵族。这两支殷贵族中,都有人服事燕侯,成为燕的大臣(见房山琉璃河出土复鼎铭文和卢沟桥出土0637-02盉铭文)。但是,同时所封的姜姓齐国,虽是大国,却是“有分土,亡(无)分民”(《汉书·地理志》),没有分得旧贵族。

嫡系姬姓诸侯多数分封在中原已开发的优越地区和重要的战略要地。以周公七个儿子的分封地点为例:四个儿子分封在凡(今河南辉县西南)、祭(今河南荥阳西北)、胙(今河南延津北)、茅(今山东金乡西北),都在中原心脏地区。另外三个儿子就分封到东、北、南三个战略要地、靠近夷戎的地方,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封于鲁,成为嫡系姬姓诸侯封得最东的大国,用来控制东夷和淮夷;另一儿子封于蒋(今河南淮滨南),在淮水上游,成为嫡系姬姓诸侯封得最南的一国,用来控制淮水以南的群舒及淮夷;另一儿子封于邢(今河北邢台),原为商的旧都所在(祖乙迁都于邢),成为姬姓诸侯中正北方向中封得最北的一国,用来控制戎狄。此外封于战略要地的,还有武王之子封于韩(今山西河津、万泉间,参看本章附录《韩侯所在地望考》),正当另一个武王之子唐叔所封唐国(即晋国)之西,与唐同样担负有控制戎狄和向北开发的责任。又有文王之子封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和滕(今山东滕县东南),郕在鲁的西北,滕在鲁的南方,和鲁国同样负有控制东夷、淮夷和向东开发的责任。

至于异姓诸侯的分封,除了特殊原因封在中原的以外,多数就分封到更远的四方去。分封到今山东中部、东部、南部的特别多。如姜姓的齐、纪(今寿光南)、鄫(今苍山西北),曹姓的邾(今曲阜东),妫姓的遂(今肥城南)等。此外封在今山东的还有风姓诸侯如任(今济宁东南)、宿(今东平以东)等,嬴姓诸侯如郯(今郯城北)等,该是土著部族因顺从周朝而受封的。

周朝把这样多的异姓诸侯集中分封到山东半岛,把不少姜姓诸侯分封到山东的中部、东部,并且把姜姓的齐国作为一个大国分封在那里,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地区是东夷集中的地方,东夷的战斗力很强,曾经随从管叔、蔡叔、武庚一起叛乱,周公用三年时间才平定叛乱。而且这个地区经济落后,多数东夷还从事游牧渔猎,如果不加开发,就不可能巩固周朝在这个新征服地区的统治。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周朝把吕尚(太公望)封到山东中部的齐国,因为他原是统率大军指挥作战的大师(大师原为统帅的官名),所统率的一支姜姓贵族勇敢善战,建有赫赫战功。这时分封到东方,用来控制和继续征伐这个东夷势力强大的地区,是最合适的。周朝原来封给齐国的封土不大,主要就是东夷蒲姑氏居住地区,但是划给吕尚征伐的范围很是广大。公元前六五六年齐伐楚,管仲提出伐楚的理由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左传·僖公四年》)。《史记·齐世家》有相同的记载,而且说:“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集解引服虔说:“是皆太公始受封土也。疆境所至也。”索隐反驳服虔,认为“今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当以司马贞索隐之说为是。桂馥《札朴》卷二、黄以恭《爱经居杂著》卷一《赐履解》,都赞同索隐之说,并作了进一步分析。穆陵地望有两说,一说在今湖北麻城北,一说在今山东临朐南。无棣也有两说,一说在今河北卢龙旧孤竹境,一说在今河北南皮、盐山及山东广云一带。目前很难作出正确论断。总之,它远远超出齐国境界。所谓“五侯九伯”,就是指广大区域内不服从周室的方国。十分清楚,当齐国受封之时,周朝就给了它征服和开拓这个原来东夷集居地区的使命。

当周朝分封许多异姓诸侯到今山东半岛、图谋开拓东夷集居之地的同时,又分封许多姬姓诸侯到今河北的西南部和山西西南部,作为北方的屏障,并图谋开拓戎狄集居地区。

西周分封到今河北西南部的姬姓诸侯就是邢国(周公之子,今邢台)。分封到今山西西南部的姬姓诸侯,主要有唐(即晋,武王之子,国都在今翼城东南)、韩(武王之子,今河津、万泉间)、霍(霍叔之后,今霍县西)、杨(今洪洞东南)、贾(今襄汾西南)、荀(今新绛西)、耿(今河津南)、虞(仲雍后,今平陆东北)、魏(今芮城北)等。跨过黄河,还有焦(今河南三门峡西)和虢(北虢,文王弟,国都上阳在今三门峡东南,下阳在黄河北岸)。

邢国确实具有抵御和征讨北方戎狄的作用。一九七八年河北元氏出土的臣谏簋铭文:“隹(唯)戎大出□(于)軝,井(邢)侯0640-01(搏)戎。延(诞)令臣谏以□□亚旅处于軝。”(此处原文为□)这是康王时器。軝,当在今元氏境内的軝”,就是说戎族大举进犯该地。邢侯因此出兵搏战,下令臣谏统率亚旅(官名)出居于軝防守。《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周平王东迁“后二年,邢侯大破北戎”(当依据《古本竹书纪年》)。说明当时邢国相当强大,力量足以抵御和征伐戎狄中的大族。等到春秋前期,周朝统治势力衰落,戎狄大量东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邢国先被狄所攻破,接着卫国又被狄打得大败,邢、卫两国迁到了黄河以南,于是狄族势力就深入到中原了。

韩国正当唐(即晋)的西面,同样负有控制北方戎狄的责任。《诗经·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是)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六句诗,当是概括周王授给韩国诰命的内容。就是说,周天子命令韩侯,赏给追、貊等“百蛮”,因而成为“北国”之“伯”。追和貊是“百蛮”中主要的两族。

武王少子唐叔封于唐,即是后来的晋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晋世家》),原来封土不大。但是唐叔受封时,分得了“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因而实力比较强大。周朝配备给晋国较强的实力,为的是要它担负抵御戎狄和开拓戎族地区的使命,如同齐国负有征服和开拓东夷地区的使命一样。唐叔受封时,成王分给他密须的大路(战车)和鼓以及阙巩的皮甲,就有授给这个使命的用意。后来周景王对此解释得很清楚:“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文王)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武王)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左传·昭公十五年》)。大蒐是检阅军队、准备战争的一种礼仪。当时成王把文王在大蒐礼上应用的战鼓和战车、武王用来克商的皮甲赏给唐叔,就是要求他继承祖先胜利的余威,达到“匡有戎狄”的目的。当唐叔受封时,授给唐叔的诰命《唐诰》,规定了推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就是既要采用传统的“夏政”中合适的政令,又要推行适宜于戎狄的法令,使便于达到“匡有戎狄”的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国的崛起之路:从偏远小国到春秋霸主
...经传的早期晋国晋国立国较早,是周代重要的周王室姬姓诸侯国。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小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传说,唐叔虞的母亲嫁给周武王时,梦到天神对她说:“你生的孩子叫虞,
2024-01-14 05:59:00
浅谈西周时期秦先祖与戎狄关系
...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主要阶段。随着周王室的逐步衰微,各诸侯国极力拓展本国势力。与此同时,周边少数部族的活动对关中地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一、西周时期秦先祖与戎狄关系探微在秦先祖与戎
2023-05-04 10:01:00
春秋时期的晋国邦交策略及其影响
...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并非共同强盛,他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邦交关系的处置成为各个诸侯国称霸过程
2024-02-06 18:03:00
为什么春秋战国晚期的诸侯国都看不起秦国呢
...大业。因为,在春秋战国历史上的秦国,一直都受到了各诸侯国的排斥。而到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更是视秦国蛮夷,连年大举用兵征讨秦国。正是这样的背景下,秦国受到魏国的压制达到了八十年
2023-05-10 20:34:00
春秋五霸中,如果没有此人中华文明或已灭亡
...自天子出”,而春秋时“礼崩乐坏”,诸多战争都是发自诸侯,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儒家的标准去衡量,自然也就没有正义的战争了。然而如果换一个标准,以中华民族的利益来看,春秋时
2022-12-29 17:13:00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因为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周厉王,他的儿子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虽说从知名度来说,周宣王远不如这两位以昏庸暴虐闻名的周王,但是周宣王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这两位拍马也赶不上的。因
2023-10-07 14:35:00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族与中原政权矛盾激化
...占据当年周人开垦过的岐山和关中地区,与秦人,晋人等诸侯国夹杂共存至少有百年时间,后来在秦晋相与为攻,频繁驱逐戎狄而后,这些部族才不断迁徙和发展演变,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灭亡掉,
2023-09-17 14:43:00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犹骰志也。岂敢离遏?”可见晋的政治活动,晋文公之称霸诸侯,均曾得力于姜戎。 春秋初期,晋献公建都于绛,开始了对外兼并的战争,在战胜骊戎和北狄之后,又接连吞并了霍(今山西霍
2024-02-06 18:00:00
聊聊秦统一六国的策略演变
...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建国之初的几百年间,几乎与东方诸侯没有接触。到了秦穆公即位,秦国招贤纳士,东败晋国,西破戎狄,国势大振,开始活跃在争霸的历史舞台。然而秦穆公逝世后,直至战
2024-04-22 15: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